打破孤獨,適時融入生活
雖然現代社會發展迅速,而且醫療也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但是孤獨卻作為一種越發嚴重的疾病,侵襲了人們的生活。也許有人會說,現代社會已經人滿為患,人們不管走到哪里,都置身于熙熙攘攘的人群,怎么會覺得孤獨呢?沒錯,現代社會的確嘈雜熱鬧,但是人群孤獨癥患者越是置身于熱鬧的人群里,就越是倍感孤獨。
其實,我們很容易就能打破孤獨。盡管在現代的大都市中,人們居住在鋼筋水泥的城市森林里,也因為頻繁搬家和身邊的人日漸疏遠,但是只要我們有勇氣打破孤獨,孤獨就會應聲破碎。上帝使人擁有熱情與愛,就是希望人們滿懷真誠地對待同類,這樣人與人之間的堅冰才能被打碎。因而,我們要想戰勝更加頑固的孤獨,首先要走出自艾自憐的陰影,走入陽光之中,走到與朋友的真誠友愛之中。只要我們愿意尋找,總有一個地方,我們在那里可以與他人一起享受生活的美好,也能夠盡情釋放自己的熱情,享受他人的熱情。當然,這么做的前提是我們必須有勇氣。有勇氣打破枷鎖,有勇氣走出人生的困厄,也有勇氣融化心底的堅冰。
田小苗一直獨身一人在大城市里生活,她已經習慣這樣的生活,回到家里自己開燈,關上門之后,根本不知道鄰居家里住著誰。近來,田小苗又換工作了,她不得不搬到新租的公寓里生活。這對她而言無所謂,哪怕是住了好幾年的公寓,她也不認識所謂的鄰居。
然而,才住了幾天,田小苗就感到很煩惱,因為她的隔壁住著一個有兩個孩子的家庭,其中還有一個小寶寶,夜里經常會哭泣,攪擾了田小苗的睡眠。為此,田小苗非常懊惱,后悔租了這間公寓。
一天,田小苗剛剛下班回家不久,突然停電了。田小苗摸索著點燃蠟燭,這時突然響起敲門聲。田小苗很納悶,因為她的家里從來沒有客人到訪,她不知道誰會在這個時候來敲門,因而緊張地打開門。門口站著一個半大的孩子,笑瞇瞇地問:“阿姨,您有蠟燭嗎?”田小苗一下子意識到是隔壁的孩子來借蠟燭,因而毫不猶豫地拒絕道:“沒有?!辈幌?,孩子非但沒有離開,反而笑著從自己的口袋里拿出兩根長長的嶄新的蠟燭,說:“哈哈,我就知道您沒有蠟燭。給您,這是我媽媽讓我送給您的。我是您的鄰居,就住在您的隔壁。媽媽還說,您剛剛搬過來,如果缺少什么,就去我家里找。”轉瞬間,田小苗覺得心里暖暖的。她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只好笑了笑。
為了報答這兩根蠟燭的友好,田小苗次日下班后特意買了很多水果,分了一半給鄰居家的兩個孩子。后來,孩子們的媽媽做了好吃的飯菜,也會讓孩子送一些給田小苗,一來二去,田小苗居然覺得有鄰居真好,甚至比親戚還好呢!
在這個事例中,田小苗原本已經習慣城市的鋼筋水泥,始終獨居的她不愿意和任何人打交道,總是從公司的門進入家門,就再也不出門。幸好這次停電,才使她意識到鄰居的熱忱,因而也漸漸打開心扉,愿意接納他人走入她的生活,她呢,也因為與鄰居的相處,意識到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并沒有那么遙遠,人生是非常美好的。
哲學家尼采也曾說:“一同生活,如此美妙。”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與朋友相處的樂趣。誠然,我們肯定獨處的妙處,但我們畢竟是社會中的人,我們不可能脫離人群而存在,并且,真正的獨處并非刻意避開人群,更不是內心的孤僻,走進人群也更能給我們帶來快樂。我們不妨來回憶一下,在讀書時代,我們都有幾個同學、室友,你們一起上課、放學,一起生活,一起做一些荒唐的事,那個年代是快樂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獨處的時間不斷增多,我們發現,真心相交的朋友越來越少,于是,我們變得孤獨。要想改變這種現狀,我們必須學會走進人群,加入他人的生活中,交幾個知心的朋友,你會變得快樂起來。
對于現代社會中的人來說,要想打破孤獨,我們就要學會積極主動地融入生活。大多數情況下,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比生活在農村的人更孤獨,因為城市里的鄰里關系前所未有的冷漠。作為現代的城市人,我們應該擁有開放的心態,巧妙地打破這種冷漠的關系。除了工作之外,我們還可以參加各種俱樂部,從而與更多的人相處,也漸漸習慣與陌生人相處。
人生是精彩的,而孤獨使人墮落。朋友們,從現在開始,就讓我們遠離孤獨,積極主動地融入生活之中吧!
上一篇:我們可以轉身,但不必回頭
下一篇:找到事情的關鍵點,才能夠把握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