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誠價值百萬
清代“紅頂商人”胡雪巖在年輕時曾經有一段在錢莊工作的經歷。一開始,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學徒,由于工作勤快,贏得客人的滿意,老板便有意讓他替自己外出收賬。
在提拔胡雪巖之前,老板決定先考驗一下他。有一天,老板將一串錢扔在地上,然后躲在暗處觀察。胡雪巖看見了,便主動將錢撿起交給老板。老板連續重復了好幾次,但每一次胡雪巖都是如此,經過了這項考驗,老板才最終決定派胡雪巖出去收賬。
聰明能干的胡雪巖果然不負老板的重托,收回了許多賬款,并如數交給老板,從不敢有絲毫的貪念。由于胡雪巖的忠誠、能干,老板在臨終前將自己全部的家產交給了他。如此一來,胡雪巖便有了自己的第一桶金,這就為他日后事業上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胡雪巖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無論做任何事,都要有一顆忠誠的心。在職場中,忠誠于工作,忠誠于老板,是一個人獲得事業成功的重要保證。一旦失去了忠誠,無論出于何種原因,都很難獲得他人對自己最根本的信任。
古往今來,人們都樂于稱贊人的忠誠,而鄙視人的背叛。富蘭克林說:“如果說生命力使人們前途光明,團體使人們寬容,腳踏實地使人們現實,那么深厚的忠誠感就會使人生正直而富有意義。”歌德說:“始終不渝地忠實于自己和別人,就能具備最偉大才華的最高貴品質。”這些話都強調了忠誠的重要性,而在工作中,一名員工的忠誠的確價值百萬。
然而在職場中有不少人卻對“忠誠”二字嗤之以鼻,認為忠誠就是“愚蠢”、“無能”的代表,認為一個人是否忠誠于工作都無所謂,只有能力才具有價值。在工作中能力固然重要,但忠誠也絕不可少。一名缺乏忠誠的員工,即使他能力很強,也無法獲得老板的欣賞。
在現代社會,忠誠已經不是傳統文化中的那種強調君臣、主仆關系的愚忠,而是一種基于“契約精神”而建立起來的與權利相關聯的義務。然而即便是這樣一種精神,在如今的企業中也日益稀缺。不少人認為,老板和員工就是簡單的雇傭與被雇傭的關系,老板給多少薪水,自己就干多少活,在這種“一手交錢,一手交活”的情況下,何談忠誠?秉著這種觀念,這些人對待工作敷衍了事,并為自己辯解:“忠誠值幾個錢?我辛辛苦苦地為老板干活,最終又得到了什么?”如果在工作中存在這種思想,把忠誠當做換取回報的籌碼,那么這種忠誠就會大打折扣,變成赤裸裸的交易。
在多數情況下,老板都愿意任用一些忠于職守的員工,即使他們一開始能力差一些,老板也會努力培養他們。對于那些朝三暮四、對忠誠熟視無睹的人,即使他們能力非凡,也會遭到無情的拋棄。在企業里,那些忠誠的員工總是能夠得到老板的重用,獲得比他人更多的機會,進而取得優異的業績。
沈明原來在一家公司負責技術工作,后來老板因為經營失策致使公司陷入危機。在一次人事變動中,他離開了公司,開始重新找工作。最后他在省人才中心看到一家外資企業要招聘技術人員,他十分感興趣,但和他競爭這一職位的人也不少。
憑借良好的專業水平和豐富的工作經驗,沈明在前兩輪面試中都順利通過。然而到了最后一關,他卻被難住了,有一道題:“你以前的公司有何成功秘訣?他們的核心技術機密是什么?”對于這道題,沈明不是不會答,而是猶豫是否該回答。經過思想上的斗爭,他果斷地在考卷上寫上“無可奉告”四個字。
對于這場筆試,沈明沒有抱多大的希望,他認為自己的那一句“無可奉告”肯定會令考官大失所望。沈明沒有被動地等待消息,而是繼續奔波于人才市場。然而幾天之后,沈明便收到了那家外資企業的錄用通知。
原來,該外資企業出這道題的目的就在于考察員工的忠誠度,沈明在答卷上嚴守原來公司的秘密,體現了一名員工最基本的職業道德,這正是該外貿企業對員工的基本要求,所以錄用了他。
機密信息是一家企業得以不斷發展壯大的核心財富,一旦泄露,企業有可能遭受滅頂之災。因此,一名忠誠于企業的員工總是會自覺地保守企業的秘密,絕不做出賣企業、出賣老板的事。沈明的做法讓新企業看到了他的忠誠,因此錄用了他。
在職場中,總有人抱怨自己懷才不遇,然而只要他對比一下案例中的沈明,就會明白機遇不垂青他的原因。只有向企業展現我們的忠誠,對企業不離不棄,我們才能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
有人曾根據員工對崗位的態度將員工劃分為三類:①應付者。這類人對待工作的態度是消極被動、得過且過、敷衍塞責。②愛崗者。這類人對待工作認真負責,具有一定的計劃性和目標性,但對工作環境有一定的要求,比較看重薪資待遇。③樂崗者。這類人對待工作積極主動,能夠懷著一顆感恩之心去工作,不會過多地考慮待遇問題,能夠與企業同舟共濟。
在以上三類員工中,樂崗者毫無疑問是最受老板歡迎的,因為他們在工作中展現了無法用金錢衡量的高度忠誠。如果我們懷著這種忠誠之心去工作,在事業的道路上必將戰無不勝。
在職場中,忠誠于工作,忠誠于老板,是一個人獲得事業成功的重要保證。
上一篇:忙要忙到點子上
下一篇:感恩企業,揚起激情的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