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挑戰工作中的極限
尼采認為,優秀杰出的人“不僅能忍人所不能忍,而且樂于進行自我挑戰”。
挑戰是一種積極進取的精神,是一種大無畏的勇氣,是一種憑著主動出擊而制勝的智慧。富有挑戰精神的人不相信有絕境,也不相信沒有奇跡,他們自信有能力化解任何困難;敢于挑戰的人滿懷激情,他們有著無盡的動力,即使讓他們在十分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他們也會笑著面對。
可以說,一個人是否具有挑戰精神,直接決定了他能否在人生的舞臺上舞出絕美的風景。
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傳奇性的,在科學成就上,他是有史以來最杰出的科學家之一。他擔任劍橋大學有史以來最為崇高的教授職務,這是牛頓和狄拉克擔任過的盧卡遜數學教授。他所取得的成就也是驚人的。在20世紀70年代,他與彭羅斯一道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為此他們共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他因此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定理。
但是,這樣一位杰出的人物居然是一個殘疾人,一個手不能寫、口齒不清的人。他行動不便,只能通過手指或口形變動讓機器產生感應這種方式來工作或與人溝通。這種病在霍金20歲的時候,就開始了,他患上了盧伽雷氏癥(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一個正值青春年華的人以后卻要常年與輪椅為伴,這種痛苦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但他卻身殘志不殘,克服了種種困難,最終成為國際物理界的超級新星。他不能寫,但他超越了相對論、量子力學、大爆炸等理論而邁入創造宇宙的“幾何之舞”。盡管他那么無助地坐在輪椅上,他的思想卻遨游到廣袤的時空,解開了宇宙之謎。
正是因為敢于挑戰,霍金創造了生命的奇跡。在職場中打拼,同樣不能缺少挑戰精神。一位著名公司的老板在描述他心目中的理想員工時說:“我們急需的人才,是有奮斗進取精神、勇于向工作挑戰的人。”
老板心目中的理想員工是有勇于向高難度工作挑戰、具有主動向困難出擊精神的人。那些遇到難題就逃跑、不敢面對的人只能淪落為職場的棄兒。而能夠正確面對壓力,通過積極的努力,變壓力為動力,最終出色完成任務的員工,將會在同事中脫穎而出,得到公司和社會的高度認可。
微軟在對應騁人員面試中有一個名為“挑戰”的秘密測試武器。這種測試最早出現在口頭進行的斯坦福—比奈智商測試中,考官會給出無標準答案的公開試題,這種試題一般非常怪異。例如,在不使用秤的情況下,怎樣知道一架噴氣式飛機的重量?這種試題的答案顯然不可能只有一種。若應聘者不斷地改變答案,那么得分為零。只有在應聘者利用邏輯為自己的答案進行辯護,并連續挫敗兩次“挑戰”時,答案才會被認為是正確的。如果應聘者說出一些完全肯定、毫無爭議的正確答案,考官會中斷應聘者的講話,然后故意說出一些反駁他的話,和他唱反調,直到他們能夠充分證明自己答案的正確性為止。沒有挑戰精神的應聘者會選擇放棄,這樣的人絕對不會被錄取。而一名有挑戰精神的應聘者會始終堅持自己的立場,這樣的人才可能被錄用。
敢于挑戰困難是一種心態、一種勇氣、一種追求。西方有句名言:“一個人的思想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勇于向“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挑戰,是工作創新和事業成功的基礎。而不敢向高難度的工作挑戰,則是對自己的潛能“畫地為牢”。很多時候,我們所畏懼的并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如果我們可以掙脫內心的羈絆,就有了戰勝困難的勇氣。不敢挑戰自我的人永遠不會給自己任何機會,即使機會來臨也茫然無察。能夠挑戰自己、向困難發起挑戰的人是值得贊揚的。我們能夠看到很多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他們有魄力戰勝困難。
一名忠誠、踏實、能干的員工固然是備受歡迎的,但是公司更需要的是能挑戰困難、戰勝困難的員工。很多時候,公司會遇到許多困難,如果沒有人敢于挺身而出、勇敢地接受挑戰并與公司一起渡過難關,那么公司就會陷入困境。如果這時我們勇敢地站了出來,克服了困難,自然就成為公司最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卓越員工。
因此,一個人要想有所發展,實現更大價值,那么無論什么時候,只要有可能,就要主動接受艱巨的任務,多承擔些責任,樹立“職場勇士”的形象。
一個人要想有所發展,實現更大價值,那么無論什么時候,只要有可能,就要主動接受艱巨的任務,多承擔些責任,樹立“職場勇士”的形象。
上一篇:創新就是主動尋求突破
下一篇:勤奮讓你的薪水自動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