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事是一種竭盡全力、追求完美的工作態度
用心做事的員工擁有一種竭盡全力、追求完美的工作態度,不管在哪家公司,從事何種工作,都盡心盡力、精益求精并不斷地追求進步。
用心做事的員工有一個基本的工作原則,那就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無論他們從事什么行業,什么工作,既然認為值得做,他們就會竭盡全力,努力做到最好。
被稱為“電視主持人之父”的沃爾特·克朗凱特是美國著名的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他從孩提時代就對新聞感興趣,并在14歲時成為學校自辦報紙《校園新聞》的小記者。
休斯敦市一家日報社的新聞編輯弗雷德·伯尼先生,每周都會到克朗凱特所在的學校講授一小時的新聞課程,并指導《校園新聞》報的編輯工作。
有一次,克朗凱特負責采寫一篇關于學校田徑教練卡普·哈丁的文章。由于當天有一個同學聚會,克朗凱特沒有好好采寫,而是敷衍了事地寫了篇稿子交上去。
第二天,弗雷德·伯尼把克朗凱特單獨叫到辦公室,指著那篇文章說:“克朗凱特,這篇文章很糟糕,你沒有問他該問的問題,也沒有對他做全面的報道,你甚至沒有搞清楚他是干什么的。你怎么能這樣做呢?”接著,他又說了一句令克朗凱特終生難忘的話:“克朗凱特,你要記住一點,如果有什么事情值得去做,就值得把它做到最好。”
后來,克朗凱特進入了新聞行業。有一次他進行了一個重要采訪,寫出了一篇很不錯的報道。但是,他沒有匆忙將稿件上交,而是抱著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態度再次通讀,結果發現這篇報道的側重點出現了偏差。
這是星期五的下午,他已經很累了,周末還有重要的安排。怎么辦呢?是修改還是就這樣將這篇看起來也不錯的稿件交上去呢?猶豫中,他突然想到那位前輩對他說過的話。
是啊,假如這件事值得你去做,就一定值得做好。既然這份報道值得去寫,那為什么不寫得更好呢?
于是,他開始對文章進行大幅度的修改,直到自己滿意為止,并且趕在第二天早上將這篇文章交給主編,結果發出了一篇既真實又引起強烈反響的報道。
“如果有什么事情值得去做,就值得把它做到最好。”這句話成了克朗凱特的座右銘,一直鞭策了他七十多年,正是因為這句話,克朗凱特才成為一位著名的記者,一個受人尊敬的人。
弗雷德·伯尼的這句話,實際上正是每個人都應對自己嚴格要求的重要標準。
作為一個員工,在教育水平日益提高、各種人才輩出的今天,學歷、文憑已經無法在職場競爭中起決定性的作用了,要想從人群中脫穎而出,不能僅僅做“合格”的員工,也不能僅僅做“優秀”員工,而要做“卓越”員工。而幫你達成卓越的,不是學識與證書,而是認真負責的態度,是“做一件事就要做到最好”的精神,以及為此全力以赴、不遺余力的工作勁頭。
用心做事的員工,他們不僅做老板要求他們做的,而且往往能夠超乎老板的期望,不斷追求卓越,把事情做得盡善盡美。
趙剛剛到公司工作時,自以為專業能力不錯,對待工作很是隨意。有一天,老板交代他為一家企業做一個廣告策劃方案。他很用心地準備了半個月,哪知方案呈給老板時,老板看都沒看就問:“這是你最好的方案嗎?”趙剛一怔,什么也沒說就拿起方案回來了。
他冥思苦想了好幾天,對方案進行修改后,再交給老板看時,老板還是那句話:“這是你最好的方案嗎?”趙剛心中忐忑不安,不敢給予肯定的答復。老板還是讓他拿回去修改。
這樣反復了好幾次,最后,趙剛很自信地說:“是的,我認為這是最好的方案了。”老板說:“好,這個方案批準通過了!”
經過這些事,趙剛明白了,任何工作都可以做得更好,而企業需要的是最好的結果!只有不斷地追求完美,精益求精,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于是他在以后的工作中不再馬馬虎虎,應付了事,任何方案都反復修改,直到自己認為是最好的方案了才拿給老板。
老板對他非常滿意。他很快得到了晉升,他領導的團隊憑著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取得了很好的業績。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也能看出,只有竭盡全力,不斷地追求完美,才能不斷地取得進步。
上一篇:設計職業發展路線圖,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完成
下一篇:“孤膽英雄”前途暗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