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不是為了向別人證明什么
達爾文說:“人生就是人的生存,一切為了生存,更好地生存。”人最根本的本性不是善與惡,而是追求快樂,回避痛苦。這是自然選擇,似乎沒有生物可以例外。多數人每天按部就班地活著,卻回答不出“人為什么活著”。因為一切都是自然而然,誰活著的時候不是在追求幸福呢?美國老電影《神探亨特》中亨特的口頭禪就是“上帝安排的”,這是一個不錯的美國幽默式的回答。人類的上帝就是自己。很多時候,我們活著,不是為了向別人證明什么,自己活得開心快樂就已足夠。
好萊塢巨星梅格·瑞恩和羅素·克勞聯手出演過一部電影《Proof of Life》,字面意思是活著的證明。電影名字是人質談判的術語,指在談贖金前,要叫綁匪給出人質還活著的證明,比如說人質拿著今天報紙的照片,或人質講話的錄像帶。以免交了贖金,才發現人質已被撕票。這部影片合作的結果,是兩人假戲真做,梅格·瑞恩拋下結婚10年的老公丹和小孩嫁給了羅素·克勞。在世人認為她要跟羅素·克勞結婚時,卻傳來兩人分手的消息。梅格·瑞恩再度成為單身女人,而且從此幸運一落千丈。對此,梅格·瑞恩并沒有后悔,她說:“呼吸心跳,不足以成為生命的跡象。財富名氣,不能證明我活著。愛情沒有是非,愛過后沒有輸贏。那每一次千驚萬險的愛情,才是活著的證明。”愛情,最后的結果可能就是愛情的悲劇,我們活著也不是為了向別人證明什么,做自己就好,就如梅格·瑞恩一樣。人活著,是在感受活著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情感的表露以及對親人朋友的負責,包括承受很多的磨難,同生存及病痛的抗爭,包括清心寡欲的與世無爭和對人世間的頓悟……
世人不免走進了一個怪圈,那就是為別人而活。這些人會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會很介意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每時每刻都想著如何讓自己光鮮亮麗舉止得體,結果就是讓自己越來越累,在社會的壓力下越來越喘不過氣。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說:“死與我們活著的人毫無關系,因為種種原因當我們活著的時候死并不存在,當死亡來臨時,我們又不存在。”所以我們活著的時候,就開開心心地做好自己。不要因為別人的挑剔就一味地給自己負擔,想著去證明給別人看。那樣,只會在耗費我們精力的同時,耗去我們的熱情。事實是,我們費心費力絞盡腦汁地去向某些人證明我們的聰明和優秀,那些無端挑剔我們的人要么又提出新的苛求,要么早已忘了曾對我們的挑剔。這時,我們不僅沒有被認可的喜悅,反而有一種失望。
一個年輕人向一位大師求教:“大師,有人夸我很聰明,將來會成才;也有人罵我是笨蛋,一輩子不會有多大出息。您怎么看?”
“你如何看待自己?”大師反問。
青年一時語塞,不知道怎么回答,因為他壓根沒想過這個問題。“就好像同樣一斤大米,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它的價值也不同。在做飯的人眼中,它只能做成大米飯;在賣米的人眼里,它不過值個兩塊錢而已;在賣粽子人的眼里,包扎成粽子后,它可賣出近10元錢;在制餅者看來,它被加工成餅干,就可以賣幾十元錢;在制酒商看來,它能釀成酒,勾兌后,價值上百元錢。你看,米還是那一斤米,一點都沒變。”大師頓了頓,接著說:“同樣一個人,有人將你抬得很高,有人把你貶得很低,其實,你還是你。你究竟有多大出息,取決于你到底怎樣看待自己。”青年聽了,豁然開朗。
大多數人都很在意別人的評價和看法,就如那個青年一樣,有的人甚至會因為別人的評價和看法迷失自我。我們成長過程中需要有朋友的指點和幫助,但是你不能將命運交給別人的嘴巴。當一個人為了自己活著并且活得開心快樂的時候,他自然就會主動去理解別人,尊重別人,而不是簡單地去按照別人的標準做,也不是簡單地讓別人按照自己認可的標準去做。因這一出發點而導致的給他人帶來的快樂和他人對我們的認同是自然而來的事情,但那并不是我們的追求。正如太陽照亮了地球,不是因為它想要照亮地球,而是因為它本身在燃燒。
我們活著的目的不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可,也不是為了向別人證明什么。而是發現、創造和享受人生的快樂,享盡人生的年華,這才是一個人的真實價值所在,人只有這樣活著的時候,人生才有意義。
日本京碧寺山門處的匾額的題字“第一議諦”已有二百多年歷史,它是洪川大師的手跡。為了寫這四個字,洪川大師寫了整整八十五遍。洪川大師是一個嚴肅認真、追求完美的人。當天寫這四個字的時候,恰巧有個弟子在一旁磨墨觀看。大師每寫一幅字,這位弟子都搖頭,不是這一點不好看,就是那一撇不好看。大半天過去了,洪川大師耐著性子一連寫了八十四幅字,都沒有得到弟子的認可。后來,這位弟子上廁所,洪川松了一口氣,心想這下我可以避開他那雙挑剔的眼睛了。于是,洪川在心無所羈的心境下,自由自在地揮就第八十五幅“第一議諦”四個大字。弟子回來后,看到這幅字的時候,禁不住翹起大拇指贊嘆道:“師傅,這幅字是精品啊!”
日常生活中也是這樣一個道理,很多人活在別人的眼光中,反而會限制了自己的發揮。你讓人們認可你,只是一種創造自己人生快樂的手段,目的是讓他們為了你的快樂服務。如果你把它們顛倒了,把這種認可當成是自己人生的目標,你就成了別人的奴隸,你的人生就是一場悲劇,你活著就沒有一點意思。
隨性灑脫地做自己吧,拋開世俗的眼光,拋開別人的冷眼,拋開一切的評頭論足,做自己就好,做自己才能開心,我們活著,不是為了向別人證明什么,不是嗎?
上一篇:活在當下,學會遺忘
下一篇:點滴的積累是從量變到質變的必經之路,這就是成功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