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表達愛的三部曲
真正對于愛的表達,是沒有技巧的,是自己內心真實感受的表達和呈現。
有一次我到外地講課,晚飯是一個好姐妹宴請的。因為彼此都挺熟悉,我們都稱她的丈夫叫姐夫。這個姐夫是個特別會說話的人,哪一句都能說到人的心坎上。姐夫夸我第一句就是“你就像長在我們家的,因為我們一天到晚播放你的音頻”。我一聽就知道姐夫是個口吐蓮花的高手。吃飯的時候姐夫端了紅酒要碰杯,知道他要開車,我就說:“姐夫,您開車呢!開車咱不喝酒,別喝了!”姐夫說:“酒呢,我可以不喝,但這個杯啊,必須要碰啊!”我一聽,就覺得他真的很幽默。他們夫妻感情特別好,用他們夫妻的話說,就是兩人互相點贊、彼此夸獎經營出來的。結婚很多年,一兒一女都大學畢業參加了工作,但夫妻倆的感情卻一如當年。
還有一個例子,也是我的一位學員,她是位醫生,與現任丈夫是重組家庭,丈夫疑心重,對于她的所有正常交往都不放心,兩人經常爭吵,感情經營得疲憊不堪。細打聽才知道,丈夫的疑心重是缺乏安全感,但根源卻在妻子身上,因為她從來不會對丈夫“說好聽的”,什么難聽說什么,兩個人經常出現的狀況就是“杠在一起”,最后導致夫妻倆的感情出現了危機。
兩個案例都指向一個問題,就是會不會用愛的表達去拉近彼此之間心的距離。所有表達的核心都是為了表達愛,為什么有人不會呢?很多人在用完全不是愛的語言在試圖表達愛。這就叫作逆流,是背道而馳的!
我們很多人平日里表達用的都是什么樣的語言?控制的、嘲諷的、評判的、抱怨的,甚至于在氣頭上的時候還詛咒過對方!這是我們的目的嗎?我們就是為了嘲諷他、抱怨他嗎?你問問自己的心,你要的是這個結果嗎?
我們讓自己很生氣、很情緒化地說出了那些抱怨、評判、指責、嘲諷,甚至是詛咒的話,其實不就是為了得到愛嗎?但是我們所有的舉動,所有表達的方式,完全去到了相反的方向。
生活是個回向標,但凡是你給出去的,終究會再次回來!所以在生活里,如果你想要什么,給出去就好了!
我在給學員做問題解答,做個案療愈的時候,其實就是走的這個路徑。
很多我的幸福導師很好奇,問我說:“李虹老師,你為什么做個案能夠這么精準呢?什么樣的問題到你手里,你都能夠手到病除,都能夠把他的問題化解了?我們怎么覺得這千頭萬緒的,好難啊!怎么到你的手里就變得這么簡單呢?”我說:“你不要被問題給蒙蔽了,你永遠不要忘了你需要什么就行了。你知道你需要什么,你就知道對方需要什么,你給到他需要的,他有了能量,自然被療愈!”這是一個必然的結果。因為你的方向是對的,你根本就不需要擔心那個結果。
所以,愛的表達是有方法的、有路徑的:
首先,聆聽對方
你需要被關注,你就先去關注別人。你需要被聽到,你就先去聽別人。我們在講話之前,一定要先成為一個最好的聆聽者。你千萬不要說,“我準備了很多的話,我想和你說”。有時候,彼此的連接不在于我們先講了什么,而是在于我們先聽對方講了什么。人人都急于表達,卻很少愿意安靜地做個聆聽者。
所以某種程度上來看,一個人聆聽的品質,其實就代表了他愛的品質。聆聽指的是徹底地把自己放空,在那一刻,你所有的注意力都在面前這個人身上。你要注視著對方的眼睛,他在講話時,你能夠感受到他。感受到他,你才能夠在合適的地方、在恰切的點上給予對方愛的回應,比如點頭,或者簡單回應“嗯”“是的”“我懂,我理解”……就像我在《幸福能量文》里說的,“所有的聆聽者都是慈悲大師”。因為聆聽的是愛,帶著愛的能量,我們才能真的聽到。如果你沒有真正在聆聽一個人,對方是完全能夠感受出來的。這個時候,無論你想說多少貌似很漂亮的話,都沒有用。生活中,女人要的其實不多,只希望自己愛的人能夠關注她;男人要的也不多,只是渴望自己愛的人能夠看到他。孩子有時候不和父母談心,不溝通,不是孩子有了問題,而是父母沒有學會傾聽他們的心聲,導致孩子慢慢關閉了想要溝通的欲望。
所以,請帶著你的愛,張開你的耳朵,給對方時間去聆聽他,無論是孩子,還是伴侶,因為你只有聽了,你才能懂。
其次,理解對方
最高級的慈悲就是理解。萬事萬物所有問題,如果被理解就會使問題化解。因為理解了別人,你就會知道他所有的反應和感受是那么的理所當然!我們很多人為什么沒有了慈悲心呢?就是因為不理解,從而容易產生評判。我們不理解對方,就會說:“你看你這個人怎么這樣?真是奇了怪了,你就和別人不一樣,你怎么會這樣反應呢?你怎么能這么想呢?這件事情,你怎么能這么做呢?你真是好奇怪啊!”這就是我們的評判。
評判是用自己的方式在看待對方,想把對方看成是自己。而理解恰恰是反過來的,能夠交換立場,換位思考。當你理解了對方,你就會把他的行為反應視作正常,就不會覺得奇怪!
所以,我們需要對生命有一種更大的關懷,叫作一切皆正常。任何人和我們都不一樣,當我們放下了自己那個標準,就更容易去理解別人,更容易放下評判,把別人視為正常。當你真的透過聆聽理解了對方,他講話的時候,你就會不由自主地點頭,發自內心地回應對方:“對!我理解”“知道了!”“我明白”。
最后,大聲說出你的愛
我們中國人在表達愛的時候,不見得會說:“老婆,我愛你!”“老公,我愛你!”“爸/媽,我愛你!”我們可能也不太適應這種表達方式,這是可以理解的。可是當你聆聽了對方、理解了對方,然后你知道對方需要的是愛,這個時候你就要把你的愛表達出去。對別人表達理解、贊同、支持、信任、感恩這都屬于愛。比如,跟孩子說:“我理解你,你放心去做!”“我支持你,孩子!”“我知道老師今天叫家長,但是你記住,媽媽信任你。”再如,回家之后,爸、媽給你包了餃子、包子,跟他們說一句:“爸、媽,你們做的包子、餃子是我吃過最美味的!走到哪里,山珍海味都頂不了這一頓餃子!”然后再表達一下感謝:“媽,謝謝您!您看您閨女/兒子都這么大了。回到家還給我包餃子,我真的太幸福了!謝謝媽!”看,像這樣說出來,多美好啊!
很多人常常放著這些好話不說!反倒親人之間彼此扔“炸藥包”,扔“重型殺傷性武器”,互相攻擊、抱怨、評判、懷疑、誹謗,甚至詛咒。比如,“你還行不行?到底你想干嗎?”“嫁給你算倒霉了!”“怎么生了你這么一個孩子?!”“爸媽你們管我干嗎?你們管好自己了嗎?!”……你要的是這些嗎?你到底想在生活里得到愛,還是想制造敵人?
所以你就問問自己,我到底要什么?!如果你要的是美好的,那就先把這些給出去。先聆聽,然后理解對方,隨后發送出我們愛的表達!
我們生命的最高品質就是為愛發聲,愛就要大聲說出來!所以,你要去表達你的關心、支持、理解、認同、贊美、感恩和祝福!
上一篇:真正的強者,是把自己的理想強加于人,而不是被別人的理想俘虜。
下一篇:真相只有倆字兒: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