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好你的“稀缺”狀態
我在表9-3里,特意留出了5%的時間分配在了“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情上。猜猜這是為什么?
古語有云:張弛有度。這是在為你的創造力留一點思想放空的時間。
我經常聽到有同事說,忙得“連廁所都忘記上”,這絕對不值得鼓勵!因為這說明要么他一直處在“火災”現場,要么就是勞動強度過大,讓他長期處于一種“稀缺”的狀態。
塞德希爾·穆來納森,是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同時也是“麥克阿瑟天才獎”獲得者。他在暢銷書《稀缺》中的解釋,印證了我的觀點。稀缺不是客觀上的物質稀缺,而指一種會讓人產生急迫感的稀缺心態。稀缺可以讓你更有效地完成任務,帶來專注紅利,在短時間內高度集中精力,高產出地工作。雖然稀缺短期內能夠帶來一定的好處,但是長時間處于稀缺心態,會把一個人拖向匱乏的惡性循環中。
長時間處于稀缺狀態,你的出錯概率會大幅增加,為了解決各種錯誤帶來的緊急事件,你會越來越焦慮,越來越容易忽視你真正的關鍵要務。
最重要的是,在稀缺狀態下,你沒有時間思考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有什么方法能把同樣的事情做得更好。我已經反復強調了這個思考帶來的創新意義:讓你更具價值。
所以,請用5%的時間放空自己,跳出稀缺效應的怪圈。大腦就像肌肉,需要一些放松的時間恢復。適度放空,會給你帶來更強的創造力!
上一篇:社交網絡,需要精心維護
下一篇:缺乏反饋,容易被忽視的負能量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