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假如你饑腸轆轆的時候,有人送給你一頓美食,你是否會非常感激他?答案是肯定的。但這時候如果人們持續將更多、更美味的食物送給你,你還繼續感激涕零嗎?而如果有人不管你是否已經吃撐,不斷將更多食物送上來,而你不好意思拒絕之下,只好硬著頭皮吃下去(宴席上經常遭遇這種情形),這時你大概對他心存怨恨了。
這就是“邊際遞減效應”,物品的價值并不取決于物品本身,而是通過自己的需求、欲望得到滿足的程度來主觀體現的。同一樣東西給我們帶來的滿足感和效用會隨著它的增加而使得效果遞減,越到最后效果越小。德國經濟學家戈森曾提出一個有關享樂的法則:同一享樂不斷重復,則其帶來的享受遞減。
所以,錦上添花的效果會遠遠弱于雪中送炭。想要贏得他人的情感或感激之情,一定要在他最需要的時候給予最貼切、最實用的幫助。生活中,誰都可能遇到困境,而困境中的幫助尤其可貴。老子曾說“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補有余”,意思即人們常常關注正處于頂峰的人物,而忘了處于困境中的人,甚至對陷入泥濘的人踩一腳。這樣的行為是不可取的。
人們常說“疾風知勁草”又說“日久見人心”,其實不僅僅是看平時對方對自己怎樣,而且要看危難之際、困境之中,對方是否能夠盡“朋友之義”。此時,如果向朋友伸出援助之手,勢必會獲得更多的感激和友情,日后可能得到更大的幫助。
著名作家錢鐘書在上海寫《圍城》時,經濟非常窘迫,一天500字的精工細作,絕對不夠養家糊口。這時候黃佐臨導演將其夫人楊絳的四幕喜劇《稱心如意》和五幕喜劇《弄假成真》搬上了大熒幕,并及時支付了酬金,這才使錢家渡過了難關,可謂“救之于水火之中”。
錢鐘書向來不喜歡與人交往,卻與黃佐臨有不錯的友誼。時隔數年之后,錢鐘書已是名滿天下,此時黃佐臨之女黃蜀芹懷揣老爸一封親筆信,在如過江之鯽的導演堆里獨獲錢鐘書親允開拍電視劇《圍城》。
現實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例子,對于他人來說,你不經意的小幫助卻可能是一個很大的人情。明白了這一點,就不要讓自己做出“人走茶涼”“痛打落水者”的事,相反,在別人危難關頭挺身而出,才能贏得對方的情誼。
往往要到最危難的時刻,才能分出他人品格的高下?!把┲兴吞俊辈皇歉呱械囊?,而是道德底線。能夠做到這一點,才能夠獲得他人的感激和友情,才能得到日后的幫助。“人脈投資”往往在他人最低落的時候,才可能產生最良好的效果。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值得“雪中送炭”,那些每日牢騷度日、消沉潦倒的人,你給他再多幫助也不可能將他從泥淖中帶出來,還會影響自己的處世態度。因為他的一生都會處在“雪中”,你卻不可能永遠“送炭”,對于這樣的人,要改變其內心是困難的,那么就只能堅持“救急不救貧”的原則。把“炭”送給那些危難之中的“英雄”,還需要一雙“通達的慧眼”
心理應用:
上一篇:不斷“修筑”自己,才能揚帆啟航
下一篇:親密關系中,該遠離哪些致命的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