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多次返工等于無功
做事要講方法和技巧。只有掌握了做事的正確方法,運用正確的做事策略,我們才能事半功倍,而不是事倍功半。如果一味地盲目沖動,做事不假思索,就很可能好心辦壞事,最終把事情辦砸。那些成功者往往能夠真正參透做事的學問,掌握正確的做事方法,并且從中找到自己成就事業的道路。
許多人做事喜歡再三返工,不信,就看下面的例子:
一次工程施工中,一位師傅需要一把扳手。他叫身邊的小徒弟:“去,拿一把扳手。”小徒弟飛奔而去。師傅等啊等,過了許久,小徒弟才氣喘吁吁地跑回來,拿回一把巨大的扳手說:“扳手拿來了,真是不好找!”
可師傅發現這并不是他需要的扳手,生氣地說:“誰讓你拿這么大的扳手呀!”
小徒弟沒有說話,但很委屈。
師傅這時才發現,自己叫徒弟拿扳手的時候,并沒有告訴徒弟自己需要多大的扳手,也沒有告訴徒弟到哪里去找這樣的扳手。
第二次,師傅明確地告訴徒弟,到某間庫房的某個位置,拿一個多大尺碼的扳手。這次,沒過多久,小徒弟就拿著他想要的扳手回來了。
這個故事中,師傅知道從自身找原因,因此很快就改過來了。但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做事常常多次返工,返工后還不從自身找原因,反而責怪周圍的環境,這是很不對的。
從自身找原因,想著怎樣把事情第一次就做成,這才是最重要的。
在社會中,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成,你才能很快讓自己閃光。
在工作中,每個員工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是提高工作效率并有機會獲得晉升的第一步。相反,你第一次若是做不對,就很可能在職場上被踢出局,從而失去了再次去做的機會。
某廣告公司的員工就犯過這樣一個錯誤:在為客戶制作宣傳廣告時,將客戶聯系電話中的一個數字弄錯了。當他們將宣傳單交給客戶時,由于時間緊,客戶沒有詳細審核就接受了,第二天便用在了產品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布會結束后,在整理剩下的宣傳單時,這家公司才發現關鍵的聯系電話有誤,而此時此刻,存在錯誤的宣傳單已發放了5000多份。
由于錯在廣告公司,并且這家公司召開新聞發布會花費巨大。一怒之下,這家公司向廣告公司要求巨額賠償。大錯已經鑄成,萬般無奈之下,廣告公司只能按照客戶要求進行賠償。
但事情并沒有就此結束,弄錯電話號碼的事情傳開后,廣告公司在客戶中失去了信譽,再也沒有人敢把自己的業務交給他們做。這家廣告公司漸漸沒有生意可做了。
就這樣,一個人的錯誤不僅毀了自己的前途,還連帶毀了一家公司。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別人負責。職場上需要這樣的員工,商場上需要這樣的合作伙伴。能一次就把事情做對的人,是現代社會需要的人,是值得信賴、受大家歡迎的人。
思路突破
要么不做,要么一次做好
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多少人雄赳赳、氣昂昂地去做事,卻一次做不成,兩次也做不成?現代社會講究效率。只要是失敗重來或者返工,即便最后做成了,也是毫無效率可言。要想做高效能人士,提高自己的辦事本領,就要盡可能使自己做到:對于一件事,要么不做,要做就一次做好。
一定要把握住機會
機遇是人生最緊俏的“商品”,它需要用行動去搶購。如果你不及時買,當你發現了它的價值而再想買時,它早已屬于別人了。因此,看準就去抓,是你處理機遇、做決定的最佳手段。
機遇財緣如同面包、牛奶一樣,總是新鮮的、有營養的受人喜歡。同樣,我們在利用機遇時,也應該在機遇剛出爐時,就迅速抓住。
20世紀70年代,日本索尼彩電在美國人眼里是不受歡迎的雜牌貨。索尼公司國外部部長卯木肇終日苦思,絞盡腦汁想將彩電打入美國市場。
一日,卯木肇偶然路過一處牧場。當時夕陽西下,飛鳥歸林,一個稚氣的牧童牽著一頭雄壯的公牛走進牛欄,一大群牛便緊隨其后,溫馴地魚貫而入。眼前這種景象,使卯木肇茅塞頓開。他暗自思忖:何不在美國找一家“帶頭牛”商店率先銷售索尼彩電呢?
次日,卯木肇選擇了當地一家最大的電器推銷公司——馬希利爾公司作為主攻對象。開始的進攻極不順利,連續三次都碰壁。但卯木肇毫不氣餒,第四次上門時,馬希利爾公司又以“索尼的售后服務太差”為由拒絕。卯木肇沒有爭辯,而是馬上設立特約服務部,并在報上公布特約服務部的地址和電話號碼,保證隨叫隨到。
第五次會面,馬希利爾公司經理挑剔地說:“索尼在當地形象不佳,知名度不夠,不受消費者歡迎。”卯木肇仍然不動聲色,吩咐30多名工作人員,每人每天撥5次電話,向馬希利爾公司購買索尼彩電。接連不斷的訂購電話,把該公司的職員搞得暈頭轉向,以至于忙亂之中,誤將索尼彩電列入“待交貨”名單。這使得經理大為惱火。當卯木肇第六次鎮靜自若地走進馬希利爾公司時,經理終于被說動了,同意代銷索尼彩電。
至此,日本索尼彩電終于擠進了芝加哥市的“帶頭牛”商場。由于有“帶頭牛”開路,“群牛”便爭相跟隨,芝加哥地區的100多家商店都紛紛要求經銷索尼彩電。如此不到3年,索尼彩電在美國其他城市的銷路也隨之打開。
一個成功的人,總是會冷靜而理智地注視著發生在身邊的一切,清醒地分析著風險與機會,巧妙地利用爭奪中的各種力量,穩穩地把握著自己的航船。一旦時機成熟,他便果斷行動。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盡可能地采取一切手段,精心策劃,巧妙控制,操縱局勢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發展。
做好萬全準備
約翰娜是一位漂亮的英國女孩,她的人生理想就是成為人人喜愛的電視明星。然而,在成名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她所走過的影視之路并不平坦。那個時候,因為沒有資歷,她只能在電視中扮演配角,盡管她當時已經具備了較好的藝術修養。
為了給自己創造機會,她時刻做著最充分的準備:每拍完一部片子,就找主角一起拍照,然后將照片印成劇照,注明片名、演播日期,并用大字標出自己扮演的角色。當她聽到某電影公司將攝制一部新片時,她就把這些劇照寄給物色演員的制片人,進行自我推薦。終于,有一位著名制片人看到她為那么多名演員配過戲,在那么多電視劇中擔任過角色,就認定她是個有潛力的演員,從而選中了她。就這樣,她終于在一部非常火爆的電視連續劇中擔任女主角,并發揮其所有的表演才華,結果一夜成名,成為觀眾喜愛的著名影星。
約翰娜為什么能成功?僅僅是因為她有機遇嗎?不,是因為她長時間來苦苦地經營、細細地準備。機遇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好的機遇需要你去勤奮經營、努力創造才能得到。當人們在稱羨別人獲得成功的時候,卻往往忽略了他們成功之前的準備工作。其實成功者都很平常,和大多數人一樣吃飯、睡覺,關鍵在于他們凡事皆有備而來,創造機遇,抓住機遇,并善加利用。
《國際歌》中有幾句歌詞是這樣唱的:“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同樣道理,要成為一位成功人士,想在事業上有所建樹,你不能靠天,不能靠地,也不能依靠別人,只能依靠自己。只有你自己可以改變自己,并改變周圍的環境,最終走向成功。
出擊時講求策略
約翰是一位推銷員。一次他奉命到印度去促成公司經過數次談判都沒有談成的軍火生意。為了順利完成這次任務,他事先給印度軍界的一位將軍打電話,但只字不提軍火生意的事,只是說:“我準備到加爾各答去。這次是專程到新德里拜訪閣下,因為您的大名對我是如雷貫耳。所以,我只要求給我一分鐘的時間就心滿意足了。”那位將軍勉強答應了。
約翰來到將軍的辦公室,還沒等他張口說話,將軍先聲明說:“我很忙,請勿多占時間!”冷漠的態度讓人覺得談生意幾乎無望。
然而,推銷員說出的話卻更讓將軍感到意外。“將軍閣下您好。”他說,“我衷心向您表示謝意,感謝您對敝公司采取如此強硬的態度。”
聞聽此言,將軍莫名其妙,一頭霧水。
“因為您使我得到了一個十分幸運的機會,在我過生日的這天又回到了自己的出生地。”
“先生,難道您是在印度出生的嗎?”冷漠的將軍終于露出了一絲微笑。
“是的!”推銷員停頓了一下,接著說,“29年前的今天,我出生在貴國名城加爾各答。當時,我父親是法國密歇爾公司駐印度的代表。印度人民非常好客,我們一家的生活得到了很好的照顧。”
將軍對他的這段經歷很感興趣,推銷員借此機會又娓娓動聽地談了他對童年生活的美好回憶:“在我過3歲生日的時候,鄰居的一位印度老大媽送給我一件可愛的小玩具。我和印度小朋友一起坐在象背上,度過了我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天……”
很顯然,將軍被約翰的話深深打動了,非常誠摯地說:“您能在印度過生日太好了,今天我想請您共進午餐,表示對您生日的祝賀。”
汽車駛往飯店途中,推銷員打開公文包,取出一張顏色已經泛黃的合影照片,雙手捧著恭恭敬敬地放在將軍面前,神態恭敬地說:“您認識這個人嗎?”
“甘地,這不是圣雄甘地嗎?你怎么會有他的照片?”
“是呀!您再仔細瞧瞧左邊那個小孩,那就是我。那是在我4歲的時候,我和父母一道回國途中,十分榮幸地和圣雄甘地同乘一條船。這張照片就是那次在船上拍的。我父親一直把它當作最寶貴的禮物珍藏著。這次,我就是要拜謁圣雄甘地的陵墓。”
聽到此話,將軍緊緊握住了約翰的手,聲音洪亮地說:“我非常感謝您對圣雄甘地和印度人民的友好感情。”
當約翰告別將軍回到住處時,這宗大買賣已拍板成交。
設計好策略,就是找到辦成事的最佳突破口。所以,在辦事時,要多了解當事人、了解當時的環境,找到有助于辦成事的途徑,這樣事情的發展就會按照你的意愿進行。
點亮思維
人生的得失常常在于機會的得失。有了一個機會,抓住它,利用它,你的命運或許就會因此而發生改變;相反地,忽略它、遠離它,你就會錯失做事的良機,事倍功半,甚至落個失敗的結局。因此,請記住:做事一定要講方法,一次成功。否則,多次返工既花費了精力,又浪費了時間,得不償失。
上一篇:沒有什么不可能
下一篇:簡單不等于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