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突破,主動尋求改變
有一位科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把跳蚤放在了桌子上,之后一拍桌子,跳蚤條件反射似的跳起來,跳得很高。之后,科學家又在跳蚤的上方放了一個玻璃罩,再拍桌子,跳蚤這次一跳就撞到了玻璃上。跳蚤發現有障礙,就開始調整自己的高度。之后科學家再把玻璃罩往下壓,之后再拍桌子。跳蚤再跳上去,又撞了一下,于是它再次調整高度。
就這樣,科學家不斷地調整玻璃罩的高度,跳蚤就不斷地撞上去,不斷地調整高度。直到玻璃罩與桌子高度幾乎貼近。這個時候,科學家把玻璃罩拿開,再一次拍桌子,跳蚤已經不會再跳了,它變成了“爬蚤”。
跳蚤之所以變成“爬蚤”,并不是因為它喪失了跳躍的能力,而是因為一次次受挫讓它學乖了。它為自己設了限,認為自己永遠也跳不出去。
盡管玻璃罩已經不存在了,但是玻璃罩已經“罩”在了它的潛意識里,“罩”在了它的心上,并且變得根深蒂固。這其實也是我們所說的“自我設限”。
你是否也有過類似的遭遇?在工作當中,一次次受挫、碰壁之后,奮發的熱情、欲望就被“自我設限”壓制、扼殺了。你開始對失敗惶恐不安,但是卻又感到習以為常。你喪失了信心和勇氣,漸漸養成了懦弱、猶豫、害怕承擔責任、不思進取、不敢拼搏的心理意識和習慣。這些裹足不前的意識逐漸捆綁住你,讓你陷入到了自己設下的套子當中而無法自拔,時間長了,你就失去了創造的熱情和奮斗的激情。
其實“自我設限”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我們每個人本身都有巨大的潛能,只要你能夠勇敢地發掘就會發現,原來事情并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可怕,成功的大門也是向所有人敞開的。
鮑爾·喬布斯 4 歲那年,不幸患上了雙側肺炎和猩紅熱。雖然治愈了,可是他的左腿卻因此而落下殘疾了,因為猩紅熱引發了小兒麻痹癥。從此,鮑爾·喬布斯不得不依靠拐杖行走。
經歷過太多苦難的母親一直都在不斷地鼓勵他,希望他相信自己,并且能夠超越自己。看到鄰居家的孩子追逐奔跑時,鮑爾·喬布斯對母親說:“我想比鄰居家的孩子跑得還快!”母親雖然一直都在不斷地鼓勵他,但是這個時候還是忍不住哭了,她知道孩子的這個夢想是難以實現的,除非真的有奇跡發生。
沒有想到,奇跡真的出現了!經過艱難而漫長的鍛煉后,鮑爾·喬布斯在9歲那年的一天居然能夠扔掉拐杖站了起來。母親看見后一把就抱住了他,淚如雨下。 5 年的辛苦和期盼終于有了回報!
13歲那年,鮑爾·喬布斯決定參加中學舉辦的短跑比賽。學校的老師和同學都知道他曾經得過小兒麻痹癥,直到現在腿腳還不是很利索,大家都好心勸他放棄比賽。鮑爾·喬布斯卻堅決要參加比賽,老師只好通知了他的母親,希望他的母親能夠好好勸勸他。然而,母親卻說:“他的腿已經好了,讓他參加吧,我相信他能夠超越自己。”
事實證明母親的話是正確的。在比賽那天,母親親自到學校為鮑爾·喬布斯加油。鮑爾·喬布斯依靠著驚人的毅力一舉奪得100米和200米短跑的冠軍,震驚了校園。
從此,鮑爾·喬布斯就喜歡上了短跑運動。為了實現比鄰居家的孩子跑得還快的夢想,他每天早上堅持練習短跑,直練到小腿發脹、酸痛也不放棄。他想盡一切辦法參加所有的短跑比賽,并且都獲得了不錯的成績。
在國家運動會上,16歲的鮑爾·喬布斯參加了 4×100米的短跑接力賽,并且和隊友一起獲得了銅牌。鮑爾·喬布斯還在美國田徑錦標賽上以22秒9的成績創造了200米的世界紀錄。
由此可見,在這個世界上沒有那么多的“不可能”,只要你能夠堅持不懈,生命當中就沒有什么事情是不可戰勝的。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沒有成功,并不是說我們不具備成功的潛質,而是在經歷了一兩次挫折之后,我們開始變得畏縮不前,失去了敢于向工作挑戰的勇氣。
在工作中,沒有任何困難或者逆境可以成為我們畏縮不前的理由。當你還在猶豫彷徨、懷疑自己時,一定要拿出勇氣走出“自我設限”的心理誤區,讓自己勇敢地去面對。只有這樣,你才能夠大步向前,推開成功的大門。
上一篇:做事搶先一步,業績高人一等
下一篇:點子不好不要怕,一流的執行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