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學習,讓自己的能力步步提升
學歷只代表了過去,學習的能力才代表著未來。持續地學習這是我們每個人不斷發展和進步的前提。知識的積累源自于學習,而環境的適應更是依賴于學習。如果你希望自己能夠不斷成長,就應該讓自己保持持續不斷的學習狀態,讓自己時刻保持一顆主動接受教育的心。
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彼得·圣吉博士是學習型組織的創始人。他說過:“21世紀企業最成功的經營管理模式就是把企業創建成學習型組織,企業恒久不變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永遠比競爭對手學習得更快更好。”
學習觀念的建立是現代職場人士常講常新的課題。學習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我們在職場當中應該給自己灌輸時刻學習的觀念。
人類是所有地球生物當中適應能力最弱,但生命力最為強大的動物,這一切都是因為人類極其強大的學習能力。換句話說,學習造就了人類,學習能力是人類之所以能夠稱為“人類”的根本。
現如今,全世界在10年里所產生的新知識是人類歷史所有知識的總和;你現在所掌握的大部分知識很有可能在5年之后就會被淘汰;如果你不想成為時代的落伍者,不想被競爭所淘汰,學習就是唯一的選擇。
有位記者曾經這樣問亞洲首富李嘉誠:“今天,你能夠擁有如此巨大的商業王國,到底靠的是什么呢?”李嘉誠回答說:“知識。”
有一位外商也曾經問過李嘉誠:“李先生,您成功依靠的是什么?”李嘉誠毫不猶豫地回答:“靠學習,不斷地學習。”確實,不斷地學習知識,這就是李嘉誠成功的奧秘!
李嘉誠非常勤于學習,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忘記讀書。在打工期間,他堅持“搶學”;在經營自己的“商業王國”期間,他依舊孜孜不倦地學習。
有一位非常熟悉李嘉誠的朋友說,每天睡覺之前,李嘉誠會有一段雷打不動的看書時間。他很喜歡看人物傳記,包括在醫療、政治、教育、福利等方面他對這些對全人類有所幫助的人物心存景仰。
早在李嘉誠創辦塑料廠的時候,他就訂閱了英文塑料雜志,既學習了英文,又了解了世界最新的塑料行業動態。
在當時,一個懂得英文的華人在香港可以說是十分稀有的。也正是因為李嘉誠懂得英文,他才可以飛往英美參加各種展銷會,可以直接與外籍投資顧問、銀行高層打交道。現如今,盡管李嘉誠已經事業有成,但他依舊是愛書如命,仍然堅持不懈地讀書學習。
李嘉誠說:“在知識經濟的時代里,如果你有資金,但是缺乏知識,沒有最新的訊息,無論何種行業,你越拼搏,失敗的可能性越大;但是你有知識,沒有資金的話,小小的付出就能夠有回報,并且很有可能達到成功。現在跟數十年前相比,知識和資金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所起的作用已經完全不同了。”
只要是熟悉IBM 公司的人都知道,它的總部大樓上寫著“學無止境”四個大字,而公司每年都需要花費十多億美元進行130萬人次的職業教育和培訓。
在培訓的過程中,緊張的學習要從每天早上8點持續到下午6點。再加上課外作業,學員們經常會熬到半夜。盡管每天長達十幾個小時的緊張學習壓得學員們喘不過氣來,但是卻很少有學員會抱怨,而且幾乎每個學員都能夠完成學業。因為他們知道,在當今時代,如果你不愿意學習、不懂得學習、不終身學習,那么結果肯定就是被淘汰。
我們每個人所獲得的一切知識都是從學習中得來的。我們從出生的那一天起就開始學習,學習說話,學習走路,學習做事,學習著一切。如果我們沒有學習,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健全的人。
歌德曾經說:“人不是生下來就擁有一切,而是靠從學習中得到一切的。”實際上,我們每個人的一生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不管你有沒有意識到,你也一直是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學習。但是,這樣被動學習的效果顯然是不明顯的。你只有讓自己首先具備這方面的意識,并且努力去激發自己的潛能,不斷地主動學習,才能一直保持強大的競爭力,從而去實現偉大夢想。
上一篇:思路決定出路,創新引領活力
下一篇: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就比問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