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之以恒,不要被眼前的困難嚇倒
人人都會說:堅持到底就是勝利。但真正做到堅持到底并不容易。人在奮斗的過程中,由于條件有限,必然困難重重,也會存在種種干擾。這些困難干擾就像一座座山橫亙在我們前進的道上,是望山止步,還是翻山而行?
成功者在身處逆境的時候,不是被困難嚇倒,選擇退卻,而是迎難而上,以頑強的毅力,泰然接受挫折的洗禮,再攀登成功的頂峰。
任何人在向理想目標前進的過程中,都難免會遭遇到各種阻力和重重困難,在這種情況下持之以恒則是最難能可貴的。
所謂“持之以恒”,是在做某種事情時,不朝秦暮楚,不被面前的困苦嚇倒,不半途而廢,不淺嘗輒止,不功虧一簣。持之以恒是一種毅力,一種精神。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堪稱持之以恒的典范。眾所周知,由于“水門事件”,尼克松被迫辭職。從辭職到他逝世前的20年中,他經歷了巨大的精神折磨。在1974年被迫辭職后的一段時間里,他可謂一蹶不振,突然降臨的失落與憂憤,媒體的窮追猛打和冷嘲熱諷,熟人朋友們則避之不及,使62歲的尼克松患上了內分泌失調和血栓性靜脈炎,醫生說他基本上是一個廢人。
這以后,尼克松連續撰寫并出版了《尼克松回憶錄》、《真正的戰爭》、《領導者》、《不再有越戰》、《1999不戰而勝》和《超越和平》等一系列暢銷全球的著作,以在野身份繼續關心和介入美國內政外交,直到生命的終點。
“水門事件”后,尼克松雖然受到了極大的挫折,可他面對挫折表現出來的堅韌不拔和對國家的強烈忠誠,戰勝人性弱點重新攀上人生巔峰的勇氣卻受到世人的欽敬。尼克松說:“我不怕失敗,因為我知道還有未來”。他說:“失敗固然令人悲哀。然而,最大的悲哀是在生命的征途中既沒有勝利,也沒有失敗。”他以一種積極的健康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人生,而從不自怨自艾,挫折、憂憤使尼克松成為一個深懷智慧的人,而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則使尼克松又達到了人生的巔峰。
19世紀英國作家福樓拜說得好:“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不錯,只要拿出頑強的毅力,持之以恒,堅持到底,事業的成功必將成為一種必然。當年宋慶齡在稱贊張學良將軍時曾說道:“有超乎常人的毅力,必有超乎常人的抱負。”恒心、毅力都是相對于人生旅途上的坎坷和挫折而言的。
生活常常這樣,在你向目標挺進的過程中,突如其來的打擊,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莫名的痛苦和煩惱……像影子一樣地跟著你,很難徹底擺脫。于是,人們便有了勇敢和懦弱、堅定和猶豫、灑脫和癡迷、勤奮和懶惰、廉潔和貪欲之分——一句話,有了強弱之別,有了堅持到底和中途沉迷的差異。
做一個強者,首先是要做一個精神上的強者,做一個堅韌不拔、威武不屈的人。世間不存在人無法克服的艱難和困苦,在你面臨絕境行將沒頂時,在你氣喘吁吁甚至精疲力竭時,你只要再堅持一下,奮力拼搏一下,困難就會被你征服了,你就堅強了許多。
歷史上有成就的人大多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經受巨大的風險和輿論壓力,他們不是退縮,而是堅韌不拔。10世紀英國福音傳播者懷特費耳德就是一個典型。在他追求事業成功的過程中,經歷了許多輿論的譴責和世俗的刁難,甚至有人威脅要殺掉他。他的敵對者把他逐出教會,關閉他的教堂,甚至逼迫他離開所住的城鎮。但他依舊在流浪的路途中傳道。敵對者雇傭一些人穿上魔鬼的衣服去嘲弄他,向他扔爛泥、臭雞蛋、爛番茄和切成碎片的死貓肉,并且不止一次地向他扔石頭,把他砸得頭破血流……同時代的許多名流都對他大加鞭撻和嘲諷,每天,他大概要經歷十數次這樣的“挫折和失敗”,但是,所有的這一切均未能阻止懷特費耳德繼續他的傳道事業。因為,他知道他的事業是有益于大眾的。
終于,成千上萬的信徒涌到倫敦郊外的田野上聽他的傳道。他給威爾士和蘇格蘭的礦工講道,為孤兒院募捐。他成了最有傳奇經歷的、最有魅力的傳道者。
堅持是導向成功的“臨門一腳”。歷史上很多成功者用自己的現身說法證明了這一成功定理。日本著名企業家土光敏夫說過,一旦把要做的事情決定下來,就一定要以必勝為信念,以堅忍不拔的精神干到底。人沒有努力的界限,所欠缺的往往是堅定不移的意志……面前遇到墻壁,就要決心穿過去,即使失敗了,只要緊緊盯住目標,最終就不會倒下去。即使倒下去,爬也要往前爬。歌德用激勵的語言這樣描述堅持的意義:“不茍且地堅持下去,嚴厲地驅策自己繼續下去,就是我們之中最微小的人這樣去做,也很少不會達到目標。因為堅持的無聲力量會隨著時間而增長,到沒有人能抗拒的程度。”
上一篇:抱怨帶來負能量, 讓工作正能量流失
下一篇:摒棄消極心態, 積極投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