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聽話”會凍結他的核心能量
在我的學員中,經常聽到做父母的問:“怎么才能讓小孩聽話?”可見,對于我們中國的父母,骨子里生出來的家長權威就是想讓孩子聽話、服從。等孩子在家長的權威下學會了唯命是從,就會變得沒有自我,沒有主見。到了學校,如果老師依然讓孩子做“聽話的學生”,那么,將來走上社會的孩子敢特立獨行嗎?敢有自己的不同言論和主見嗎?
一個十分聽話的孩子,可能小時候表現得乖巧順從,父母說什么他便做什么,大家會覺得這樣的孩子懂事、省心。但是,慢慢長大后卻變成了沒有主見、失去創造力和思辨能力的人,而這些能力恰恰是一個孩子最核心的能量。
另外,大多數希望孩子聽話的父母,他們以“過來人”自居,傳遞給孩子的東西往往依據的是過往的經驗和教訓,甚至會說“我吃過的鹽比你喝過的水都多,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都多,你聽我的絕對錯不了。”父母擁有這樣的意識無可厚非,總希望孩子少走一些彎路,多聽父母的話少吃點虧,但是卻忽略了生命和生命本身不同,各自感受和接受某件事物的能力也不同。也許在父母看來是彎路的路,孩子走了還能學到經驗。時代在變化,父母在自己那個年代學到的經驗不一定適合新時代的孩子,經驗也有有效期,不可能在任何一個年代都通用。
父母想要幫助和支持孩子,一定要與時俱進,如除了愛、勇敢、善良、慷慨、冒險、擔當,這些生命永恒的特質,不受時代變遷影響外,有些生活的理念、生活的方式,伴隨著時代的變化是需要更新的。說的話也要與時俱進,別開口閉口就說“想當年,我們的經驗怎樣怎樣”,孩子是面向未來的,不要總拿那些老舊氣息和陳舊能量的話來和孩子交流,應該和孩子探討未來,共同學習當下最新的知識和經驗。
父母想讓孩子聽話,反而凍結了孩子的源動力。要么孩子接收的是錯誤的指引,要么孩子會失去主動去想、去思考和琢磨的動力。很多家長會抱怨“孩子自己什么想法也沒有”,不是孩子沒有想法,是他還沒有想法的時候就被滿足了。
一個太聽話的孩子,未來會趨向兩個方向:一是孩子會變成一個永遠長不大、事事依賴父母、毫無主見的人,即使參加了工作也沒有個人觀點和想法;二是從小聽話的孩子,長大會有強烈的叛逆,從小沒有自主力,長大會變得特別想嘗試一次自我掌控的感覺,不管事情有沒有風險都會去嘗試,往往會為自己的任性買單。
上一篇:孤軍奮戰不如拉攏盟軍。
下一篇:孩子會成為父母評價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