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時,布勒進入工廠。剛入職,他想:既然自己要在汽車制造這一行做一番事業,就必須了解汽車的全部制造過程,所以,他主動要求從最基層的雜工做起。雜工不屬于正式工人,也沒有固定的工作場所,哪里有零活就要到哪里去。因為這項工作,他有機會和工廠的各部門接觸,因此對各部門的工作性質有了初步了解。
做了一年半雜工之后,布勒申請調到汽車椅墊部工作。不久,他就把制作椅墊的手藝學會了。后來他又申請調到點焊部、車身部、噴漆部、車床部等部門去工作。不到五年,他幾乎將整個工廠各部門的工作都做了個遍。最后,他又申請到裝配線上去工作。
他的一位朋友杰克對他的舉動十分不解:“你工作已經五年了,總是做些焊接、刷漆、制造零件的小事,這樣不會耽誤前途嗎?”
“杰克,你不明白,”布勒笑著說,“我并不急于當某一部門的小工頭。我以能勝任領導整個工廠為工作目標,所以必須花時間了解整個工作流程。我正在把現有的時間做最有價值的利用,我要學的不僅僅是一個汽車椅墊如何做,而是整輛汽車是如何制造的。”
當布勒確認自己已經具備管理者的素質時,他決定在裝配線上露一手。因為在其他部門干過,清楚各種零件的制造過程,也能分辨零件的優劣,這為他的裝配工作增加了不少便利。沒有多久,他就成了裝配線上最出色的員工。很快,他就晉升為領班,并逐步成為15位領班的總領班。
布勒起初只是整車裝配線上的一名雜工,正是抱著認真工作、積累平凡就是積累卓越的工作理念,他在30歲被提升為公司總領班,成為通用公司最年輕的總領班。在工作中,沒有任何一件事情,小到可以被拋棄;沒有任何一個細節,細到應該被忽略。注重工作中平凡的積累,才有可能實現有“質”的飛躍這樣的大目標。所以,為了達成大目標,可以先設定小目標,通過逐步完成小目標,一步步向大目標邁近,這樣,既減輕了心理上的壓力,也會為大目標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生命后期,已經去世的網壇名將亞瑟·艾虎曾全力與艾滋病抗爭,來喚起人們對這個“人類殺手”的重視。但艾虎的偉大并不僅僅在于此。在他之前,網球界一直是白人的天下,艾虎是打破網球界種族限制的第一人。
艾虎的成功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他的一生可以說是一個不斷設定目標并完成目標的過程。他通過不斷訂立目標的方法,讓自己登上了網球的王座。他說:“開始,我的教練常為我定下清楚、明確的目標,這些目標正是我愿意遵循的。它們不見得一定要像贏得巡回賽這么重大,而是一些有待克服的困難、需要努力和做計劃的事。如果能達成這些目標,一定會有收獲。往往當這些小目標漸漸地一個個地達成后,我自己都會意外地發現,嘿!大獎離我越來越接近了!”
艾虎一直以這種方式參加各類比賽。他說:“參加巡回賽,你總想能進入復賽。比賽時,你總希望漏接的反手球不超過某個數字;或者你必須鍛煉體力到一定程度,這樣,氣候太熱時,你才不至于很快就感到疲倦。這一類的小目標,可以幫助你把成為世界第一或贏得巡回賽這類的遠大目標分解為幾個較易達成的小目標。”
艾虎常說:“每次你訂立一個目標,然后完成那個目標,其實就是一個不斷增強自信的過程。”
卡耐基認為,成功人士和平庸之輩的差別就在于前者注重積累,注意用身邊的每一件點滴小事鍛煉自己,將生活中一個個平凡的目標當成自己實現卓越的階梯,而平庸之輩只會好高騖遠,輕率冒進,或者因為目標過于困難而放棄了奮斗的勇氣。
上一篇:積極改變自己的“內在環境”
下一篇:糊弄工作:不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