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有兩兄弟看到大雁飛過眼前,兄弟兩人彎弓欲射,可偏偏這時兩人卻爭執起來,一個說射下來的雁要炒著吃,另一個嚷嚷著射下來的雁要煮著吃,最后都忘了放弓射雁,大雁在兩人的爭論不休中飛遠了。
在工作中,我們常常能看到這樣的人:只會坐而論道、夸夸其談,喜歡將討論問題、撰寫報告作為落實責任的重心,重視制訂計劃、準備書面材料等案頭工作,簡單地說,就是以嘴上、紙上的演示代替真正的落實。最終,除了嘴上說說之外,沒有任何行動。
想想是什么原因導致你猶豫不決,遲遲沒有實際行動呢?
1. 任務太龐雜了
我們經常會被任務的大小和重要程度嚇倒,不知道從哪里著手,或者即使開始行動了,也沒什么進展。
2. 執行的焦慮
害怕做決定。要求高、有風險、需要勇氣,任務可能因為這個或者那個原因難以完成,你擔心犯錯誤,或者自信心不足。
3. 害怕事后的結果
對事后的結果感到擔心,因為完成一個棘手的任務意味著可能面臨失敗。
4. 相信在壓力下會干得更好
將任務留在最后一分鐘完成,認為這樣的刺激會減輕執行中的焦慮,將任務完成得更好。這樣也可能讓自己免于責任——不是能力的問題,只是沒有足夠的時間罷了。
哪一種情況經常發生在你的身上?
對一個人來說,機會擺在面前,能否抓住這些機會,不僅取決于他是否有敏銳的洞察力,更取決于他是否敢于付出行動。要想從根本上克服不愿意付出行動的惡習,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快速起草一份草稿
如果你無法很快地著手工作,那么就把你能想到的步驟和需要的支持寫在紙上作為一份草稿,用它來督促你盡快拿出實際行動。
2. 為困難的步驟設定時間限度
問一下自己,你需要用一個小時來做開支報告嗎?其實30分鐘就可以完成。用30分鐘給客戶寫信,卻開不了頭?那就留出1個小時。還可以把任務的最后期限提前,給自己施加一些壓力,比如如果事情預期兩周做完,那就迫使自己在本周五做完。
3. 學會用灰度色階的方式想問題可以減輕壓力
對任何工作都采用一種要么全是、要么全非的態度是不明智的。在職場中保持干練的風格需要具備細膩的思考能力。學會用灰度色階的方式想問題,它能幫助你進步。
上一篇:將時間留給最重要的事
下一篇:接到任務要想“怎么辦”而不是“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