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的暑假,天氣格外悶熱,英國賴特研究中心的弗萊明醫生心情異常煩躁,他準備放下手中所有的實驗項目,到郊外避暑。實驗臺上的器皿雜亂無章地放著,這在一向細心的弗萊明2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還是第一次。
9月初,天氣漸涼。弗萊明回到實驗室,一進門,他習慣性地來到工作臺前,看那些盛有培養液的培養皿。望著已經發霉長毛的培養皿,他后悔在度假前沒把它們收拾好,但是其中一只長了一團團青綠色霉花的培養皿引起了弗萊明的注意,他覺得這只被污染了的培養皿有些不同尋常。
他走到窗前,對著亮光,發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在霉花的周圍出現了一圈空白,原先生長旺盛的葡萄球菌不見了。會不會是這些葡萄球菌被某種霉菌殺死了呢?弗萊明抑制住內心的喜悅,急忙把這只培養皿放到顯微鏡下觀察,發現霉花周圍的葡萄球菌果然全部死掉了!
于是,弗萊明特地培養了許多這種青綠色的霉菌,然后將過濾過的培養液滴到葡萄球菌中去。在隨后的幾小時內,葡萄球菌全部死亡!他又把培養液稀釋10倍、100倍,直至800倍,然后逐一滴到葡萄球菌中,觀察它們的殺菌效果。實驗結果表明,它們均能將葡萄球菌全部殺死。通過進一步的動物實驗,結果表明這種霉菌對細菌有相當大的毒性,而對白細胞卻沒有絲毫影響,就是說它對動物是無害的。
一天,弗萊明妻子的手被玻璃劃傷開始化膿,腫痛得很厲害——無疑是感染了細菌。弗萊明取來一根玻璃棒,蘸了些實驗用的霉菌培養液。第二天,妻子興奮地跑來告訴弗萊明:“親愛的,您的藥真靈!瞧,我的手好了。您用的是什么靈丹妙藥?”望著妻子已經消腫的手,弗萊明興奮地說:“我給它命名為盤尼西林(青霉素)!”
在發現青霉素之后,細菌感染的問題有了新的更有效的解決方法。
問題在不斷變化,環境也在不斷變化,我們了解得越來越多,我們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會越來越多。
上一篇:突破自我,才能突破困境
下一篇:遇到事情多問幾個“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