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觀對溝通偏差的影響
有一句話:你只能看到你想看到的東西,你只能聽到你想聽到的東西。這句話說明了主觀判斷對溝通偏差造成的影響。
現在,仔細觀察圖8-2,你看到的是什么?

圖8-2 發現
很多人看到的是一個少女,一旦你認定這是一個少女的形象后,你會在圖中尋找一切和你對少女認知相關的元素,來確認這幅圖就是一個妙齡少女。你會找到少女小巧的耳朵,尖尖的下巴,以及頭頂羽毛的裝飾。
然而,當你把左邊線條的中部的勾形看作鼻子的話,你會驚訝地發現圖中是一位老婦。她披著婆娑的頭巾,穿著厚厚的毛衣。
同一個抽象圖形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解釋,就像上面這幅圖一樣,看到少女還是看到老婦其實和每個人的主觀認知有關。主觀認知導致人們對這幅畫產生了不同的判斷,盡管畫作的線條是不變的,但是每一個看到這幅畫的人都會產生不同的感受。
在藝術上,這些主觀理解可能會讓大家對作品的解讀更加多元化,從而豐富作品的內涵。但是在工作中,這些主觀解讀卻不可避免地會引起信息的偏差,進而造成分歧和誤會。因此,為了做到有效溝通,在溝通過程中你應該始終保持一種客觀態度。如果出現問題或者和自己的理解不符的地方,也不要隨意猜疑或者鬧情緒,而應向對方求證,以求信息的準確。
為了讓主觀認知,或者說確認偏見,盡可能少地影響你的溝通能力,要嘗試多次確認你聽到的信息。比如,“你剛才說的是不是這個意思”,這樣就能確保溝通雙方的信息是對稱的。
上一篇:為什么張浩與升職失之交臂
下一篇:了解世界,走出迷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