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機會的源泉
摩爾定律是由英特爾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提出來的。其內容為: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換言之,每一美元能買到的電腦性能,將每隔18~24個月翻一倍。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術進步的速度,這種趨勢已經持續了半個多世紀。
很難想象,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人,如何在這個以幾何級速度快速發展變化的世界里生存下去,進而產生價值、獲得成功?
2017年,在中國湖南株洲和大洋彼岸的美國拉斯維加斯,都能看到無人駕駛公交車在路上奔馳。就在筆者寫稿的前幾天,通用汽車也高調宣布,它們旗下的完全自動駕駛汽車將于2019年批量生產。該車的預覽圖片顯示,它甚至沒有配置需要人類操作的方向盤。隨著科技與物聯網的發展,操作工具越來越多樣化,很多工作逐漸被機器取代,人類的身體器官也就此解放。比如,汽車是我們腿的延伸,手機是我們感官的延伸。我們以前認為大腦的功能應該不會被延伸,工具是沒有辦法代替我們思考的,這么想大體上沒錯。但是,最新的科學成果顯示,大腦也分左右腦,現在的人工智能就逐步在代替我們的左腦。
IBM的沃森人工智能,可以在不用體檢的情況下,通過問題確診癌癥患者,準確率高達87%;金融業不斷傳出令人震驚的消息,摩根大通將所有的小客戶投資業務交給電腦處理,瑞士銀行、德意志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宣布大面積裁員,因為計算機替代了低智能工種;中國餐廳里出現機器人服務員;德國的餐廳里“雇用”了會做飯的機器人廚師;電商企業京東的倉庫中采用機器人分揀,等等。人類開始擔憂這些重復勞動都被電腦做了,而且對于這些需要記憶的邏輯性工作,電腦比人類做得更高效、更準確,那么,人類的作用是什么呢?
是創新!在這個人工智能時代想要謀生,你必須學會創新!因為創新是機器人無法與你競爭的能力;因為創新,你提供的價值會超越其他人。
創造力,才是你決勝職場的關鍵力量。通過創新,你能不斷獲得機會,從機會中獲得挑戰,從挑戰中獲得成長,從成長中不斷卓越。
我們把目光投向歷史,創新書寫了歷史的節點,成就了偉大的人物和公司。從自然科學到工業,從音樂到繪畫,創新者都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引人矚目,成為歷史的佼佼者。
進入互聯網時代,幾乎所有的公司和組織,都越來越關注創新。創新帶來的企業效益與個人進步,在各個行業內不勝枚舉。因此,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應該想盡一切方法進行創新。
照亮了整個世界的電燈,是著名發明家愛迪生通過創新帶給人類社會的最偉大的貢獻之一。愛迪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利用大量生產原則和電氣工程研究實驗室進行專利發明,從而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的人。他發明的留聲機、電影攝影機對世界產生了極大影響。他一生共有2 000多項發明,擁有1 000多項專利。
世界最昂貴的20幅畫作中的4幅都出自印象派大師凡·高。這4幅畫是《加歇醫生的肖像》《向日葵》《鳶尾花》和《自畫像》,總拍賣成交價格達到了2.5億美元。藝術風格的創新,給印象派大師凡·高、塞尚及莫奈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印象派出現之前的數百年里,學院派主導著歐洲的繪畫風格,主張遵守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的高貴主題和精確畫法。19世紀60年代,越來越多的小家庭富裕起來,他們不太需要那些古板、空虛的裝飾畫,自然清新、貼近生活的題材更容易打動他們。印象派大師們根據時代需要,創新性地引用了日本浮世繪的鮮艷繪畫風格,主張在戶外自然光線中描繪身邊的真實生活,這使得他們的作品獲得了空前的成功。
將創新銘記于心、積極行動,你能創造無數的機會讓自己卓爾不群。
上一篇:4個溝通錯誤
下一篇:職業管理,你不管它,它不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