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你最后的避風港
家庭是我們最溫暖的地方,是我們最后的避風港,不管在什么情況下,你都應當將家庭放在第一位。因為你只有在家里才能夠感受到親情的溫暖和愛的力量。當你感到疲倦的時候,家是你最好的休息場所;當你大獲成功的時候,家人會第一個為你送上真誠的祝福和贊揚;當你失意的時候,家人也會給你以安慰;所以說,在人世間,其他的一切都要次要的,營造一個溫暖的家庭才是最主要的。家人對你的愛永遠是最純潔、最無私的愛,無論你是達官貴人還是落魄小民,在家庭中你永遠能夠得到最真摯的愛。
這是一個犯人和他母親之間的故事。一天,一位來自貧困山區的老母親去探望服刑的兒子。她沒有給兒子什么好的禮品,只是掏出用布包著的葵花子。葵花子已經炒熟,老母親一個個全都嗑好了。服刑的兒子接過這包葵花子,雙手開始不停地顫抖起來。母親也沒有說什么,只是撩起衣襟擦擦眼淚。她千里迢迢地來看望兒子,賣掉了家里養的豬和很多雞蛋,還要節省許多開支才湊足了這趟路費。來之前,白天忙碌一天后,晚上就在煤油燈下嗑瓜子。嗑好的瓜子仁堆在一起,看著它們一點點增多,母親沒有舍得吃一粒。十多斤瓜子嗑亮了許多夜晚。
服刑的兒子垂著頭,一語不發。作為一個身強力壯的兒子,正是侍奉母親的時候,然而他卻不能。在所有前來探監的人當中,母親是衣著最破、最土氣的一個。但是母親一口一口為他嗑的瓜子,卻包含著無數的寄望,有著千言萬語。兒子再也忍受不住,眼含熱淚,“撲通”一聲給母親跪下,抱著母親的腿失聲痛哭起來。
是啊,即便兒子是一個十惡不赦的罪犯,可是在母親眼里,他也只是自己的一個普普通通的兒子,她不會因為兒子犯了罪就嫌惡他,她仍然為兒子帶去了家庭的溫暖,家人的慰藉。試問,天下哪個母親不是如此呢?
重視家庭和親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國古訓中就有“修身齊家”之說,自古及今,很多有成就的人都把家庭放在第一位,他們知道,只有“齊家”才能夠“治國平天下”。凡是在事業上有突出成就的人,必定有一個和睦、幸福、美滿的家庭做后盾,如果失去了家庭這個后盾,任何雄心壯志都會因為失去強大的動力而夭折。幸福的家庭需要用心來營造,如果想要有一個其樂融融、充滿溫暖和歡笑的家庭,你就要多花些時間和精神,好好地在家庭建設上下一番工夫。只有當你把家庭當成事業去用心經營的時候,才能夠讓家庭永遠成為你最可靠的避風港。那么,對于一些年輕人來說,要怎樣經營家庭呢?我們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轉換自己的角色和思想
年輕人在成家之后,就要完成角色和思想上的轉換,不要再用孩子的思維去看待家庭。我們需要擺脫那些以自我為中心的行事方式,要多替父母和家人著想,多多考慮他們的感受,盡量滿足他們的要求。
2.要承擔養家的責任
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成家立業之后,就成了一家之主,就要接過父母的擔子,承擔起養家的責任,要為這個家庭去努力奮斗。
3.抽出時間陪伴家人
成家之后,就要改變自己以往的作息習慣,不要早出晚歸或者夜不歸宿,要多抽出點時間陪伴家人,不要讓家人感覺受了冷落。
4.尊重每一位家庭成員
很多人覺得既然都是一家人,也就熟不拘禮了,就沒必要在禮節性的東西上浪費時間了,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我們應當知道,感情再深,也不能成為我們肆無忌憚的理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尊嚴,即便在家庭中,我們也不能過于隨便,同樣要用尊重去維護家人之間的感情。
5.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有些人在工作上不順利的時候,往往喜歡將自己的憤怒帶回家中發泄。要么摔桌子、砸板凳,要么對別人橫挑鼻子、豎挑眼,這種毫無理智的行為會大大傷害家庭成員的感情。如果長此以往的話,就會造成夫妻之間關系惡化,父子之間異常冷漠,甚至有可能造成家庭的破裂。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讓家庭成員成為我們壞情緒的承擔者。
6.不要為了爭論對錯而吵鬧不休
家庭不是爭論對錯的地方,維持一個家庭靠的是感情而不是對錯。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員之間難免有價值觀不同的時候,這時候我們沒必要為了爭辯誰對誰錯而吵得不可開交,要做到理智地對待。如果涉及大是大非的問題,可以等雙方平靜下來之后再耐心向對方解釋,假如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小問題,完全可以一笑置之。
家庭是我們每個人的心靈港灣,它需要我們用愛去用心地經營。只有我們把家庭當成一種事業去用心經營的時候,最終會收獲幸福和美滿。
上一篇:寧缺毋濫,絕不因為寂寞而戀愛
下一篇:對待別人不要太苛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