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工作的激情來自內心的激動
激情從哪里來?如何保持這種激情?要做好工作需要激情,可有些員工激情不再,原因何在?如果把工作當做苦差事,或者只把目光停留在做自己具體的工作上,一個人的工作熱情無法保持永久的激情。但是如果把你現在手頭的工作當成自己事業的一個組成部分,你的工作激情就會立即被激發。
為了自我實現,員工應該為企業著想,替企業分憂,想老板想不到的,做老板做不到的。這是一種理想的境界。
老板和員工的風險是不同的。老板出錢,幾乎完全承擔了經營風險,而這種風險所帶來的報酬就是,老板具有決策權和支配權!老板和員工的責任是范圍不同:老板為企業的整體負責,而員工為具體的任務負責。
自我實現的方式,老板和員工是不同的:老板的動力是資本增值和社會認同,員工的動力是增加薪酬,實現自己的價值!
世界級的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人格形成起碼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他律階段”和“自律階段”。“他律階段”的基本內容是遵守規則,“自律階段”則是主動追求成功。
在任何一個企業中,自律和他律都是存在的。相對而言,一般員工更多是“服從”,主要表現為“他律”,而級別高的員工和老板則逐漸表現為“主動”,不斷尋求成功的自律。因此,這兩者的管理人格特征是有差異的。
能夠很好地自律的員工,追求的不是做很多的事,而是盡力做好自己的事。知道如何做好自己的事,比對很多事情都懂一點要強得多,這就是員工應該盡快樹立的觀念。
希望實現自我,自然帶來工作激情。內在激勵的外在表現就是工作激情。
一個人特別是年輕人,剛剛進入一個新的工作崗位時,由于新鮮感的作用,一般都是心潮澎湃、激情洋溢。這種狀態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對工作的新鮮感,二是征服困難的成就感。新到一個單位,經驗不足,老老實實地做學生,這是一種常態,因此盡量表現自己,即使苦點累點也很開心。
因為這種激情是建立在新鮮感基礎上的,所以持久性就很難保證了。經過一段時間,工作熟練了,波折度過了,新鮮感消失了,一切又歸于平淡,激情也消失了。“三年媳婦熬成婆”,新面孔變成了老面孔,新鮮感沒有了創新意識沒有了……
面對這種情況,不少員工“疲”了,常常表現出應付的狀態。這種員工,由“前途無量”變成“差強人意”,最后甚至變成為“垃圾”。這是一種工作疲勞癥,員工和企業對此必須高度注意。
預防工作疲勞癥的基本方法就是點燃員工的熱情。在工作中盡職盡責的員工是合格員工,敷衍了事的員工是不合格員工,而優秀的員工則是職責之外還有更大貢獻的員工。
員工希望出類拔萃,就必須有進取心,從成功走向卓越。而這樣的員工,工作的熱情是很高的,內心的激勵外化成了工作的熱情,具有很大的潛能和光明的發展前途!
工作的壓力也是失去激情的原因之一。在工作崗位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壓力。老板有老板的壓力,員工有員工的壓力。壓力的來源也很多,同事之間的競爭,市場的競爭,甚至生活中的瑣事也會給人們增添壓力。
在種種壓力之下,有些員工失去了對工作的激情。內心沒有了激情,職業生涯就會遭受毀滅性的打擊,這是應該立即警覺的,必須想辦法讓自己的激情重新燃燒!
下面是一個關于激情的評估,不妨自己評估一下:
你是不是每天都感到狀態還行?
你是不是高興的時候就能夠精神煥發?
你與同事或朋友是不是比較融洽?
你對現在的收入是不是比較滿意?
你是不是對老板比較敬佩?
你是不是比較認同現在的企業文化?
如果你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激活你的激情不是一件難事。如果你的哪一項答案是否定的,你就必須認真改進,直到答案全是肯定的。
上一篇:《工作后面的機會比工資重要》
下一篇:《干自己最擅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