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狀態旺盛比正常能力更重要
狀態與能力是一對孿生兄弟,可是狀態比能力更重要。從被使用的情況看:狀態好、能力強的人肯定被重用;狀態好、能力弱的人被適度使用;狀態差、能力強的人被限制使用;狀態差、能力差的人不被使用。
不容否認,員工之間不僅僅在于競爭能力,更在于競爭狀態。任何聰明的老板都知道員工狀態的重要性。一個員工,可能能力不是一流的,可是只要有了足夠的狀態,就能夠盡心盡力地完成自己的任務。
在每個企業中都可能存在形形色色的員工,有的兢兢業業,有的敷衍了事,而最終的結果自然是顯而易見的:工作的狀態決定工作的業績——兢兢業業者不斷進步,敷衍了事的每況愈下!在一個人的職業生涯中,有的進步,有的停滯,有的甚至退步,其原因其實就是一個:狀態不同。現在有的人動不動就說智商的高低,其實在一個部門里,智商的差別微不足道,而拉大距離的最大因素其實就是工作的狀態。
那種不思進取、得過且過的人,工作之內的事馬馬虎虎,工作之外的之事更不會主動去做,這是被淘汰的首選對象。
那種急功近利、牢騷滿腹的人,其實可能是很有潛質的人才。可是因為心態不好,總是怨天尤人,以負面的情緒對待工作,而這種消極的情緒不僅給自己增加不必要的麻煩,也影響工作氣氛,即使具備潛能也無法發揮。久而久之,這種員工可能要蛻變為害群之馬,有能力也沒有用。
只有那種目標遠大、積極進取的人,才是工作最需要的人。那些精神抖擻、積極樂觀的人,一般就是這種人。遇到困難,他們總是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即使自己處境艱難、面臨挫折,這種人也不會服輸,相反,會以百倍的努力去迎接挑戰。
這三種人的結局,不是因為智商的高低,而完全是工作狀態不同所決定的。特別是在一般的工作崗位上,工作狀態的作用就顯得尤其重要。這是因為,那些技術含量不高而又有系統支持的崗位,很多人都可以勝任,而能夠一個人自己增加競爭力的,就只有工作狀態了。由此可見,工作狀態成了一個人超過他人的重要因素。
一個員工的狀態不是一時一事就顯示出來的,必須有一個積累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蓄勢,當“勢”達到一定的程度,就能夠產生出很大的作用。這是一個近乎一本萬利的秘訣。明白這一點很重要,不求急功近利,但求長期的效果,這是一個優秀工作者必須具備的素質。積極的工作狀態是競爭力,不能小看,不可忽視!
上一篇:駕馭自己才能掌控人生
下一篇:《不僅盡心盡責,更要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