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爭第一是每個西點人的追求
只有第一個。
——西點軍校校訓
“永遠追求第一,不做第二”是西點軍校對每一個學員的要求,旨在激發(fā)每個學員的潛能,讓他們擁有強大的自信心和勇氣,去征服人生路上的每一座高峰。
世界上,有很多人明明可以做得更好,為社會創(chuàng)造更大的價值,但是因為他們抱著差不多的心態(tài),讓自己滿足于停留在半山腰,降低了人生的高度。就像明明可以拿到100分的成績,差不多的心態(tài)卻讓你在98分上滿足,這樣的人往往難以成為之最。
西點軍校的校訓“only has first(只有第一個)”其實就是在激勵學員,使學員保持一顆積極進取的心。一個原本平凡的學生,在激勵之下,最終成為一個優(yōu)等生,而一個優(yōu)等生在激勵之下就會趨向卓越,這就是西點軍校的智慧。
全美最杰出的大學籃球教練員約翰·伍登說過:“成功,就是知道自己已經傾注全力,達到自己所能達到的最極致的境界。”這也是西點人的精神——永遠用最嚴苛的標準要求自己。西點軍校的教官時常提醒學員:要努力成為第一,即使你成為第一,也永遠可以做得更好。
卡特在海軍服役的時候,申請參與核動力潛艇計劃。當時這個計劃的負責人是海軍上將海曼·里科弗,此人對年輕軍人的要求極高,卡特要想被錄取,就必須和海曼·里科弗將軍面談。
面談當天,卡特看見每個申請者從海曼·里科弗將軍屋里出來的時候,都滿臉疑懼,顯然是被嚇壞了。
輪到卡特拜見海曼·里科弗將軍時,海曼·里科弗將軍都沒有多說話,他只是讓卡特自由發(fā)揮,挑卡特自認為比較熟悉的話題談。直到談話將要結束的時候,海曼·里科弗提出了一個問題:“你在軍校里的成績怎么樣?”卡特非常驕傲地說:“我在820名學員中排名59。”他本以為自己的答案會得到海曼·里科弗將軍的贊賞,沒想到對方說:“看來你沒有全力以赴。”
卡特的第一想法是:“不,我盡了全力。”但這個答案并沒有說出口,因為他仔細想想,其實在對盟邦、敵人、武器以及戰(zhàn)略等領域的認識上,他都還有可以加強的空間,于是他說出的答案是:“是,我不是一直都如此全力以赴。”
海曼·里科弗將軍盯著卡特看了一會兒,反問道:“為什么不呢?”
海曼·里科弗將軍的這個問題,讓卡特啞口無言,雖然沒有被錄取,但這件事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腦海里,當他以后面對的每一件事情時,都會問自己,為什么不全力以赴,做到最好?
一個偉人之所以偉大,首先因為他們具備成為偉人的勇氣和決心。不管你身處哪個行業(yè),積極向上總是沒錯的,只要積極是建立在自己的努力上,而不是旁門左道上,它就能給你正向的力量。讓你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更高的高度。
可能有些人會說,何必要處處和旁人比,難道不累嗎?說出這句話的人,基本可以確定,他的人生不會成為任何一個行業(yè)的之最,因為他沒有追求盡善盡美、追求巔峰的精神,所以,他很容易被人超越,也甘于被人超越,因為當別人戰(zhàn)勝他時,他會給自己找借口——何必那么累。
另外,從某種角度來說,永爭第一并不是為了和別人比,而是和自己比,就像一朵花希望用最美的姿態(tài)來面對一季的開放,人也一樣,在短短幾十年的光陰里,我們對比的對象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我們要用一種什么樣的姿態(tài)來詮釋自己的一生?是做一個平凡人,安寧度過一生就可以?還是希望用自己全部的力量去撼動世界?
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著豪情萬丈的夢想,都不希望自己只是茫茫人海的一個過客,那么,勇敢地追求,抱以追求之最的心態(tài),這是你到達巔峰的前提。
20世紀30年代,英國的某個小鎮(zhèn)上生活著一個名叫瑪格麗特的小女孩。瑪格麗特的家教很嚴,父親常常給她灌輸這樣的觀點:“無論做什么事情都必須做到最好,就算是坐公共汽車,你也要永遠坐在第一排。”而對于一些類似于“我不行”“太難了”的消極話語,父親絕不允許她說出口。
可能這位父親的做法有些夸張,但并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之所以讓孩子連坐公共汽車都要永爭第一,其目的就是為了培養(yǎng)女兒的進取心,不讓她說消極的話語也是為了讓女兒在人生路上積極前進。這位父親的這種教育理念最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父親的教育下,瑪格麗特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始終牢記父親的教導,以永爭第一的心態(tài)和必勝的信念,不管面對任何事情,都拼盡全力,讓每一件事情都盡善盡美。
在瑪格麗特上大學的時候,按照學校規(guī)定學生要用五年的時間學完拉丁文課程,多數(shù)人也是這樣做的,而瑪格麗特卻不一樣,她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就完成了所有拉丁文的課程,而且她的成績居然始終名列前茅。
她不僅在學業(yè)上鶴立雞群,在體育、音樂、演講等方面,她同樣拔得頭籌,成為學校的驕傲。她就讀的大學校長這樣評價她:“她是我們建校以來最優(yōu)秀的學生,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她始終斗志昂揚、雄心勃勃,她力爭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到最好,異常優(yōu)秀。”
在“永爭第一”精神的促進下,40多年后的英國政壇上出現(xiàn)了一顆耀眼的明星,她就是連續(xù)4年當選保守黨領袖,并成為英國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壇長達11年,被譽為“鐵娘子”的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
撒切爾夫人的父親讓撒切爾坐公共汽車都要永爭第一的教育理念,實際上是讓她養(yǎng)成積極上進,永爭第一的習慣。我們都知道習慣是可怕的,當她形成這種習慣時,她的人生路上,時時都處于斗志昂揚的狀態(tài),這自然比很多走走停停的人要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毫無疑問,每個人都有巨大的潛能,我們現(xiàn)在開發(fā)的可能只是鳳毛麟角,只要你勇敢地挖掘,就會發(fā)現(xiàn)你的能量其實可以更大,你的人生路可以更寬、更廣。但是,如果你不思進取、自甘平庸,對自己的潛力停止挖掘和運用,那么潛能就會被埋葬起來,你的人生也很難有更多的發(fā)展。
我們喜歡一線的明星、一流的品牌、一流的技術……那為何不讓自己成為一流呢?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只有不停地追求進步,嚴格要求自己,才能不被社會淘汰。更何況在人生的這條跑道上,你前進得慢一點就會被無數(shù)人無情地超越,正如西點軍校對學員的提醒:在西點軍校,沒有常勝將軍,哪怕你現(xiàn)在是第一,也面臨著更多的挑戰(zhàn)。這樣的挑戰(zhàn)來自于他人,同樣也來自于自己,亦來自于整個社會,并且是隨時都有可能發(fā)生的。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只有在人生的每一步都達到最佳的狀態(tài),才能收獲最完美的人生。
人生規(guī)劃箴言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個人,無論從事什么行業(yè),只有擁有遠大的目標并相信自己能實現(xiàn)的人,才會不斷超越自己、超越別人,成為該行業(yè)的領頭羊,最終成就首屈一指的自己。
上一篇:別讓你的理智被情緒打敗
下一篇:千萬別讓恐懼左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