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時,不妨“裝”出一份好心情
我們都有這樣的思維,我們的情緒會導致某些行為,比如,生氣時我們會罵人,高興時我們會開懷大笑等;而實際上,與之相對的,我們的行為也會影響情緒,比如,悲傷時我們會哭泣,而哭泣這一行為同時,也會引發悲傷的情緒。對此,心理學家提出了一個“假喜真干”的概念,意思就是,你假裝自己喜歡做某件事或從事某件工作,漸漸地,你會真的喜歡起來。
曾經有報道說,日本人為了改變自己壓抑的性格,從而有利于與外向的西方人打交道,他們采取了一種訓練笑容的方法:他們在下班之前的半個小時里,會每人拿起一只筷子,橫著咬在嘴里,固定好臉部表情后,將筷子取出。此時人的臉部基本維持一個笑容的狀態,再發出聲音,就像是在笑了。
這種看似荒謬的做法卻是有科學依據的。其實,我們在生活中都有這樣的體會,當孩子哭泣時,我們會逗他們說:“笑一笑呀!”結果孩子勉強地笑了笑之后,跟著就真的開心起來了,這就很好地說明了行為的改變將導致情緒改變。
菲蒂娜小姐是一位辦公室文秘,她的工作就像人們所說的打雜的工作一樣,除了要給經理倒咖啡、買早飯,還要處理一堆瑣碎的文件,還得抄寫和打字,不僅忙碌,而且枯燥無味,毫無技術含量,她常被累得精疲力竭。后來她想:“這是我的工作,單位對我也不錯,我應該把這項工作搞得好一些。”于是,她決定假裝喜歡這份討厭的工作。一段時間以后,她居然發現自己真的喜歡上了這份工作,她發現,她的上司是個很和藹的人,每天和他一起相處很自在,為他效勞她也很樂意。在處理那些文件時,她更加認真,因此,她曾經發現文件中一個數據問題,為公司避免了達數百萬元的損失。因為這件事,她被提升了。現在,她經常超額完成任務,這種心態的改變所產生的力量,確實神妙無比。
從菲蒂娜的工作經歷中,我們發現,人的情緒是可以由行為引發的,由此延伸,人可以通過控制行為的方式來控制自己的情緒。
那么,我們該如何“偽裝”出好心情呢?我們來看看銷售之神原一平是怎么做到的:
他曾在日本保險界連續15年獲得全年的銷售冠軍,而他成功的殺手锏之一就是“微笑”——他掌握了38種微笑,曾經為了征服一個顧客,使用了30種微笑。
關于長相,可以說,原一平其貌不揚,他只有1.53米。和很多保險推銷員一樣,在剛開始從事這一行業時,他在半年來都沒有賣出去一份保險。那時候,為了生存,他只得睡在公園的長椅上。
原一平自己知道,單就長相,自己毫無優勢可言,但他知道,微笑是獲得他人信任的法寶。為了獲得這一法寶,原一平開始每天一早就在公園里向每一個所碰到的人微笑,不管對方是否在意或者回報他微笑,他都不在乎。終于有一天,一個常去公園的大老板對原一平的微笑發生了興趣,他不明白一個吃不飽的人怎么會總是這么快樂。于是,他提出請原一平吃一頓飯,而原一平卻請求這位大老板買他的一份保險,老板答應了。接著這位大老板又把原一平介紹給許多商場上的朋友。
通過這件事,原一平初次嘗到了微笑的魔力,后來,他進一步通過觀察發現世界上最美的笑是嬰兒的笑容,那種天真無邪的笑,散發出誘人的魅力,令人如浴春風,無法抗拒。因此,他開始練習微笑。
有一段時間,他練習太入迷,因為在路上練習大笑而被路人誤認為精神有問題。他甚至在睡覺時都會常常“笑”醒,并跑到鏡子前去練習。“噢,你看,這種表情正確嗎?”他問來到他身旁的妻子。“喂,你有沒有搞錯!深更半夜爬起來干什么?”“噓,沒什么。”他繼續練習。“喏,這個樣子好像就對了。”“哎喲,太難看了吧!”“別亂說。現在好些了嗎?”“哦,是好看些了。”“這就是痛快的笑啊!”
經過長期的練習,他掌握了38種笑:逗對方轉怒為喜的笑,安慰對方的笑,岔開對方話題的笑,消除對方壓力的笑,重修舊好時的笑,兩人意見一致時的笑,吃驚之余的笑,挑戰性的笑,大方的笑,含蓄的笑,假裝糊涂的笑,心照不宣的笑,遭人拒絕時的苦笑,壓抑辛酸的笑,無聊時的笑,郁郁寡歡時的笑,熱情的笑,自認倒霉的笑,使對方放心的笑……他的笑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他可以針對不同的客戶展現不同的笑容;用微笑表現出不同的情感反應,用自己的微笑讓對方露出笑容。
其實,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喬·吉拉德也曾說:“當你笑時,整個世界都在笑。”實際上,微笑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良好的人際關系和順心的工作狀態,更重要的是,我們在訓練微笑的過程中,獲得了一份好心情,有了好心情,自然萬事如意了。
在日常生活中,你若想獲得一個好心情,你可以這樣做:當你在生氣的時候,找一面鏡子,對著鏡子努力做出笑容來,持續幾分鐘之后,你的心情會真的變得好起來。這種方法叫作“假笑療法”。
實驗證明,這種方法很有效果。每天早上,如果你能對著鏡子笑一笑,那么,接下來的一整天,你都會有好心情。
總之,當我們煩惱時,不妨“裝”出一份好心情,多回憶曾經愉快的時光,用微笑來激勵自己。正如英國小說家艾略特所說:“行為可以改變人生,正如人生應該決定行為一樣。”
上一篇:激勵自我,每天給自己設定一個小目標
下一篇:現在你不埋頭努力,哪有出頭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