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反躬自省,才能不斷磨礪心志
自打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就在不斷探索和認識周遭的一切,并且,我們學會了很多,包括科學文化知識、審美、與人相處等,但這個過程都是被動的,我們很少真正地反省自己以獲得進步。
有人說“成功時認識自己,失敗時認識朋友”,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歸根結底,我們認識的都是自己。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應堅持辯證的觀點,不忽視長處和優點,也要認清短處與不足。同時,自我反省、認清自己還能幫助我們做回自我,只有這樣,才能獲得重生。
而事實情況是,日常生活中,我們既不可能每時每刻都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站在一定的高度以局外人的身份來觀察自己,于是,我們只能以外界信息和他人的眼光來認識自己,我們的思維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我們常常會迷失自己。
生活中的你們,也應該安靜下來問自己,你到底是在不斷提升自己,還是只顧面子,不肯跟自己“攤牌”呢?或許有正直不阿的指導者,曾經指出你身上存在的問題或閃光點,但可能你根本不愿意承認這點,因為你不愿意讓他人看透自己。
所以,一切注重靈魂生活的人對于盧梭的這句話都會有同感:“我獨處時從來不感到厭煩,閑聊才是我一輩子忍受不了的事情。”這種對于獨處的愛好與一個人的性格完全無關,愛好獨處的人同樣可能是一個性格活潑、喜歡朋友的人,只是無論他怎么樂于與別人交往,獨處始終是他生活中的必需。
總之,我們只有學會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才可能不斷挖掘出自身發展過程中不足的部分。面對激烈的競爭和瞬息萬變的環境,那些不愿意反省自己或者不愿意及時改正錯誤的人,必將面臨衰敗的結局。同時,在快節奏的信息社會中,一個人如果不能及時察覺自身的缺點,不能用最快的速度修正自己的發展方向,也必然會在學業和事業中落伍,被無情的競爭所淘汰。
上一篇:對自己不斷完善的標準,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下一篇:年輕是為夢想拼搏和奮斗的最好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