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繁雜,關注太多反而會亂了心神
人生在世,誰都希望自己每天走的是一條光明的康莊大道。但我們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想有所建樹,我們就不可能關注太多,否則,只會亂了心神。尼采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若是對自己周圍的事物都有興致,那最后你只能成為一事無成的空殼;一些人將目標投向各種事物只是為了填補內心的空虛。誠然,好奇心會激發我們身上的潛能,然而,人生苦短,我們沒有精力去經歷所有事,我們應該趁著年輕時腳踏實地,認清自己前進的方向,并沿著這一方向不斷鉆研,這樣一定能令自己更加賢明與充實。”很明顯,尼采的這段話是要告訴我們,要趁年輕,專注于一件事,腳踏實地去做。伊格諾蒂烏斯·勞拉有一句名言:“一次做好一件事情的人比同時涉獵多個領域的人要好得多。”在太多的領域內都付出努力,我們就難免會分散精力,阻礙進步,最終一無所成。
福韋爾·柏克斯頓認為,成功來自一般的工作方法和特別的勤奮用功,他堅信《圣經》的訓誡:“無論你做什么,你都要竭盡全力!”他把自己一生的成就歸功于對“在一定時期不遺余力地做一件事”這一信條的實踐。
然而,現實生活中,我們發現,有這樣一些人,他們似乎總是心浮氣躁。他們有太多的空想,他們要么同時對很多事都感興趣,要么當手頭事出現阻礙時就把目標轉移,但是,任何目標的實現,正像許多人所做的那樣,不僅需要耐心地等待,而且需要堅持不懈地奮斗和百折不撓地拼搏。切實可行的目標一旦確立,就必須迅速付諸實施,并且不可產生絲毫動搖。
我們需要明白一個道理,不要有太多的空想,而要專注于眼前的工作。在生活中的多數情況下,對枯燥乏味工作的忍受和含辛茹苦,應被視為最有益于人身心健康的原則、為人們所樂意接受。阿雷·謝富爾指出:“在生活中,唯有精神和肉體的勞動才能結出豐碩的果實。奮斗、奮斗,再奮斗,這就是生活,也唯有如此,才能實現自身的價值。我可以自豪地說,還沒有什么東西曾使我喪失信心和勇氣。一般說來,一個人如果具有強健的體魄和高尚的目標,那么他一定能實現自己的心愿。”
在每一種追求中,作為成功之保證的,與其說是卓越的才能,不如說是追求的目標。目標不僅令人們產生了實現它的能力,而且令人們產生了充滿活力、不屈不撓為之奮斗的意志。因此,我們需要記住的是:世事繁雜,我們不必關注太多,只要做好手頭事、著眼于當下,一步一個腳印,你就會有所收獲。
上一篇:不畏挫折,生命才會更深刻
下一篇:為人謙遜,做端莊高雅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