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為瑣事生氣,以一顆平和的心態迎接幸福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感嘆什么是幸福。其實,幸福很簡單,它就是父母端上桌的熱騰騰的飯菜、是戀人手中的玫瑰、是重獲新生的喜悅、是雨后的陽光、是一件漂亮的衣裳、是看電視劇情不自禁爆笑的瞬間……幸福往往就是那些我們容易忽視的感受,需要我們用心感知。然而,我們生活的周圍,人們似乎總是因為一些事情而看不到幸福的存在:他們有的整日愁眉苦臉,小小的事情就能使他們不安、緊張,幾乎每一件事情,都會在心中盤踞很久,造成壞心情,影響生活和工作;有的脾氣暴躁,一點小事就會觸及他們的神經,甚至與人怒目相向;有的總是不斷抱怨生活,抱怨工作太辛苦、薪水太低;有的心眼如針,一旦發現他人犯錯,便大加指責,咄咄逼人,引起別人的憎惡……這些人幸福嗎?當然不!那么,他們為什么不幸福呢,因為他們太情緒化了!可以說,生氣的情緒對于我們生活來說,猶如一顆定時炸彈,將嚴重影響我們的正常生活,使生活失去了原本平和的美麗。因此,如果你渴望抓住幸福,就應該首先修煉心性,只有做到對世間萬事萬物都能泰然處之,待人處事不溫不火,才能以一顆平和的心態迎接幸福。
事實上,心性好壞與否,對于他人而言所產生的影響力倒是次要的,最嚴重的是對個人心態的影響。因為個人心態直接影響的是個人的命運、成敗得失、是否幸福等。
心性健康的人,他們的眼里都是美好的事物,比如陽光、歡樂、溫暖、健康。當他們遇到危險的時候,他們會有回避的能力,因此,他們有意愿并且有能力把日子過得順心,就是遇到挫折,也能自我調整,能較自然地處在一種對事物的全面理解中。相反,那些心性不好的人,因為他們關注的視角不同,很明顯,他們的生活是不幸福的。
然而,現實生活中,卻有一些人特別容易情緒化,遇喜則喜,遇悲則悲,如遇不滿,甚至破口大罵,很多不文明的舉動相繼爆發出來,形象全無。事實上,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令我們生氣的事實在太多,我們根本不必要去憤怒,我們大可以把關注的視角放在事物的另外一個方面,對這一方面的聯想往往能使我們心平氣和下來,長此以往,你便能修煉良好的心性。而所謂的心性,其實就是一個人的善惡成分,好與壞,正確與錯誤,如何判斷自我與外界關系的一種綜合反映。
美國的一位心理專家說:“我們的惱怒有80%是自己造成的。”而他把防止激動的方法歸結為這樣的話:“請冷靜下來!要承認生活是不公平的。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任何事情都不會按計劃進行。”
聰明人深知,即使生氣了也挽回不了什么,徒增許多怨氣。于是,他們選擇了不生氣;愚蠢的人,他們總是看到事情的表面,凡事喜歡生氣,總認為生氣是自己的專利,殊不知,時間久了,生氣成為了自己的本性。做一個聰明人,還是愚蠢的人,關鍵是看你如何去選擇。
上一篇:做自己時間的管理者
下一篇:別讓痛苦占據你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