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須爭論,別人的說法不要太在意
我們不難發現,那些真正的成功者多半都是特立獨行的,他們從不奢求讓所有人喜歡他們,在他們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他們也聽到了一些他人的閑言碎語,但他們始終堅持做自己,堅持自己的信念,最終,他們成功了。因此,生活中的我們也要明白一個道理:讓所有人都喜歡我們是很不成熟的想法,不必委曲求全,做好自己,你才能獲得快樂。
把事情做好的方法有很多,但首要的一條就是“不要試圖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處理人際關系的準則也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條是“不要試圖讓所有人都喜歡你”。因為這不可能,也沒必要。
美國前任國務卿鮑威爾這樣總結自己的為人處世之道,與兩千年前的孔子有異曲同工之妙:“你不可能同時得到所有人的喜歡?!?/p>
有人問孔子:“聽說某人住在某地,他的鄰里鄉親全都很喜歡他,你覺得這個人怎么樣?”
孔子答道:“這樣固然很難得,但是在我看來,如果能讓所有有德操的人都喜歡他,讓所有道德低下的人都討厭他,那才是真正的君子呢。”
世界上確實有不少人,你越是努力和他結交,努力給他幫忙,他越是不把你放在眼里。反之,如果你做出成績了,又不狂妄自大,自然能贏得他人的敬重。
然而即使你做得再完美無缺,也沒有招惹任何人,仍然會有人看不慣你,仍然會有很多不利于你的傳言。對某些心胸比較狹隘的人來說,你不需要招惹他,你在某方面比他優秀,這就已經招惹他了。
要想打破他人的成見,我們最應該做的是做好自己,用實力給他們致命的一擊。當然,如果一些偏見總是存在,你也不必煩惱,因為任何一件事都存在正反兩方面的影響,就比如桌子上擺了半杯水,你不要只看到杯子有一半是空的,而應該看到它還有半杯水呢。別人批評你,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實在無須為此影響心境,如果有人對你提出不滿,發現了你的缺點,你應該虛心接受,然后改正;而如果是誤會一場,可以找個合適的機會對其解釋,實在無法解釋,不妨敬而遠之,不去理會。
人活于世,就難免會被人評論,其中當然也有一些是語言上的傷害,而其實,如果我們能迷糊一點,視而不見,那么,對方必當會因為我們的心胸寬廣而心生慚愧,進而感念我們的寬容和大度,被我們的胸懷所折服。
其實,人生,只要不存在原則上的對立,就沒必要引發戰爭,沒必要引起硝煙,沒必要對抗,更沒必要老死不相往來。人生需要更多的智慧,人生也必須有智慧、有能力解決問題。不以消滅對方或簡單暴力結束彼此的關系,可以給自己和沖突方最大的回旋余地,何樂而不為?例如,對待一個長舌婦,以牙還牙就失去了身份。一笑而過、沉默不語也未必不是一種很好的還擊方法,必將使之氣滯羞愧。
反過來一想,無論你怎么做人做事,總是有人欣賞你,讓所有人喜歡是件不可能的事,想讓所有人討厭也不那么容易。你絕對不能因此而生氣,更不能大動肝火,如果真這樣,那么,你只能越描越黑,讓他人產生很多無端的猜忌,另外,你也會因為這些空穴來風的話而大傷腦筋,其實,如果你能懂得放下的智慧,凡事不做過多的解釋,那么,這便是最好的證據和回擊的武器。
上一篇:方向不對,付出再多努力都白費
下一篇:智者會放飛思想的風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