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的魅力,就是兵不血刃
如果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用武力解決問題,那么世界和平時至今日也無法到來,人們依然會被戰爭的水深火熱折磨,痛苦地生存。幸好,除了依靠武力,更多的聰明人選擇用智慧解決問題。除了手,我們還有能言善辯的口。為此,各種各樣的談判頻繁舉行。在世界范圍內,峰會的召開也給各個國家的首領建立了新的溝通渠道,使得一切局勢在惡化之前就得到有效控制。因此,作為地球上的居民,我們才能盡情享受和平年代的幸福安樂。
語言的魅力在于哪里呢?有人說是犀利,有人說是尖銳,有人覺得刻薄最好,有人認為通情達理的話別人更愿意聽……對于語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也有獨特的表達方式。我們想說,語言的魅力就在于兵不血刃。即使是很白熱化的問題,如果恰到好處地運用語言的魔力,也能兵不血刃地解決問題。尤其是當難題隨著語言的交流迎刃而解時,那種暢快欣慰的感覺,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到的。
東晉時期,屯騎校尉郭默驍勇善戰,讓很多人聽到他的名字就聞風喪膽。然而,他因為在戰場上屢屢立下功勞,居功自傲,從來不把他人看在眼里,簡直就是天不怕地不怕。有一次,平南將軍因事得罪了他,他居然為了報自己的私仇,殺死了平南將軍。事情發生后,為了掩人耳目,他偽造詔書,誣陷平南將軍謀反,被他處死。如此一來,他濫殺無辜的行為反而變成了為國立功。雖然宰相王導最終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但是因為擔心他實力太強,朝廷也拿他沒有辦法,所以不但沒有治他的罪,還提拔他當了更大的官。知道此事的人無不憤憤不平,感慨唏噓。
當時在朝中為官的陶侃得知此時后,馬上上書給朝廷,請求皇上派兵討伐郭默。此外,陶侃還寫了一封信給宰相王導,要求他不要猶豫遲疑,立即制裁郭默。在信中,陶侃憤而寫下這樣的語句:“郭默為了一己私恨,殺死州官,你就任命他當州官。如果有一天他膽大包天殺死宰相,難道就讓他當宰相嗎?”這樣的兩句話,鏗鏘有力,讓王導無從辯駁,內心深受震撼。接到信后,他當即委派陶侃率軍,討伐郭默。郭默自知自己不是陶侃的對手,因此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團團亂轉。為了避開陶侃,他準備率領軍隊南下。出乎他意料的是,陶侃出兵神速,他還沒動身呢,就已經被陶侃率領的軍隊阻斷了去路。郭默無計可施,慌亂之中被叛變的屬下抓住,送給陶侃。
在這個事例中,原本宰相王導已經容忍郭默的作為,然而,陶侃的一封信,讓王導不得不堅定原則,派兵討伐郭默。這就是語言的魅力,陶侃的兩句犀利的語言,就改變了整件事情的局勢,也為枉死的大臣討回了公道。反之,如果陶侃擅自發兵討伐郭默,那么也許會被冠以叛亂的罪名。正是他的信,幫他得到了出兵的特赦令。這樣,他就可以光明正大地討伐郭默了。
每次出門前,林莉都會在衣柜里挑選衣服。當然,等到林莉好不容易趕在預定時間找到合適的衣服,穿著出門時,根本沒有時間整理亂糟糟的衣柜。當林莉回來的時候,會發現婆婆已經主動幫她把衣服收拾好了,還幫林莉把衣服都放進柜子里。但是,林莉不喜歡婆婆幫她收拾房間,更不喜歡婆婆幫她收拾衣柜。因為經她收拾的衣柜,不是衣服搭配不對,就是衣服放錯了地方。林莉又不好意思直接說婆婆,怎么辦呢?有一天,在婆婆再次幫林莉整理好衣柜后,林莉當著婆婆的面故意感慨道:“媽媽呀,每次你幫我把衣柜整理好,我就特別想再買衣服,因為看起來實在太整潔了。”從此之后,婆婆再也不幫林莉整理衣柜了,她可不想讓她兒子辛苦掙來的錢都被林莉敗光啊!
作為兒媳婦,林莉面對婆婆好心幫忙整理衣柜,即使心里不喜歡,也不能明確拒絕,否則就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了。為此,聰明的兒媳婦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夸獎婆婆把衣柜整理得太整潔干凈,說自己看著整理好的衣柜特別想買衣服。這樣一來,勤儉節約外加心疼兒子辛苦掙錢的婆婆,自然不敢再幫媳婦整理衣柜了!媳婦呢,不但沒有得罪婆婆,還夸獎了婆婆,豈不是一舉兩得嗎?
朋友們,當你們遇到為難的事情不好意思直接說的時候,是否也會向這個兒媳婦學習,換一種方式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呢?這樣一來,不但大家和和氣氣,而且使事情有了更好的結果,簡直就是皆大歡喜啊!
上一篇:設身處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下一篇:語速的變化難掩內心的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