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經不起考驗,友情經不起猜疑
猜疑對友誼而言是一種毒藥。正如法國作家莫洛亞所說:“多疑的人永遠不能成為好朋友。友誼需要整個信任:或全盤信任,或全盤不信任。如果要把信心不斷地分析、校準、彌縫、恢復,那么,信心只能增加人生的愛的苦惱,而絕不能獲得愛所產生的力量和幫助……”
有句俗語說得好:“猜疑把你、我都變成了蠢驢。”戀愛中的男女如果一再地疑心對方“是不是愛我”,甚至想辦法來測試對方,那么,你的愛情終會在沒完沒了的考驗中失去。愛情是經不起猜疑的,友情也是一樣。
然而,我們還是經常推斷別人的反應和行為。我們常以為事物是不變的,人是不變的。有時,我們根本觀察不到與過去情況已發生了微妙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可能促使人們采用與過去不同的行為方式。
大衛為了報答約拿單的恩典,恩待米非波設;現在他要報答拿轄的恩典,恩待哈嫩。他說“我要照哈嫩的父親拿轄厚待我的恩典厚待哈嫩。”
但不幸的是,哈嫩身邊的人卻將大衛的善意理解為惡意,“大衛差人來安慰你,你想他是尊敬你父親嗎?他派人過來不過是詳察窺探,要傾覆這城。”猜疑常常有個美好的面具,就是在為你的好處考慮,保護你的利益,使你更加的安全。這就是所謂的“防人之心不可無”!
哈嫩年紀尚幼,十分依賴大臣,易于聽信他們,很快就將這樣的惡意化作行動。他將這些美善的使者的胡須剃去一半,又割去他們的下半截衣服,使他們露出下半身,打發他們回去。盡管大衛的臣仆遭到這樣不公的待遇,但大衛還是比較成熟理智的,他沒有怒氣沖沖,立刻舉兵討伐,反而差人去迎接他們,并告訴他們說:“可以住在耶利哥,等到胡須再長起來。”但亞捫人卻變本加厲,發動了爭戰。
戰爭的結果是亞捫人失敗,賠了人馬,賠了金銀,輸了面子,失了友誼,也令其他國家的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波及。而大衛卻因正義出戰,越打越強盛。
猜疑將別人的好意理解為惡意,雖然別人投來的是善意和愛的信息,但接受者卻用惡意去處理,結果卻是以惡報善。這讓猜疑者活在懼怕之中,懼怕受到傷害、威脅、輕視,“懼怕的人在愛里未得完全,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掉”,我們的心靈若不活在光明之中,其陰影就是猜疑,表現為敏感、自我保護、甚至是攻擊。
在生活中我們也經常遇到這樣的例子:
菲爾的剪草機壞了,在這一周他恰好要用。他本想找他的鄰居吉米去借。但在路上,想起了一件不愉快的事:
“去年春天,我到吉米家里借修樹剪子,他說剪子要磨,現在不能用。可是,第二天我就看見他在用那把剪子修樹。一月份,我向他借清路機時,他也是這樣的。這種鄰居,干嗎要找他?”
于是,越想越氣的菲爾走到吉米的家,敲了敲門。吉米一開門,菲爾就嚷了起來:“吉米,留著你那破玩意兒吧。你就是找我把剪草機拿走,我也不拿。”
本來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如果菲爾開口求助,說不定以往的誤會也會化為云煙,但由于菲爾心里的猜疑,結果反而雪上加霜,讓兩家的關系越來越糟糕。
那么,究竟我們應該如何對待朋友呢?相信下面這個例子能夠給我們以啟迪:
公元前4世紀,有一個年輕人觸犯了國王,被判絞刑,在某個法定日子里將被無辜處死。年輕人是個孝子,在臨死前他希望能與遠在百里之外的母親見最后一面,以表達他對母親的歉意,因為他不能為母親養老送終了。他的這一要求被告訴了國王。
國王感其誠孝,決定讓這人回家與母親相見,但條件是讓這人必須找到一個人來替他坐牢,否則他的這一愿望只能是鏡中花水中月。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其實近乎不可能實現的條件。有誰肯冒著殺頭的危險替別人坐牢,這豈不是自尋死路?但茫茫人海,就有人不怕死,而且真的愿意替別人坐牢,他就是年輕人的朋友達蒙。
達蒙住進牢房以后,年輕人回家與母親訣別。人們都靜靜地看著事態的發展。日子如水,年輕人一去不回頭。眼看刑期在即,年輕人也沒有回來的跡象。人們一時間議論紛紛,都說達蒙上了年輕人的當。行刑日是個雨天,當達蒙被押赴刑場之時,圍觀的人都在笑他的愚蠢,那真叫愚不可及,幸災樂禍的人大有人在。但刑車上的達蒙不但面無懼色,反而有一副慷慨赴死的豪情。
追魂炮被點燃了,絞索也已經掛在達蒙的脖子上了。有膽小的人嚇得緊閉了雙眼,他們在內心深處為達蒙深深地惋惜,并痛恨那個出賣朋友的小人。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風雨中年輕人飛奔而來,他高喊著:“我回來了!我回來了!”
這個消息宛如長了翅膀,很快便傳到了國王的耳中。國王聞聽此言,親自趕到刑場,他要親眼看一看自己優秀的子民。最終,國王萬分喜悅地為年輕人松了綁,并親口赦免了他的罪行。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不但感人,而且震撼人的靈魂。千百年來,有關朋友的解釋有千種萬種,但真正的朋友其實只需兩個字,那就是:信任。
所以,不要去猜疑你的朋友,要知道,友情是經不起猜疑的,要對朋友保持最起碼的信任,這樣才能讓友誼長長久久。
上一篇:愛情玩的是心跳,婚姻扛的是責任
下一篇:愛抱怨的人永遠看不到別人身上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