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 年輕在心態。
有兩位40歲的女人結伴去買荔枝。因為快下市了,所以荔枝的外皮有些發暗,看上去不那么好看。正在猶豫之時,賣主說了一句話:“剝一個看看再買嘛。”
一句話提醒了她倆,其中一位擰下了一顆荔枝,剝皮后驚喜地說:“還好,皮有些老,但瓤子還嫩。”于是她們買下了。
在回去的路上,另一位問同伴:“你剛才說,皮有些老,但瓤子還嫩,你知道我想起了什么嗎?”
“想起什么了?”
“我在想,這句話多么像我們倆。別看我們40歲了,臉上不再像年輕時那樣光彩,但我們的心態好,是不是也可以叫‘皮有些老,但瓤子還嫩’?”
是呀,皮總是要老的,這是自然的事,個人很難從根本上改變。一個人所能左右的,應該是這樣一種心態:歲月可以在我們的面孔上堆積出褶皺,可以風干我們的肌膚,可以染白我們的頭發,但鐘愛的事業、澎湃的激情以及狂熱的愛情,都可以讓我們保持長久的質的年輕;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讓我們保持健康的身體和苗條的身材,讓40歲的人擁有20歲的心臟。
心態,是一個人年輕的發動機!
著名學者商承祚先生70歲的時候寫下了這樣一首小詩:
“九十可算老?八十不稀奇。七十難得計,六十小弟弟。四十五十滿地爬,二十三十在搖籃里。”他在字里行間告訴人們:年輕的是心態。
其實,不服老就是年輕心態的一種。很多人,上了一些年紀,就開始規定這不能做、那不能想,唯恐有什么閃失,就是不唯恐有什么得不到。《重慶晚報》曾報道過一位68歲的不守常規的老人。他是武漢人,有一天突發奇想,要將音樂與體育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一個人邊騎自行車邊拉小提琴或二胡。有這個想法的時候,他已經64歲了,在許多人眼里,這是一個連走路都需要分外小心的年齡,可他卻從此開始了這種沒有任何訓練資料可供參考的訓練。
他一練就是4年。報紙上登出了他一邊拉小提琴一邊騎自行車的照片,姿勢很優美,也很瀟灑,而且這個動作可以持續3分鐘,堪稱是一手絕活。在練習的過程中,他不顧別人的反對、勸阻和笑話,既像個快樂的老頑童,又像個專注的小學生,頑強地堅持著,一步步實現了自己設定的目標。
這是一份多么年輕的心態呀。有人這樣評論說:有了這份心態,年齡會往他手里塞拐杖嗎?衰老會往他家送藥罐嗎?寂寞和孤獨會纏著他不放手嗎?對于這位上了年紀的人來說,挑戰自我的豪情、生活充實的快樂、生機與活力帶來的愉悅不斷地洋溢在心中。這種心態,就如同一個農夫擁有一片肥沃的沒有被污染的土地,上面茁壯成長著健康、快樂和幸福,全靠心態來澆灌。
還有這樣一位老人,83歲時,換筆用電腦寫字;98歲時,倡導“基礎華文”運動;100歲、101歲、102歲,均有著作出版;102歲時,以千卷本語文論集獲得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獎特別獎,他就是104歲的“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
周有光常說:“要能夠適應不好的環境。你不要著急,不要失望,要保持積極的思想,不要消極。一個人活著幾十年,在地球上,價值不是多賺幾個錢。一定要為人類社會做一點事情,不論多大,大也好,小也好,總之,要看你的這種工作能不能推進社會發展,而不是空的。”
別的老人常說:“老了,活一天少一天。”而他卻說:“老不老我不管,我是活一天多一天。”他曾天真地把81歲視為1歲,從頭開始計算年齡。看看,80歲都忽略不計了,還能說這個心態不年輕嗎?
人們常說“人老心不老”這句話,并且很多情況下是帶有一些貶義的,多是指一個人上了年紀,心還有些花花。也許,人們的這種理解過于狹隘,最起碼是不夠全面。年輕不是一個時期,不是一個數字年齡,而是一種心態。鮮花失去了光彩,但是果實更加艷麗;茫茫雪原中,松柏永遠年輕;鼓樂隊里,號角永遠年輕。保持一顆年輕的心,才是一道美麗的風景,而且可以延緩身體的衰老。
對大多數人來說,將其從“公主”變為“女仆”的,既不是婚姻,也不是歲月,而是心態。每個人在每個年齡都有天使的時光,只是你沒發現。而阻礙我們發現這些時光的,正是我們的心態。
所以,從現在開始,去尋找自己想做的事情吧,你要相信,這世界上總有你可以做、并且能讓你樂此不疲的事。它們擺在形形色色的貨架上,就像一盒盒等待開啟的甜美的點心,沒有打上年齡的有效期,全在于你自己的主動出手。
松鼠對著大山說:“天賦不同,一切都安排得正好。若說我扛不起森林,我承認。可你也撬不開核桃呀!”
上一篇:只有在展翅的時候才能發出光芒
下一篇:心態決定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