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萊葉發明盲文
由于一次不幸的事故,幼年的布萊葉雙目失明了。到了學齡期,布萊葉只能到盲童學校去上學。對于盲人來說,只能用耳朵去聽,用手去摸來了解世界,也只能用“打手勢”來表達自己的一切,這是非常艱難和痛苦的事。童年的布萊葉,常常為此苦惱。
這一年,法國海軍巴比爾艦長帶領一些士兵來到盲童學校,給盲童們演講戰地夜間通訊的演習。巴比爾艦長說:“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要秘密地把信息傳出去,我們用的是密碼。我們在厚紙上戳出各種點子來表示密碼,接到厚紙的士兵不用眼睛看,只需用手摸就能了解信息的內容了。這就像用眼睛看電報文一樣。”巴比爾艦長讓士兵為盲童們做了表演。
盲童們只是把這當做一種游戲或者普通的課外活動,而布萊葉卻對這種用手摸電碼的辦法產生了無窮的興趣。他想:“無論是戳點子還是摸點子,都可以不用眼睛,我們如果能用這個辦法寫字、讀書不是太好了嗎?”
年僅十幾歲的布萊葉開始了對“點子”的研究,巴比爾艦長原來是用12個孔位來表示一個字母,布萊葉把它簡化為6個。用排列和組合的方式,創造出63種不同的符號,像漢語拼音一樣,用這些符號拼出不同的字。這樣,盲人用手摸,就知道上面“寫”的是什么意思了。
為了解決盲人的“寫字”問題,布萊葉又進一步研究,造了一種模板:上面6個孔一組、6個孔一組地排著許多小孔,“寫字”時,先把模板壓在紙上,用“針筆”刺進小孔,戳出一組組不同的點子。這樣,自己想說的話就能像打電報一樣地表達出來了。
由于布萊葉的創造,千千萬萬個學過“盲文”的盲人都能“識字寫話”,接受著人類文化的傳播,與正常人達到溝通。
上一篇:巧畫墨
下一篇:年輕的老師與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