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于現狀,會讓你停止前進的步伐
一匹再懶惰的馬,只要有馬蠅叮咬它,它也會精神抖擻,飛快地奔跑。這就是心理學中著名的馬蠅效應。馬蠅效應告訴我們,需要適時地鞭策自己,方能使自己不斷地前進,獲得成功。一個人只有被叮著咬著,他才不敢松懈,才會努力拼搏、不斷進步。
通常情況下,越是有能力的人越容易自負,因為他內心有著強烈的占有欲,如果任由這樣的情況發展下去,自己會被自滿吞噬,安于現狀、不思進取。另外,有的人在遭遇一點點挫折后就松懈了,喪失了生活的希望,自暴自棄。
其實,在這些時候,我們都需要利用馬蠅效應來鞭策自己,趕走身上的自負與驕傲、畏懼與自卑,激勵自己,勇往直前,迎接人生新的一天。
很多人都不滿意自己的現狀,卻從未有勇氣去改變。他們一邊抱怨著生活,一邊卻無所改變地生活著,最終被生活狠狠地拋在現實面前。所以,他們注定與平凡為伍。
我們可能在很多時候都聽過這樣一句話:最怕一生碌碌無為,卻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這句話看上去是一句激勵人心的雞湯,但事實上卻是許多人生活的真實寫照,嘴里叫囂著平凡可貴,然后安于現狀。
平凡是什么?許多人所能理解的平凡,大概就是守著自己的小生活圈子,自得其樂,不能說自己過得有多好,不過也絕對不差。確實,這就是現在大多數人的生活狀態,不過這好像只是平庸,不能成為平凡。
真正的平凡有別于平庸,所謂的平凡大概是“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我曾經擁有的一切,轉眼都飄散如煙;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那條平凡之路一點兒也不平凡,其中飽含著青春和理想,雖然話語里有失望、絕望,卻依然讓人對夢想充滿希望。這才是平凡的真正含義,當我們翻山越嶺之后,才會感受到平凡的可貴。真正的平凡,不是甘于平庸,而是看透塵世的一種淡然態度。平凡里,蘊含著曾經的夢想和青春,詮釋著曾經的迷茫和領悟,喚醒了許多人心中潛藏的初心。
平凡的意義在于我們曾經追求過青春的激情和夢想,而不是我們覺得自己最終會歸于平凡而安于現狀的平庸,這就是我們常常感到迷茫和無助的原因。出走半生,閱盡千帆之后,人往往才會感悟人生的真諦,才會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平凡。
林肯所提出的馬蠅效應被許多人運用到公司或企業的管理中來,然而,管理好自己才能有效地管理別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需要利用好馬蠅效應,適時鞭策自己,使自己努力向前。林肯以“欲求”叮著蔡思先生,其實,每個人對生活都有各種不同的欲求,有的人注重精神的東西,如榮譽、地位;有的人比較注重物質,如金錢。對于我們自己來說,最大的欲求就是夢想,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要以“夢想”這只馬蠅來叮著自己、激勵自己,讓自己這匹“馬兒”歡快地跑起來。
停滯不前沒有長進的會是兩種人:一是思想落后的人,這些人往往安于現狀不思進取,對于生活只想“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二是思想先進卻行動落后的人,他們的腳步跟不上心靈的步伐,失敗了也只會自我安慰。如果你不甘于平庸,就不要做前者,更不要做后者,既要有上進心又要有行動力,對于心中的理想不要只是說說而已。只有戰勝自己,才能做生活的強者。
人生的每一天,都要活得漂亮,走得鏗鏘。漫長的旅途中,自己不奮斗,終歸是擺設。不管我們是誰,寧可做拼搏的失敗者,也不要做安于現狀的平庸人。
假如你覺得安于現狀是自己想要的生活,那選擇安于現狀的生活會讓你感到幸福和滿足。假如你不甘于平庸,選擇一條上進、改變和奮斗的道路,那在追逐的過程中一樣會感到幸福和快樂。所謂的成功,其實也就是按照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活著。而最糟糕的狀態就是你想選擇一條上進的道路卻以一種安于現狀的方式生活,最后每天抱怨“我并沒有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有時候,我們會滿足于現狀,不思進取;有時候,我們會自暴自棄,甚至破罐子破摔。但是,生活還要繼續,我們停止前進的步伐是因為我們內心已經松懈、倦怠,所以,適時鞭策自己,不斷地鼓勵自己,前方就是成功之路。只要我們不斷地提醒自己、激勵自己,我們就會像那匹被馬蠅所叮的馬兒一樣,越跑越快,最終將心中的夢想變成現實。
啟示
“平凡可貴”并不是我們所能理解的那樣,如果我們還年輕,如果我們還懷揣著夢想,那就應該去努力,應該去拼搏。沒有經歷過奮斗的人生,我們有什么資格告訴自己平凡可貴?
上一篇:堅持下去,擁有不一樣的人生
下一篇:就算走了彎路,也不會一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