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yè)務員的偉大創(chuàng)造
今天,雖然電腦已經(jīng)普及,但是人們還是離不開自來水筆。商店柜臺里,各種款式的自來水筆琳瑯滿目,你隨便選購一支,書寫起來既流利,又清晰。
“自來水筆水自來。”今天,如果有誰對你說這句話,你也許會認為是在耍“貧嘴”吧。可是,你知道嗎?一百多年前,為了這樣一支筆的誕生,還著實耗費了一番心血呢。說起來,這里邊還有一段小故事呢。
沃特曼是一家保險公司的業(yè)務員。1894年的一天,沃特曼好不容易從對手那里搶到了一筆生意,他把鵝毛筆和墨水遞給委托人,讓委托人在合同上簽字。不巧鵝毛筆上滴下來的墨水把文件濺污了。沃特曼趕緊出去再找一份表格,但就在這時他的一個對手乘虛而入,搶去了這份買賣,剛要到口的肥肉就這么丟了。
十分顯然,這是一次由于書寫工具不靈而造成的失誤。在那個年代,人們都用鵝毛筆蘸著墨水書寫,墨水偶爾從筆尖上落下來弄臟紙,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不過,沃特曼是個有心人。事后,他這樣想:不一定每個人都會因為書寫工具不靈而丟掉業(yè)務,可是,生活中每個人卻都離不開一支筆。作家要用它寫文章,會計師要用它記賬,普通人要用它寫信、記日記,至于學生,更是每堂課都要用到它。如果能有一種筆,書寫時不用蘸墨水,甚至可以裝在衣袋里隨身攜帶,這對每個人來說,該是件多么愜意的事啊!
沃特曼決心設計一種能控制墨水流量的筆,也就是從那時開始的。他把這種筆稱作自來水筆。按照沃特曼的理解,這種筆應該帶有一個能貯存墨水的部件,當書寫時,墨水自動流向筆尖,既不快也不慢,這就成了自來水筆。
自來水筆是一個業(yè)務員的偉大發(fā)明
可是,沃特曼試了幾次,卻都失敗了。原因是他設計、制作的筆,要么墨水流得太快,要么根本不流,怎么也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沃特曼明白,問題的關鍵是要能控制墨水的流量。沃特曼沒有想到,這么一件小小的玩藝兒,真要制作起來竟也不那么容易。用什么辦法解決呢?這件事可把他折磨得不輕。
一天早晨,沃特曼起來洗臉時又想到了這個問題。他打好了水,把毛巾搭在臉盆上,心里想的仍然是自來水筆的事。過了一會,他看到毛巾上潮濕的部份逐漸擴展到了不浸在水里的地方,而且還在繼續(xù)上升。
沃特曼明白,這是毛細管現(xiàn)象,植物就是靠此原理,樹液克服了重力上升到枝葉中去的。這時沃特曼心里突然一亮,用毛細管原理來控制墨水的流量,就不愁制作不出理想的自來水筆。
沃特曼顧不得洗臉,興致勃勃地立即動手。在新的實驗中,沃特曼成功了。沃特曼在連接墨水囊和夾子的一根硬橡膠中鉆了一條頭發(fā)般粗細的通道,在墨水囊中放進少量空氣,使得內部的氣壓與外面平衡,這樣只有在夾子上加壓,墨水才能流出來。
最初沃特曼做出鋼筆比較笨拙,用的是眼藥水瓶。不久后他用柔軟的橡皮筆囊取而代之,只要把空氣擠出來,就可吸進墨水。
后來人們在鋼筆的制作設計和材料的選用上不斷改進,使得小小的鋼筆越來越精致、美觀、耐用,種類也大大增加,但原理仍然是一樣的。
自來水筆的發(fā)明給人類的書寫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而這一切都要歸功于一個保險業(yè)務員——沃特曼。
上一篇:不動筆墨不讀書
下一篇:偶然成功的人造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