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弗利山警探》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1984 彩色片 105分鐘
美國派拉蒙影片公司攝制
導演:馬丁·布雷斯特 編劇:小丹尼爾·皮特里 攝影:布魯斯·塞蒂斯 主要演員:埃迪·墨菲(飾阿克塞·弗利) 賈奇·萊因霍爾德(飾羅斯伍德) 約翰·艾什頓(飾塔特) 莉薩·艾爾巴切(飾珍妮特) 吉爾伯特·霍爾(飾托德) 史蒂文·貝科夫(飾梅特蘭)隆尼·考克斯(飾波戈米爾)詹姆斯·拉索(飾米基)
【劇情簡介】
美國密執安州底特律市是著名的汽車生產城市,黑人占全城居民五分之二。黑人警探阿克塞·弗利分管的黑人居住區,是全城治安最差的一個區,為了工作方便,他經常裝作小地痞在下層社會摸情況。這一天,他混到一個倒賣走私香煙的團伙中,眼看就要人贓俱獲,不料被過路的巡邏警察打亂了計劃。匪徒開著巨型貨車逃跑,一路上撞壞了無數汽車。雖然最后繳獲了走私香煙,阿克塞受到同事稱贊,卻被黑人上司托德臭罵了一頓,因為他受到市長批評,而且警察局的汽車也被撞壞了不少。阿克塞是個大膽機智的好警探,一向受到托德賞識,但是他為了追查罪犯往往不擇手段,破壞規章制度,又令托德十分頭疼。
當阿克塞駕著那輛剎車不靈的破車回到家里時,意外地看見童年時代的好友米基在等他。他倆都是窮孩子出身,小時一起干過一些偷雞摸狗的事。長大成人后,米基犯法進了教養院,阿克塞卻到了警察局。現在米基在洛杉磯貝弗利山一間美術館當警衛,是他倆青梅竹馬的女友珍妮特介紹去的,米基正熱戀著她。米基拿出一疊債券給阿克塞看,說每張一萬馬克。阿克塞開玩笑地問:“不是偷來的吧?”兩人去酒吧痛飲一番。回到家門突然遭到伏擊,阿克塞被擊昏,米基被殺,債券不翼而飛。阿克塞決心為朋友報仇,可是因為他和米基有私人關系,托德不許他插手此案。阿克塞于是要求休假,自行去貝弗利山。
好萊塢附近的貝弗利山是電影明星聚居的地方,與底特律完全不同。穿著T恤衫牛仔褲的阿克塞剛進豪華的棕櫚飯店就碰了一鼻子灰。柜臺后面小姐告訴他,這里的客房都要預訂,臨時來沒有房間。阿克塞大聲宣稱自己是《滾石樂報》的記者,來采訪他的朋友黑人歌星邁克爾·杰克遜,如果不讓他入住,他就要控告棕櫚飯店搞種族歧視。飯店主管不知此人來頭有多大,只得給他一間房間。
阿克塞首先去美術館找珍妮特告訴米基的死訊。他根據債券失蹤的事實判斷米基的死因與美術館有關,因此決定去美術館老板梅特蘭的辦公地點了解情況。
梅特蘭是全美國知名的藝術珍品商人,辦公室是在一幢華麗的大廈里。阿克塞混進梅特蘭的辦公室,但很快便被六名保鏢架走,從大門口的落地玻璃窗扔出門外。
盡管受害人是阿克塞,但是有六名保鏢作證,于是他便被控打破玻璃窗,擾亂治安而送進貝弗利山警察局。貝弗利山警察局的設備、人員和工作作風,處處都和底特律警察局迥異。副局長波戈米爾和底特律警察局通電話,確認了阿克塞的身份后,問他到貝弗利山來干什么,阿克塞一口咬定只是來度假。波戈米爾無奈, 只好把他放走,但派了兩名警探塔特和羅斯伍德盯梢,不讓他再闖禍。
塔特和羅斯伍德坐在汽車里守住飯店門口。阿克塞吩咐侍者給他們送去兩份午餐。乘他們不備,阿克塞把幾根香蕉塞進他們汽車尾部的排氣管里,使汽車發動不起來,從而甩掉了他們的跟蹤。
珍妮特帶領阿克塞進入米基生前工作過的美術館庫房。在一個箱子旁邊發現了一些咖啡末。這時,兩名警衛抬進一個木箱,從中取出許多債券——就是米基曾給阿克塞看的那種德國債券。然后兩名警衛又把這箱子運到海關。阿克塞佯稱自己是海關檢察員混進海關進行調查。他推測,米基正是利用警衛工作之便偷了債券才遭殺身之禍,而這些巨值面額的債券背后一定有著某種不可告人之事,很可能與走私有關。是走私債券?藝術珍品?毒品?目前還不得而知。
他回到飯店已是夜晚。塔特和羅斯伍德被阿克塞甩脫,挨了波戈米爾一頓訓斥,現在灰溜溜地守在車內。阿克塞大方地邀請他們同去用餐。塔特聲明職務在身不便奉陪。但阿克塞要去,他們也只好跟隨。于是三人一同進了脫衣舞夜總會。兩個穿夾克的男人進來,阿克塞憑職業嗅覺感到他們可疑,說服塔特與他配合行動。果然這是兩個持槍搶劫犯。阿克塞輕而易舉地制服了他們。回到貝弗利山警察局,阿克塞把這歸功于塔特和羅斯伍德。波戈米爾根本不相信手下的人有這般本事,塔特和羅斯伍德也不愿搶功。結果,他們因為在執行任務時進了夜總會而挨了波戈米爾責備并被替換下來。
現在,警探福斯特和麥凱布開始盯梢阿克塞。阿克塞又在一個十字路口換紅綠燈的時候輕易地擺脫了他們,跟蹤梅特蘭進了一家高級俱樂部。他故意忸怩作態,使餐廳領班誤認為他是梅特蘭叫來的男妓而放他進去。但是結果梅特蘭又報警把他帶到貝弗利山警察局。盡管他一再說梅特蘭是走私犯并可能是殺害米基的主謀,但因為沒有證據,局長哈伯特認為他是胡鬧,讓羅斯伍德立即把他送出城。
不過羅斯伍德經過一段相處已經對阿克塞產生了好感,因此,當阿克塞請求讓他最后去一次美術館庫房找尋證據時,羅斯伍德冒著被局長責罵的危險同意了他。阿克塞帶著珍妮特進了庫房,果然在一箱咖啡里發現許多毒品。可是這時梅特蘭帶人來到。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梅特蘭劫走珍妮特并吩咐手下收拾阿克塞。幸好羅斯伍德相救,兩人驅車趕到梅特蘭的住宅。
羅斯伍德向警察局報告了情況,塔特首先聞訊趕到。他看見阿克塞用萬能鑰匙捅開梅特蘭住宅的后門,急忙阻止,因為這違反“不得私闖民宅”的規定。阿克塞已顧不了這許多,翻墻進了內宅。羅斯伍德興奮地緊跟著他,塔特經過一番思想斗爭也終于拿起汽車里的步槍進了梅特蘭的住宅。只是塔特和羅斯伍德不善于翻墻,摔倒兒次才爬過墻去。
貝弗利山警察局出動了大批警車包圍了梅特蘭家。阿克塞等人與梅特蘭匪徒展開了一場血戰,結果販毒集團全部被殲,阿克塞受了輕傷。局長哈伯特來到現場,看見阿克塞,正待發作,波戈米爾向他報告:貝弗利山警察局在珍妮特的舉報和阿克塞的協助下一舉破獲了販毒集團。波戈米爾受到表揚。他令塔特和羅斯伍德付清阿克塞在棕櫚飯店的費用,然后把他送離貝弗利山。
【鑒賞】
80年代以來,好萊塢喜劇片大增。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同在1984年公映的《貝弗利山警探》和《捉鬼隊》,它們成了美國歷年來10部最賣座影片中僅有的兩部喜劇片。
喜劇片增加的原因與經濟有關。80年代,制片公司不再為過去的電影業巨子所擁有,它們成為各財團屬下大企業的一個部門。盈利上升為主要目的,藝術更加退居次要地位。事實上在制片成本不斷上升的80年代,也確沒有哪家制片公司可以經受得住連年的虧損。因此它們盡量避免風險,去拍攝票房上容易得到保證的影片——專門為某一特定范圍觀眾拍攝的影片。電影觀眾的主要組成部分是青少年。因此, 各式各樣迎合青少年觀眾口味的影片便應運而生,其中占重要地位的是喜劇:驚險喜劇、恐怖喜劇、性喜劇等等。
《貝弗利山警探》便是一部驚險加笑料的喜劇片。它自從1984年發行以來,先后在美國和世界各地已收回3,5億美元。影片通過美國東北部工業城市底特律一個黑人小警探到西海岸洛杉磯富裕的貝弗利山去辦案的過程,反映出美國多種文化的沖突,對官僚主義、種族偏見等等社會弊端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
這類反映文化差異的影片80年代以來已出現不少,如英國影片《本地英雄》描寫美國大亨與蘇格蘭漁民之間文化上的沖突:美國影片《目擊者》表現現代文明生活與浸禮派教徒阿米什人的田園式村社生活的交鋒; 中美合拍的《北京故事》反映現代美國文明與傳統中國文化之間的差異。《貝弗利山警探》也是屬于這一類。
影片一開始,底特律警察局就給觀眾留下一個深刻印象:那里的警車破舊,辦公室簡陋嘈雜,警探由于常年和地痞流氓打交道,習慣了滿嘴粗話,就是局長訓斥手下,也是一句一個臟字。而在風景優美的貝弗利山,警察局外表堂皇,警車嶄新锃亮, (阿克塞被囚其中不由得發出由衷的贊嘆:“這是我生中坐過的最漂亮的警車。”)辦公室整潔寧靜,警探們西服革履,彬彬有禮,和他們打交道的都是上流社會的人物。不用說,貝弗利山警察局的警探自然不把底特律來的黑人小警探放在眼里。
可是,談到工作效率, 貝弗利山警察局的人員可就大為遜色了。他們兩次盯梢都被輕易甩脫;職業嗅覺完全不靈;緊急行動的時候手腳笨拙, 由于官僚主義,還險些放過了罪惡的販毒集團,而底特律來的黑人警探卻處處顯示出他的才能。
阿克塞的價值是在三進三出貝弗利山警察局之后才被那里的同行認識的。第一次他是被銬著去的。這個吊兒郎當、滿嘴粗話的黑人,警察局上上下下都毫不懷疑他擾亂治安。直到副局長波戈米爾和底特律警察局通了電話之后,他仍對阿克塞這樣說:“你的上級說你是個出色的警探,對此我深表懷疑:他又說你令他很頭疼,對此我深信不疑。”第二次阿克塞進警察局是在夜總會格斗之后。他把捉拿兩名搶劫犯的功勞歸于塔特和羅斯伍德,但波戈米爾不信自己手下有這般本事。他撤換了他們兩人,不過對阿克塞的態度已經溫和得多了。第三次阿克塞進警察局是由于大鬧俱樂部。這時他已經取得了貝弗利山警探的好感,波戈米爾也有意相助,只是局長哈伯特仍對這個黑人充滿偏見,不分青紅皂白下令把他押送出境。然而,經過一段相處, 貝弗利山警探已受到阿克塞的影響:規規矩矩的羅斯伍德敢于抗命送阿克塞去美術館庫房,熟知法律條文的塔特也違反了“不得私闖民宅”的規定,翻墻進院,幫助阿克塞破獲梅特蘭犯罪集團。連波戈米爾也幫阿克塞打掩護,免得他因“擅自行動”受到底特律警察局的處分
這部名為《貝弗利山警探》,實則贊揚底特律警探的影片,諷刺挖苦的矛頭所向,是貝弗利山這個充滿弊端的富人社會——本該主持正義的警察局不知不覺成了壞人的保護傘;高雅的藝術品背后是罪惡的販毒勾當:處處是勢利眼的小人:“上流”的俱樂部卻只向下等的男妓開綠燈。兩種文化的沖突,不由得使人想起一句話:卑賤者聰明,高貴者愚蠢。
80年代以來大眾文化發展,黑人逐步在大眾文化中占重要位置。電視、電影、音樂界都有他們的代表人物。本片中提到的黑人歌星邁克爾·杰克遜,唱片集的發行量已達7000萬套,本片主角埃迪·墨菲是當今好萊塢票房號召力最強的男演員之一。《貝弗利山警探》之所以在票房上引起如此轟動,就因為它是一部“埃迪·墨菲影片”。片中所有其他角色、劇情、場景等等一切,都只為烘托出阿克塞。他一時裝地痞,一時佯稱記者,一時偽裝海關官員, 一時扮男妓……影片為這位黑人青年演員發揮他的表演才能提供了一切機會。阿克塞是個“壞孩子型的好警探”。他離經叛道,不守規矩,卻在維護著社會治安:他喜笑怒罵.諷刺挖苦,實質上是在嚴肅地工作。埃迪·墨菲1983年開始拍影片《48小時》和《顛倒乾坤》,《貝弗利山警探》是第三部。他有著當今喜劇演員特有的俏皮、機敏、靈活,會說粗話,他的戲年輕人愛看。只要是他主演的影片,一定賣座,因為它總是能夠使人開懷大笑,達到娛樂的目的。
上一篇:《誰陷害了兔子羅杰》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下一篇:《資產階級審慎的魅力》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