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小伙子》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1964 黑白片 90分鐘
蘇聯高爾基少年兒童電影制片廠攝制
編導: 瓦西里·舒克申 攝影: 瓦列里·根茲布爾克 主要演員:列昂尼德·庫拉夫廖夫(飾巴什卡·科洛科里尼科夫) 妮娜·薩卓諾娃(飾阿尼霞嬸嬸) 別拉·阿赫瑪杜麗娜(飾女記者) 鮑利斯·巴拉金 (飾康德拉特)
本片獲1964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青年影片組圣馬克金獅獎,全蘇電影節評委會獎
【劇情簡介】
西伯利亞農村日常生活的景象,緊張繁忙的勞動場面。黑白畫面上,卡車、運油車在柏油路上奔跑。公路兩邊稀稀拉拉的小樹,在秋風中搖曳擺動。順公路遠望,廣闊的天地里,遠處是山,山腳下是草地,還有日夜奔流不息的卡杜寧河。鏡頭推近,是村里的一個小茶房,辛勤勞動過后疲勞不堪而饑腸轆轆的司機們在這里出出進進。此時,兩位司機——戴著鴨舌帽的年輕小伙子巴什卡和長著一雙和善眼睛的年長者康德拉特從茶房出來,他們走向自己的汽車,急于去趕路。
丘伊斯基公路,彎彎曲曲,伸向遠方,是這個地區的主要交通要道。時值秋日,公路兩旁還沒落完葉子的小樹正在享受著秋陽的暖意。巴什卡和康德拉特開車在這條路上行進。車開到一個地方,他們下車走向一處墓地。鏡頭推進,我們看到,墓碑上寫著:“伊萬·別列佳金,1962年5月4日犧牲于此。”巴什卡問:“他死時多大?”“三十六七吧。他是在車急拐彎時掉下懸崖摔死的。”康德拉特說道。
巴什卡和老搭檔開車前往里斯特維克村出差。途中他們遇到曾在丘伊斯基公路上相識的農莊主席普羅霍羅夫。如今他的車拋錨擱淺。巴什卡自告奮勇帶他回家。當農莊主席坐在駕駛室里問他是否真的去集體農莊時,巴什卡答道:“當然啦,應該幫助男子漢嘛。”普羅霍羅夫看到巴什卡技術嫻熟、輕松自如地駕駛卡車,心想,他正急需司機轉運一批木材,便半途租用巴什卡去他村干活,并答應給其單位開具證明信。巴什卡欣然同意,和普羅霍羅夫一起來到巴克蘭村。
巴什卡住在農莊主席的家里,這是一個和睦溫暖的家。農莊主席已經結婚,妻子溫柔能干,既能體貼人,又會料理家務。巴什卡干活歸來,和女主人閑聊起來:“要是我工作歸來,疲憊不堪,又臟又累,妻子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迎接我。比如我說:‘你好,瑪露霞’,她也得高高興興地說:‘你好,巴維爾,你辛苦了’。”女主人道:“她也忙了一天,哪有那么多興致呢?”對此,巴什卡卻說了一句:“要是她悶悶不樂,我就去找別的女人。”
恰好,在農村俱樂部里巴什卡很快發現了當地的漂亮姑娘娜斯佳。巴什卡想引起姑娘注意,精心打扮之后來到俱樂部,當著眾人的面,聲稱自己是莫斯科人。他邀請娜斯佳跳舞,對她說:“我喜歡你,我早就在尋找這樣理想的人了。”隨后他同娜斯佳的未婚夫(一位工程師)一起照相,接著又送娜斯佳回家。
第二天晚上,巴什卡下班后,衣帽整齊地來到村圖書館,娜斯佳是這里的圖書出借員。閱覽室里,娜斯佳的未婚夫正在翻閱雜志。巴什卡走到娜斯佳跟前。娜斯佳問:“看什么書?”“卡爾·馬克思的《資本論》。可我一章都沒看完,”巴什卡答道。坐在桌后的工程師雖然手翻雜志,眼睛卻不時地瞟著這個“莫斯科人。”巴什卡不好意思,也拿起一本雜志隨便翻著,并自我解嘲地說:“我喜歡逗樂的雜志。”隨后公開承認,自己根本沒見過莫斯科,那樣說只是想引起大家的注意,工程師一下子放心了,但在同巴什卡玩牌時,卻和娜斯佳鬧了點小別扭。
村里來了時裝表演隊,巴什卡、娜斯佳和工程師一起去觀看。俱樂部的舞臺上隨著一個個模特的上臺,主持人在講解各種衣服的用途。臺下觀眾聚精會神。坐在娜斯佳身旁的巴什卡悄悄拉起姑娘的手,姑娘驚異地抽開,立即和工程師調換了位置。巴什卡被隔開了,怏怏不樂地坐在那里,心不在焉。
晚上,巴什卡開車來到娜斯佳的宿舍。姑娘以為是工程師,便打開窗戶。巴什卡鉆進屋,黑暗中悄悄抱住娜斯佳……,突然娜斯佳從他懷中掙脫,跳到一邊,打開電燈。見是巴什卡,姑娘不覺害怕,只是感到委屈、痛苦:巴什卡居然這么膽大妄為。巴什卡見事情沒有成功,理想的美人不喜歡他,隨即做出樣子: 他是專程來接娜斯佳去見工程師的,兩個戀人應該講和……
早上起來,巴什卡又上路了。途中一位胖乎乎的圓臉女人順便搭上他的車。兩人閑聊起來,巴什卡抱怨領導不會安排,生活單調無味,女人則認為:生活必須自己安排,才能舒心滿意。并向巴什卡講起,她剛去過一個人家,那家屋里沙發、落地燈……應有盡有。巴什卡說道,墻上再掛兩三幅畫,桌上擺上一個漂亮的花瓶就更好了,說著說著巴什卡的腦子里現出一個布置舒適漂亮的房間。
女人的丈夫前來接她,低聲責問,她為什么坐司機的車,妻子說,司機是個好小伙子。丈夫認為妻子不了解司機,不該坐他們的車。不料這些話被巴什卡聽到,把他氣壞了。他從車上跳下來: “兩盧布,付車錢。”男人不知所措,女人說,剛才還是一個好心眼的司機,怎么說變就變。男人無奈,拿出兩盧布,巴什卡把錢揉作一團,跳上了車。
巴什卡和康德拉特行車途中,在河畔休息時,康德拉特向巴什卡訴苦,他已煩透了一個人生活,想找個伴,好有個照顧。巴什卡突然想到,阿妮霞嬸嬸曾也托他找一個可心的人。他決定做件好事,使這兩個都需要有人照顧的人結合在一起。巴什卡領著康德拉特叔叔來訪阿妮霞嬸嬸。農家小院里,女主人正在窗前縫補衣服。客人來了,她立刻擺上桌子,三人為相識干杯。席間,巴什卡突然問女主人道:“您要嫁人吧?”這突如其來的問話搞得倆人窘迫不堪,因為這本來就是大家都明白的事。女主人趕緊否認,巴什卡卻一追到底:“您可是給我說過,真不明白您的意思,那我們干嗎來了?”還是女主人急中生智,嘴里說著 “豬進菜地了”,就急忙跑了出去。最后這件好事還是成功了。
油庫重地,防范嚴密。場地上整整齊齊地排列著巨大的儲油罐。巴什卡來此拉燃料。他笑呵呵地走進辦公室辦理手續。突然,窗外火光映起,人們急忙奔出屋察看。原來一輛車上的油桶著火了。大家四散逃開,巴什卡也隨人流涌去,跑著跑著他突然站住,扭頭朝著火的汽車跑去,只見他跳上駕駛踏板,發動了汽車。奔跑的人群見此情景,大聲呼喊讓他下來。可巴什卡聽而不聞。他站在踏板上,上半個身子探進駕駛室,緊抓方向盤,將車向河邊駛去,身后濃煙滾滾,火焰團團,只見他全神貫注,鎮靜自若,兩眼緊盯前方,待車開至河邊時,我們看到他做好了跳車的準備。汽車沖入河中爆炸,巴什卡被送進了醫院。
青年報社記者來醫院采訪,她要寫有關巴什卡英雄事跡的報導。女記者的漂亮和入時打扮使巴什卡思緒飄飛。當記者向他提問題時,他卻問人家來自哪里,結婚沒有。為多見姑娘一面,他請求姑娘第二天再來采訪。記者問他是什么力量促使他奔向著火的汽車?他隨口答道:傻勁。記者無奈,只好按照自己意圖提示巴什卡:你是想到,如果油桶爆炸,火就會漫延到儲油罐……巴什卡點頭表示同意,他之所以這樣回答,為的是幫記者的忙,使她完成任務。
夜里,巴什卡躺在病床上,待其他人睡著了,巴什卡問鄰床病友——一位年紀較大的教師:“世上有沒有幸福的人?”教師回答道:“你就是個幸福的人。只是應該學習。你是個好小伙子,很會逗趣,但知道的東西太少了。”“我沒有時間學習,我在工作。”“工作的人更要學習。”再醒來時,巴什卡看到鄰床不聲不響,以為他已離開人世,就叫了一聲“老兄”。教師慢慢抬起身,巴什卡毫不掩飾地說:“我以為你沒有了”。
窗外開始下雪,冬天已經來臨。巴什卡躺在病床上,心想:我們還要繼續生活。
又是一個晴朗明凈的日子。“偉大而可愛的生活……”
【鑒賞】
本片是蘇聯著名作家、導演兼演員瓦西里·馬卡洛維奇·舒克申的第一部故事片。
舒克申以他對生活的深切體驗和獨特理解,以他個人所具有的語言才華,并利用電影的豐富造型手段創作出了別具一格的文藝作品,贏得廣大讀者和觀眾的喜愛,被評論界譽為“舒克申藝術”。他本人也因此成為蘇聯文壇和藝術界的著名作家和電影藝術家。不幸的是,這位才華橫溢的藝術家,因工作過度勞累,在拍攝現場心臟病突發而過早離開人世。不久,他因其卓越成就被追授列寧獎金。
然而,舒克申對蘇聯電影所作的貢獻在他的有生之年并沒有被全部接受。他按自己意志拍片、而不遵循當時在電影界宣布的主要方針前進使他的創新形式未受注意。他影片中自由的情節結構被看作是幾乎缺乏專業知識,而樸素的非矯揉造作的敘述手段使一些迷戀于象征闡釋的觀眾和評論家感到迷惘,甚至個別人認為舒克申影片樸實無華的外觀及情節的平淡真實是一種守舊。直至這位藝術家離開人世之后,他對電影的貢獻才被真正認識,而且放射出鮮亮的光彩。大家一致認為,舒克申的創作透著心理探索的激情,他以罕有的真摯和堅韌精神繼承俄羅斯文學的傳統,深入人的心靈深處,研究人們在追求道德理想和生存意義時的心理慌亂、痛苦和迷惘。他的作品主要描寫俄羅斯的農村,描寫現代人。他為銀幕提供了無法估計的財富,那就是人物性格。
舒克申作為作家、導演、演員三位一體的藝術家,在蘇聯文學藝術的殿堂上堪稱出色而罕見。他將語言文學才能、電影造型手段及表演才華有機地溶于一身,又能以其任何一種才能獨立存在。他作為作家,以新的題材,新的故事情節豐富了電影藝術,作為電影藝術家,他以豐富的造型語言使俄羅斯成為會說話的俄羅斯,成為用各種繪畫手段及語言形式構成的俄羅斯。研究舒克申生前的文學和電影作品,概括起來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就題材而論,舒克申專門描寫他熟悉的農村題材。但與同時期描寫農村題材的作品卻有所不同。舒克申的小說及電影劇本很少涉及農村的組織情況。他在研究農村特有的發展過程中,不是對生產矛盾,或者說是經濟問題感興趣,他主要研究人物的心理沖突。通過勞動揭示道德問題,展示俄羅斯的文化傳統。
舒克申作品的主人公多為農村出身的青年人,而且多是脫離了田間勞動,但又沒有離開農村的半工半農者,如司機、鉗工、拖拉機手、放映員等。他的這些人物形象來自民眾,具有土生土長的特征。他們大都心地善良、樸實純厚、慷慨大方,但在某些方面又引人發笑。如《有這樣一個小伙子》的主人公熱情大方,樂于助人,但在尋找女友的問題上卻總引人發笑。《你的兒子及兄弟》中的斯杰潘,對家鄉的思念之情感人至深,但為看一眼家鄉的山河在刑滿釋放前兩個月偷跑回家,從而又得繼續服刑兩年,這不能不使人覺得犯傻。所以說,舒克申的人物既富理想,又具幽默感,既美好又奇怪,既討人喜歡又令人發笑。蘇聯評論界常把舒克申的主人公稱為“怪人”,舒克申的一部影片就取名《怪人》。
舒克申的作品以突出表現人物性格為其主要特征。社會的發展,事件的進程在他的作品中都是通過人物性格展示出來的。他能夠在最平凡不過的日常生活中發現并記錄下瞬間閃光的東西或是不光彩的現象。而這一切為他塑造生動鮮活的人物性格提供了難得的豐富素材。正是他對生活的熱愛和信任,西伯利亞農村的勞動者在他的筆下或影片中栩栩如生,令人難忘。他們既具有勞動者吃苦耐勞、任勞任怨、堅韌不拔的優秀品質,又不能徹底擺脫幾千年遺留下來的守舊思想。因此,典型的俄羅斯人的性格即熱情豪爽、吃苦耐勞、心地善良、任勞任怨,然而又不無令人發笑之處在他的主人公身上顯得格外突出。舒克申自己扮演的幾個角色更把這種性格體現得活靈活現。
舒克申的影片全都是根據自己的文學作品改編的。這些影片都是按照作者的思路把一個個故事自由銜接,這種結構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觀賞效果,但又不失為一種新的探索形式。他自己作為作家,給銀幕注入活生生的、與人物命運息息相關、跳動著時代脈搏的生活層面,也在銀幕上再現了他在其中成長的那個色彩斑斕的世界。而這一切,他是用自己的全部身心,真誠和熾熱的情感來表現的。
影片《有這樣一個小伙子》突出了作者早期作品的特點,塑造了一個真實可信,可愛又可笑的西伯利亞農村小伙子形象。
本片是作者根據自己的兩個短篇小說《二級司機》和《戈利尼卡·馬柳金》改編而成。創作過程中,作者把兩篇故事的主人公結合在一起,構成了影片的主人公。對人物性格的刻畫是通過主人公駕車在丘伊斯基公路上奔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來體現的,巴什長卡行車途中的所遇所為構成了影片的全部故事情節。
在視覺造型上,作者突出了丘伊斯基公路這一造型主題。無論在推動事件的發展,揭示人物的性格,還是在形象比喻方面,這條公路都起著積極的作用。影片中,丘伊斯基公路不僅是故事發展的空間,也是主人公生活、工作的環境。巴什卡在行車途中一次次與人相遇、熱心助人,以至在油庫重地挺身而出、英勇救火,這說明了他品質的高尚,而能在丘伊斯基公路這條險象環生的道路上不斷駕車行駛,又表明了他駕車技術的嫻熟和敢于吃苦的精神。艱險的環境,不僅是對巴什卡駕車技術的證明,也是對他吃苦精神的考驗和頑強性格的鍛煉。影片中所表現的路,既是巴什卡生活道路的現實存在,又是一種比喻,通過路途中所聞的新鮮軼事和所見的日常生活現象,世界在巴什卡的眼前擴大,同時,急劇向后延伸的道路又說明了生活在向前發展。
影片的主要成就在于對主人公形象的刻畫。巴什卡的性格特征再現了俄羅斯農村小伙子的真實面貌。他具有正義感,富有同情心,不怕吃苦、樂于助人,勇于自我犧牲,但是他的行為動作中又不乏令人發笑之處。正是這一點使巴什卡在銀幕上顯得格外鮮活,贏得觀眾喜愛。
作者在刻畫巴什卡的性格特征時以善良、樂觀和喜劇色彩為主要格調。但善良中有時卻透著一點傻勁,樂觀中卻含有一絲心計,勇敢中卻摻雜著簡單。正是這些傻勁、心計和簡單構成笑料,而又使人覺得真切可信。
比如,農村長大的巴什卡處處要表現自己的男子漢氣概。他在公路上遇到拋錨擱淺的農莊主席時,能自告奮勇,自覺帶農莊主席回家。而在同農莊主席的妻子談到找什么樣的姑娘做妻子時,一句“不問我好,我就去找別的女人”透出他對男子漢的片面理解。還有,他熱心助人,樂于用自己的卡車捎人進城而不收路費。但當碰到一位女乘客的丈夫說他的怪話時,他則一改剛才的態度,冷冰冰地要對方付車費,盡管他對錢并不看重,接過那鈔票后就把它揉作一團。這里顯示出他的自尊感。
巴什卡的心地善良充分體現在為兩位年長者作媒一場戲中。但其中也充滿了喜劇色彩。巴什卡想使兩位長者安度晚年,熱心為他們做媒牽線,又因直率和不會拐彎將兩位老人置于尷尬境地。可以說,巴什卡的善良愿望中透著思維的簡單,但整場戲卻具有極佳的喜劇效果。
巴什卡性格中的喜劇色彩還表現在其它幾場戲中。農村俱樂部里,巴什卡穿戴整齊,打扮入時,冒充莫斯科人以獲得姑娘的垂青。但他畢竟不會撒謊,第二次見面時,不打自招地承認自己連莫斯科見都沒見過。還有當他夜闖娜斯佳的宿舍追她未成時,馬上做出姿態,說他是駕車專程來接姑娘去同未婚夫講和的。在醫院里,當報社女記者采訪他時,他無心回答記者的提問卻反問人家結婚沒有,巴不得人家第二天再來。巴什卡的想入非非不禁令人為之捧腹。
舒克申以其獨有的才華塑造了一個生動活潑、真實動人的農村小伙子形象。他所遵循的劇作原則是真實地描寫具體的人物命運,講述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具體的小伙子。
在塑造巴什卡的形象時,他還吸收了俄羅斯民間創作中的人物的某些色彩。如巴什卡性格中令人發笑的喜劇成分就是繼承了俄羅斯民間童話中的人物“逗樂者”的一些特征,在善良、勇敢、樂于助人的性格中摻加一些逗人笑的成分。
巴什卡形象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功于演員列昂尼德·庫拉夫廖夫的出色表演。庫拉夫廖夫在此之前和之后都在舒克申的影片中扮演過主要角色。在扮演巴什卡一角中,他善意的微笑,像孩童般樸實純厚卻又有些調皮的面部表情以及他那不太大,但卻水靈靈的一雙眼睛令人感到親切可愛。他的誠摯和才華以及他掌握的幽默技巧也幫他豐富了巴什卡的性格特征,使巴什卡打破了 “正”“反”角色的模式,以一個真實鮮活的人物形象出現在銀幕上。
上一篇:《月亮之聲》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下一篇:《未寄出的信》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