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宋毅、田杰譯胡嘉陵
【原文作者】:杰弗里·諾曼
【原文作者簡介】:
《危急關(guān)頭》選自宋毅、田杰的譯作《自由女神的憂傷——近年美國獲獎小說選》。本篇在美國曾被評為最佳短篇小說,并榮獲愛德加小說獎。但是作者杰弗里·諾曼卻無任何資料介紹,估計是初登文壇的新秀。
【原文】:
卡勒韋一眼就看到了妻子桑德拉用膠布粘在電冰箱門上的條子。條上說讓他去警察局接她。他疑惑不解地開車到警察局,看到她正坐在一個四面是玻璃的辦公室里。她看上去挺平靜,甚至顯得安祥,只是緊咬著下嘴唇。
“你怎么啦?”他氣喘吁吁地問。
“我被強奸了,卡爾。”
他驚呆了幾秒鐘。然后,象一塊石頭嵌進冰里,他接受了這個事實。他走到她身邊,把她從椅子里扶起來,摟著她。
“現(xiàn)在好點兒了嗎?”
“我已經(jīng)被強奸了。為了什么證據(jù),我不得不到醫(yī)院里去做檢查。我不得不連著向五個不相信我的警察分別講述我所經(jīng)過的事情。可總的來說,好多了。”
她的臉緊緊靠在他的肩膀上。他感到她在哭,感到她一陣陣的抽噎。
“桑德拉,對不起。別著急……別擔心,會好的。為什么你不立刻通知我?”
“我想自己處理,”她說著。推開他,盯著他的臉。“你能做什么呢?殺了那家伙?”
“我只想幫幫你。”
“那么你來告訴這些警察,我還沒有養(yǎng)成跑來跑去編造被強奸的故事的習慣。”
一個瘦男人坐在堆滿文件和活頁夾子的桌子后面,對著卡勒韋。他聳聳肩。“我們并不想惹您生氣,卡勒韋先生……卡勒韋夫人,”他說,“我們必須問這些問題。在法庭上也許問得更多。”
“我沒強奸任何人,”桑德拉大聲說道,“我不明白你們?yōu)槭裁吹拱盐耶斪饕粋€嫌疑犯。”
“請別見怪。”
“該問的都問了嗎?”卡勒韋對那男人說。“她可以走了嗎?”
“可以走啦。我們會打電話跟您聯(lián)系的。”
開車回家的路上他們沒說話。一到家,桑德拉便走進浴室。卡勒韋聽到便池沖水的聲音,接著是自來水嘩嘩的聲音。他倒了一杯威士忌。
她折騰了一個鐘頭。出來時,穿了一件毛織的長袍,因為熱水和搓揉,皮膚泛著粉紅色。她坐在他對面。
“該為你做點什么?”他說。
“不用。”
“想睡覺嗎?喝點什么然后睡覺?”
“不想。我只想坐這兒歇會兒。”
“那好,想干什么我都可以干。”
“什么都不想干。事情發(fā)生了,你也沒法改變。”
“好吧。如果你想要干什么,告訴我就行了。”
她坐在椅子里,光著的腳平伸在地板上,雙臂交叉在胸前。她呆看著前方,眼神茫然,象是剛參加葬禮回來:深陷在悲哀之中,神情麻木,精疲力竭。
“你根本想象不出,”她終于開口說,“他是一頭野獸。他用一只胳膊卡著我的脖子,使勁勒著,我覺得他要殺了我……要不然他會弄死我的。他肯定會。我知道他會。”
“他是誰,桑德拉?”
“一頭野獸。”她把視線轉(zhuǎn)向別處。“他是某個青年組織的頭頭。他在報紙上登廣告尋找助手。我正好在找工作。我跟他聯(lián)系以后,約定了見面。”
“你為什么不把這事告訴我呢,親愛的?”
“告訴你干嘛?我去找工作還必須得到你的準許嗎?”
“不是的。我只是可以先和你談談。僅此而已。也許,和你一道去。”
“偉大的世界,不是嗎?沒丈夫陪著就不能跟別人商談求職的事情,因為別人可能強奸我,”她說,“很有可能,見鬼。”
她停頓了一會兒。“你知道更糟糕的是什么嗎?更糟糕的是他根本不打算殺人,我卻害怕。真的,我怕他殺我。但是最讓人害怕的是他強奸我的時候。你簡直想象不出,那是最痛苦最讓人感到恥辱的。他全然不顧我。肆意傷害我。他喜歡那么做,你知道。他確實喜歡那樣。”
“親愛的,這家伙是誰?”
“一個花花公子。據(jù)說他叫歐文。”
“他在哪兒?”
“咳,得啦!”
“我想知道。”
“現(xiàn)在在警察那兒。”
“也許不在。”
“你想干什么?殺死他,因為他污辱了你的女人?”
“也許。”他說。他感到下巴在抽搐。
“卡爾,他強奸的是我,讓我來對付他,用我的方法。”
“通過警察局?”
“是的。我要在法庭上控告他。他將知道是誰送他去監(jiān)獄的。”
“我希望能那樣解決。”
她哭了,兩道晶瑩的淚水流下面頰。她眨著眼睛想止住淚水。他站起身走近她,摟住她。她卻站起來,向屋外走去。
警察當局逮捕了那個男人。他的真名是叫R·約翰森,以前被捕過六次。還沒有因強奸罪被捕過。警察抓他時,他正安靜地坐在他的辦公室里,并不反抗。“你們搞錯了,”警察給他上手銬時他申辯道。“這事公諸報端時,你們就會后悔了。”
一名警察發(fā)現(xiàn)了一本通訊錄。看了他的廣告來應聘的一共有十五人,姓名記在同一頁紙上。都是女人的名字。
“我們記下了她們的名字,”一名偵探對卡勒韋說,“并在電話薄上查到了她們的住址。我們走訪了每一個人,同她們談了話。我們派出一名女警察協(xié)同一位極有經(jīng)驗的偵探去調(diào)查。如果覺得被訪者對我們有用,女警察就讓男的回避一下,私下里同那女人談。她告訴被訪者我們已經(jīng)逮捕了那個家伙,現(xiàn)在我們需要證據(jù),好把他送進他該進的監(jiān)獄。她希望她們每個人都協(xié)助我們這么做,她告訴她們不該感到羞恥,而應該為社會真正盡一些義務。可是有一半人僅僅說:‘申請工作時的口頭考試?讓我想想。啊,是的,我似乎記得去過那個地方,為了一個工作面試。可沒有任何不尋常的事發(fā)生。什么也沒有。’
“但是另一半,每個人都被這位紳士強奸過,每一個。她們把情事情經(jīng)過都告訴了女警察。可沒一個去過警察局。”
“為什么不去警察局?”卡勒韋說。“我不明白。”
“您妻子的生活態(tài)度或許和當今社會的流行態(tài)度不大一樣。”
“桑德拉相當倔強,”卡勒韋說。這時他們坐在卡勒韋的廚房里。這個偵探來這兒是要向桑德拉了解一些情況,可她不在。已經(jīng)等了幾個小時,所以偵探也就接受了卡勒韋喝杯啤酒的邀請。
“毫無疑問,”他說,“她是個相當有勇氣的女人。那些女人甚至沒一個告發(fā)那家伙,騙人,我肯定那家伙強奸了她們每個人。當我們拘留了那家伙,并告訴那些女人她們是見證人時,她們甚至有一半人反而否認這事。”偵探頓了一下,“如果在那個花花公子受審時——假如他受審的話——能再有一兩個姑娘出庭作證,那我們就會順利得多。”
卡勒韋到電冷箱里取啤酒。“那些女人不作證,是嫌麻煩呢還是因為害怕?”
“兩者都有。那家伙已經(jīng)回家了。第一天他就被保釋走了。所有那些女人都明白她們必然要被牽扯進一件強奸案里去。辯護律師肯定要竭力使她們看上去象妓女——好象她們想要那么做——是她們誘使那家伙上鉤的。律師會追問許多實在讓人不愉快的問題——讓她們談她們的性生活——使所有一切好象都是她們的錯,否則就是她們在瞎編。大多數(shù)女人僅僅是由于不愿意經(jīng)歷這樣的場面。我不能責備她們。”
“桑德拉不會屈服的。”
“要是她屈服了,我也理解,”偵探說。“你也應該理解。”
卡勒韋十分不快,但他沒說什么。
偵探還在說。他不在意卡勒韋生沒生氣。“那家伙一定會雇個一心為他開脫的狡猾的律師。律師會確保陪審團當中有幾個老式的信教的女士,而且要弄得你妻子聽起來象不守規(guī)矩的女人。他會竭力使陪審團的人相信你妻子是特意到那兒尋事兒的。”偵探停下來,嘆了口氣。他喝了半杯啤酒,站起來。“事情將是難以忍受的,這就是我能告訴你的。盡力幫助你妻子吧。祝你運氣好。”
開庭之前,桑德拉和卡勒韋站在法院大樓單調(diào)的走廊里等著。辦事員們夾著文件,在各個辦公室之間來去匆匆。桑德拉在日出之前就來這兒了。她到盥洗室嘔吐了兩次。
“還好嗎?要不要叫醫(yī)生?”卡勒韋問她。
“別為我擔心,卡爾,”她說,我是在精神上做準備。以前碰到激烈的比賽時怎么做,現(xiàn)在還怎么做。”
起訴人在走廊里看到他們時,告訴他們開庭的日子推遲了。“法官根據(jù)被告的請求,裁定延期。我已經(jīng)請了四名婦女來這兒出庭做證。讓她們出來可費了不少勁。她們當中有一個下次能來,都算我有運氣。無論如何要延期開庭了。”
“推遲多久?”卡勒韋問。
“新定的日期是兩個月以后。即使到期,被告肯定會提出再延期的,而且他很有可能再次得逞。真對不起,卡勒韋夫人,我告訴過您這事很棘手。”
“開庭時我會來的,”她說,“這點你應該相信。”
“很好。”
“那么在這段時間里,”卡勒韋說,“那個家伙還繼續(xù)他的生意?”
“是的。他被保釋在外。假定無罪的推理仍然適用。”
“還假定他不再出事。”卡勒韋說。
“關(guān)鍵不在他是否再犯,”卡勒韋說。他感到胸中燃燒著對這一整套例行公事和有條不紊的程序的憤恨。“他犯過,為此他就必須負責。他有強奸女人的特許證嗎?”
“我知道這種現(xiàn)象很讓人生氣。不僅你,我們也不滿。”
“盡管所有的人都在這制度下生活,”卡勒韋說,“可這是你們的制度。”
桑德拉這時猛地吸了一口氣,目光凝滯了。一個臉盤又寬又平的矮胖男人從旁走過。他正同一個細高個兒的年青人談話。“就是他。”桑德拉說。
卡勒韋注視著。那倆人小心地不往他這邊看。他們站著,手都揣在兜里,看著地板,低聲交談著。他們就在不到三十英尺遠的地方。整個情形極其一般,卡勒韋想,要不是在法院,他們那模樣就象是在飯館里等著空位子,同時談著股票的交易。他們不過是兩個穿著西服的男人,研究著各種可選擇的方案,爭取賺大錢。
這一瞬是平常的,但對卡勒韋來說卻十分可憎。發(fā)生在桑德拉身上的事情似乎又在重演。眼前的這兩個人正準備用合法的辯護來把丑惡和罪行講的頭頭是道。當然,這不過是他們的表演,他們就是從事這種勾當?shù)摹?/p>
“嘿,胖家伙,”卡勒韋想也沒想就沖口而出。“到外面去,我有話跟你說。”
卡勒韋看到起訴人向一個警察示意了一下。他感到肩膀被人抓住,正要掙脫,又感到下巴被一根警棍緊緊抬著。
他踉踉蹌蹌后退了幾步,憋得喘不過氣來。他看到了那張面孔——強奸他妻子的人的面孔,現(xiàn)在,他正忙于和一個對他妻子一無所知的人一起編造理由。一張陰沉惡毒的臉,但毫無怒意。卡勒韋沒再看到它。
“別再這么干了。”桑德拉說。
他們坐在車里往家開。她不眨眼地盯著前方。“我并不打算讓你保護我的聲譽……如果我連自己都照料不了,那么我也不值得讓別人來照料。”
“你怎么知道你會成功呢?推遲六個月,還得你有運氣。所有的證人都不干了。某個律師又在竭力證明是你自找。”
“我會用自己的方式去對付的。”
車還在開,卡勒韋停住了嘴。他漸漸地不再憤怒了,反而憐憫起她,帶著敬佩。他小心地把這些感情埋藏起來,他確信她還不能理解。
“卡勒韋夫人,您在哪兒遇見您丈夫的?”
“反對這種詢問。”
“法官閣下,辯護律師想知道是否有起訴人不反對詢問的問題”。
“法官閣下,人們也想知道,辯護律師是否懂得該如何適當?shù)靥釂枴!?/p>
卡勒韋坐在第三排,恨透了眼前的一切。桑德拉在證人席上已經(jīng)呆了一個多鐘頭。強奸犯一直坐在一張椅子里,懶洋洋地毫無表情,離她不過幾英尺遠。卡勒韋盡量不去理會這些。他心煩意亂。
卡勒韋瞟過他兩三次,那是起訴人讓桑德拉從頭到尾描述強奸過程的時候。那男人并不回頭看。有一次,他的律師對他耳語了一陣,他便認真地聳聳肩。卡勒韋一陣火起,感到十分惡心。
辯護律師開始盤問時,情形就更糟了。
“卡勒韋夫人,”他頗有禮貌地問道,“您的職業(yè)是什么?”
“我是家庭婦女。”桑德拉聲音低微地答道。律師在這第一個問題上,就迫使她做出最丟人的表白。
“您有孩子嗎?”
“沒有。”
“我明白。那么您曾經(jīng)被雇用過嗎?我是說在需要雇員有組織能力的地方?”
“沒有。”
“可您是個大學畢業(yè)生……是吧?”
“是的。”
“您獲得的是哪一類學位?”
“文學士。”
“哪個學校畢業(yè)的?”
“倫道夫·邁肯大學。”
“學的專業(yè)呢?”
“英語。”
“噢,您曾經(jīng)受到過從事社會工作的訓練嗎?”
“沒有。”
“您曾經(jīng)擔任過任何公共事業(yè)方面的工作嗎?自愿的,比如紅十字會,或計劃生育組織?”
“沒有。”
“可您看了廣告后便覺得自己有資格去應聘從事組織工作,這是一個有幾百萬美元基金的公共組織中的職務,它需要實際工作能力,不是嗎?”
“是的。”
“您確實感到自己能夠勝任?”
“是的。”
“哦,問題來了,”那男人說,迅速地轉(zhuǎn)向她。“您告訴過我們您主修的是英文,并且沒有工作的經(jīng)歷——您從沒干過一項工作,您連孩子還沒有。您只不過感到厭煩,于是尋找富有刺激的事情;除了追求一點刺激,還有別的解釋嗎?”
“法官閣下,”起訴人站起來,聲調(diào)由忍耐逐漸變得激怒。“除了蓄意的侮辱,辯護律師所提問題與本題根本無關(guān)。證人不是在受審。應一個征聘廣告沒有罪過,即使應聘時不夠資格。而她尋找工作的動機更與本案無關(guān)。”
“法官閣下,”辯護律師說,“控告的是強奸罪。證人是控告人。辯護律師正在試圖弄清楚控告人的控告動機。我們不否認發(fā)生過性關(guān)系,我們否記的僅僅是使用了暴力。我們的意圖是——并且事實上也是——原告不是在找工作,而是在尋求刺激。”
“法官閣下,我不同意這種說法。”
“先生們,”法官說,“辯論暫停,午飯后判決。”
桑德拉走出證人席,卡勒韋上前接她。她渾身顫抖。
“狗雜種,”她說,“狗雜種。”
“想開點,”卡勒韋說,“別著急。”
“男人想的第一件事就是這個,認為女人也總想著它。”
“走吧,弄點東西吃。”
“那個討厭的家伙究竟是誰?”桑德拉問。
“哪一個?”
“那個律師,就是認為全是我的錯的那個人。”
“我不知道。大概那家伙叫司各吉斯。畢業(yè)于華盛頓,愛搞審訊工作。有點愛涉足政界。”
“他若成功的話,會怎么樣呢?”
“做了那事的混蛋就沒事兒了,司各吉斯就要慶祝一番。用香檳酒,也許。”
“那么就是我的錯啦?”
“有些人會深信不疑。只有你的朋友會對真相有所了解。”
“那么你呢?”
“我什么?”
“你信這是強奸案嗎?”
“我相信你說的。你是我妻子,我不可能有其他的判斷。”
被告律師被允許繼續(xù)以他的方式提問,他很快便弄清楚了桑德拉在那天被強奸以前從沒出去找過工作。
“卡勒韋夫人,那天你穿的什么?”他問。
“現(xiàn)在記不很清楚了。”桑德拉說。
“那么,穿的是禮服嗎?”
“不,工裝褲。”
“上衣呢?襯衫還是圓領(lǐng)衫?”
“襯衫。”
“什么料子?”
“不記得了。”
“戴乳罩了嗎?”
“不記得了。”
“您總戴乳罩嗎?”
“不。”
“那么,有多少時間戴?有一半時間?”
“也許要少一點。”
“那么,一半以上的時間您不戴乳罩?”
桑德拉沒有答話。
“事實上,卡勒韋夫人,我能提供一個證人確鑿證實您那天沒戴乳罩。”
“就算那樣吧。”桑德拉說。她似乎不再生卡勒韋的氣了。僅僅是失敗而已。
“卡勒韋夫人,在有爭議的那段情節(jié)之后,您去過醫(yī)院嗎?”
“去過。”
“做檢查?”
“對。”
“哪一類檢查?”
“嗯,去檢查我是否……去檢查是否性交過。”
“檢查結(jié)果是肯定的?”
“是的。”
“您在醫(yī)院得到治療了嗎?骨胳有沒有折裂?或是傷口縫合?或是消除青腫?”
“沒有。”
“可您掙扎過,對吧?”
“對。”
“您還反抗過?”
“對。”
“但是您沒有留下在醫(yī)院里應給予治療的傷口?”
“沒有。”
“卡勒韋夫人,您離開被告辦公室到您去醫(yī)院的這段時間里,您都做了些什么?”
“我開車回家。”
“那要多長時間?”
“十五分鐘吧,我想。”
“到家以后您做了些什么?”
“打電話給警察局。”
“立刻嗎?”
“不。”
到家后隔了多久才給警察局打的電話?”
“也許有一個鐘頭。”
“為什么這么久?”
“我努力決定該怎么辦。我不知該如何辦了。”
詢問還在繼續(xù),卡勒韋卻再也聽不清了。一切都令人不可理解:那些對話,周圍的人,法庭,整個事件。他只感到一股沖動,想抓住這個小混蛋把他揍得稀爛。這個趾高氣揚的小律師手舞足蹈,齜牙咧嘴,卡勒韋一看那動作就知道他在說什么。
小個子說:“謝謝大家,我說完了。”桑德拉站起來向卡勒韋坐著的地方走去。他們緊攥著雙方的手。卡勒韋渾身發(fā)抖。他感到她的手冰涼。
起訴人要求傳喚其他婦女中的一個時,遭到被告律師的反對。這些女人的名字是在不合法的搜捕中得到的。警方如果不檢查被告的記事本,是不會找到她們的,而警方無權(quán)翻看被告的東西。
法官休息十分鐘。聽取會議室中的辯論。桑德拉不想離開法庭,于是她和卡勒韋孤零零地坐著,象一對在空寂的禮拜堂里的祈禱者。桑德拉咬著下唇。卡勒韋一言不發(fā)。她的臉色如同煙色。
法官作出了有利于被告的判決,起訴人應該對桑德拉的證詞作進一步核實。雙方都沒有再傳證人,法官于是宣布休庭。下午,律師們結(jié)束辯論,案子交陪審團。桑德拉一到家便服了兩個藥丸睡覺了。被強奸以后,醫(yī)生為她開了一些藥丸,她每晚都吃,然后入睡。這天她吃藥特別早,剛剛是午后五點三十分。
卡勒韋坐在寢室里喝著波旁威士忌,試圖思考點問題。六個月了,他一直沒同桑德拉在一起睡覺。他幾乎沒碰過她。近來更糟。她陷入郁悶以后,體重下降,似乎不能把精力集中在任何事情上。他們常去吃飯,從外表上看一切顯得還不壞。她常常點一道蘇格蘭酸味飲料,說,“這飲料確實有味,你不這么覺得嗎?它使我想起了我的祖先。”他經(jīng)常把一天的工作情況告訴她,并盡力講一些使她發(fā)笑的細節(jié)。
但有的時候,她則沉入靜默之中,幾乎成了啞巴。再過一會兒,她就開始哭泣,自顧自地,好象她突然回憶起埋在心中的悔恨。
他們參加過幾次宴會,她總是不到一小時便回到他身邊,想回家。一次,他們參加宴會回來,她對他說,她看見每人臉上都是憐憫。一些男人奇怪地盯著她,他們帶有獸性的眼光使她四肢冰冷。
卡勒韋有一個真切而又可怕的感覺,某些東西已經(jīng)對桑德拉的生活和他的生活發(fā)生了永遠的影響。再也不會象從前那樣了。這件事就象一處不可治愈的傷口,它會使人致殘。而且他什么也幫不上。什么也做不了。
在最后的辯論中,被告律師帶著輕蔑的嘲笑說:“假定受害者遭到強奸后一個多小時沒有報告是成立的,那么,那一小時我們只得想象她是在估價她心里上的損傷。我之所以說‘心理上的’,因為似乎不存在任何其他的傷。沒有骨折,肌肉沒有撕裂,沒有青腫的地方。如果確實是強奸,那么一定會留下哪怕很輕微的強奸的痕跡。我認為,也許是痕跡太輕,以致使受害者在斷定它是強奸時不得不花去一個小時以上的時間。”
陪審團迅速做出“無罪”的裁定。桑德拉精神委頓,但她似乎料到了這種結(jié)果。回家的路上她一聲不吭。在車上她就服下了醫(yī)生給的藥,到家便上床。幾乎有一個星期,卡勒韋沒見她脫掉過浴衣。她也不化妝,不梳頭了。頭發(fā)沒洗,附在頭上象貼上去的。她看上去憔悴,精神不振。卡勒韋覺得該送她去醫(yī)院或療養(yǎng)院了。他不知該從何時開始。
一天他下班到了家,看到她穿著齊整。頭發(fā)梳洗過,還化妝了,顯得十分高興。
“你感覺好點兒了?”他謹慎地問道。
“好多了。僅僅用了些時間。我說過會這樣的。我不能讓這事毀了我。”
“我真愿意聽你這么說。”
那天晚上她在床上試圖恢復以往。但是幾分鐘以后她又停住,哭起來。卡勒韋用手摸著她的后背。等著她說點什么。最后她說,“對我來說都是男人。他是男人。我每次干這事都要想起他。”
“桑德拉,別那樣想。”
“我控制不住。”
幾星期以后的一天晚上,她問他是否能教她射擊。
“干嘛?”
“不讓那種事再發(fā)生在我身上。”
“我沒槍。”
“我有。”
她拿出一支短胖、難看,塌鼻子的38口徑的手槍。槍身簇新,發(fā)著藍光,象蛇皮一樣。
“是的,”他說,“是的,你確實有一支槍。非常真實的手槍。你究竟從哪兒弄來的?”
“我買的。今天上午買的。自從事情發(fā)生以來,我感覺最好的是拿到了這支槍。”
“你要找那花花公子,把他殺了嗎?”
“不。做那事已經(jīng)太晚了。我不打算讓他再損壞我的哪怕一點點生活。我肯定不會通過謀殺來解決問題。我只想保證不再有任何男人敢那么對待我。我也不想在害怕中活下去。”
“你不認為學習徒手自衛(wèi)術(shù)更實用嗎?目前婦女自衛(wèi)差不多都學它。”
“我個子小,也不太健壯。我從不自信能學好徒手自衛(wèi)術(shù)。可是用這個,”她說著,朝不好看的手槍點點頭,“我只需要扳動扳機就行了。我相信這事我能干。”
“桑德拉,你打定主意了嗎?”
“打定了,卡爾。而且已經(jīng)在實行。這槍是我的,我打算學會射擊。我想你既然在海軍陸戰(zhàn)隊服役過,就一定能教我。但你如果不愿意的話,我就找別人。”
“你很可能學得不壞。我教你。”
她學得很快。他們一天打一百發(fā)子彈,一個月來天天如此。傍晚,正當亞特蘭大市別的夫妻下了班喝完茶,要去吃晚飯的時候,他們則剛剛離開室內(nèi)射擊場。這些天回家的路上,卡勒韋的手下散發(fā)著火藥的臭味,耳邊時時回響著射擊時清脆的聲音,感覺上總有些奇特。他希望的,自己也在那些夫婦的行列中,成雙成對,正要去用晚餐。桑德拉則迷上了射擊。
晚上睡覺前,她總要仔細地擦槍,然后上油,再牢牢地用油布包好。“用不了多久,你就會讓這該死的玩意兒和你一起睡覺的。”一天晚上卡勒韋說。
“這支槍相當迷人,你不這么認為嗎?”她說。
“怎么會呢?”
“設(shè)計的樣式正適合它的功能。每一處都很講實效。”
“我對這些興趣不大。”
“我不信。誰對槍都有反應的。”
練了一段時間之后,他們開始到樹林中去。她在那練習匆忙之中靠著本能射擊。她經(jīng)常站在一個沒用的大沙坑里,手槍隨便地抓在她的小手里,垂在身邊。他常常不預先提醒,往她前面扔一個小罐頭盒,罐頭盒剛落地,她就開火了。如果她在匆忙之中的第一發(fā)子彈沒打中,她就提高槍口,瞄準,再打,直到擊中。幾天后,她就能有一半的機會首發(fā)命中。她幾乎從不需要打第三發(fā)子彈。
“準備去練吧?”一天下午他到家后她問。
“桑德拉,你能打中小蟲子的眼睛了。不需要任何練習了。”
“我想你說得對。你是個非常好的教練。”
“你是個意志堅決的學生,”他說。“你把那該死的東西放在你隨身的錢包里嗎?”
“我走到那兒帶它到哪兒。”她說。
“上帝啊,可得小心點兒。大多數(shù)帶槍的人事實上都不會帶槍。”
“我不會犯任何錯誤。”
卡勒韋在一次遇險后曾把一支槍帶在身上十八個月,倒是什么也沒發(fā)生。隨身帶一支槍總比帶一把斧頭更能使他減少恐懼。但是一想到他妻子出出進進時,錢包里總裝著一支38口徑的塌鼻子手槍,他就憂心忡忡。
在一次聚會上,他倆偶然碰見了那個小律師司各吉斯。那是一次義演,一個非正式的聚會。見到司各吉斯以后他本打算離開。可桑德拉堅持留下,“我想看表演。我崇拜那些歌星。”
卡勒韋不想?yún)⒓拥接e隊列中去,可桑德拉想接觸她喜愛的節(jié)目中的明星,就排隊等著。卡勒韋說過會再來找她,就向柜臺走去。
司各吉斯正好在他面前,起初卡勒韋沒認出這個小個子。他只是從他的頭上看過去。司各吉斯轉(zhuǎn)身走開,這下卡勒韋正好發(fā)現(xiàn)這個他曾經(jīng)想謀殺的男人。
“嘿,那小子,”她說,“生意怎么樣?”
“我認得你嗎?”司各吉斯說,他的樣子好象是在生氣地思索,似乎在處理一樁醉酒案。
“你認得我妻子。”卡勒韋說。
“恐怕其中有某種誤解吧。”司各吉斯說著,想繞過他走開。
“沒有誤解,小家伙,”卡勒韋說。他一把扯住司各吉斯的領(lǐng)帶,使勁拉著,好象領(lǐng)帶那一頭系著個開關(guān)。司各吉斯向后退,手中的飲料杯掉在地上。站在他們周圍的人分開了。卡勒韋用另一只手扇了司各吉斯兩個耳光,好象在努力使司各吉斯醒過來。“你幫了那個強奸我妻子的人不少忙,使我的妻子看上去象個不正經(jīng)的女人。”
“喂,”司各吉斯說,“你這樣做可給你自己惹下麻煩了——。”
卡勒韋干凈利索地在司各吉斯肋部狠狠地揍了一拳。接著他抽回拳頭,在剛才的部位又來了一下。幾秒鐘內(nèi)他在小個子同一地方連擊了十幾次,就象打在沉重的包上。司各吉斯兩腿發(fā)軟,卡勒韋揪著他領(lǐng)帶把他拎起來,繼續(xù)猛打。
卡勒韋走出去,直奔他的汽車。沒人對他說一句話。只有少數(shù)人看到了這場毆打。桑德拉不在場,但卡勒韋知道會有人把這一切告訴她的。他坐在汽車的前蓋上等著她。
“為什么你一定要象個討厭的牛仔一樣,非干涉別人的事不可呢?”她說。“我不要那樣。我不需要。你這么做只是為了你自己。如果你不停止這種作法,我就離開你。”
她雙手叉腰,盯著他。“我說話算數(shù)的。”她說。
卡勒韋站起來,說,“好吧。現(xiàn)在咱們回家吧。”他的憤怒已經(jīng)過去,這時他感到平靜。
他為她打開車門。她還沒鉆進車里,就見司各吉斯站在三十英尺開外,帶著被打斷肋骨的痛苦,向這邊喊叫。
“好哇,先生,我現(xiàn)在就去醫(yī)院,一切花銷都要你來付,而且這是第一份帳單。我要控告你,叫你賠償一筆數(shù)目可觀的錢。然后你的老夫人就真正要去找工作了。”
卡勒韋起身向他走去。桑德拉說,“照你保證的去做,卡勒韋,我不會等著你再來保護我的。”
“你還是聽她的好,冒牌貨。否則你將在監(jiān)獄里完蛋,而你并不想讓她離開你的監(jiān)視在外面亂跑的。”
“我想你挨揍沒挨夠,驢臉。”卡勒韋說。
“卡爾,到車里去。再給你最后一個機會。”
“還是照她的做吧!”司各吉斯說。他想奮力大叫,可叫不出。由于使勁太大,反而使臉上一陣痛苦地抽搐。
“下次見,”卡勒韋說著,進了車,他啟動了車子。
“等等。”桑德拉說。
她注視著司各吉斯屈身鉆進他的車,發(fā)動,掛上擋。他正要開車駛上停車場的出口通道時,她打開車門出來,站在柏油路上。她舉著她的手槍,瞄著司各吉斯的車。
“桑德拉!”卡勒韋大叫。
她雙腳分開,牢牢站著,兩臂往前平伸,手槍待發(fā)。她瞄準的眼睛鎮(zhèn)靜地盯著槍口的前方。
她摳下扳機,手槍顫動著。卡勒韋耳邊轟鳴。
司各吉斯小車的一個后輪被擊中,車子突然改變了方向。桑德拉再打,擊中了另一支輪胎。車子尾部晃動起來,車頭正好對著她。她平靜地射中了前面兩個輪胎,而司各吉斯卻倒在方向盤底下,嚇哭了。四槍,卡勒韋想,四個壞輪胎,不錯。
卡勒韋轉(zhuǎn)向桑德拉,他看著她,笑了。“你知道,如果這是一支75口徑的手槍,我就打穿那膽小鬼的發(fā)動機了。”
卡勒韋欣慰地大笑,自從幾年前他以為自己肯定要死但又沒死以來,還沒這么笑過。“好啦,”他終于說,“我們就在這兒等著他們來逮捕我們,要不咱們先回家喝一杯。我想反正他們這回該給咱們用手銬了。”
“他們不會抓咱們,”桑德拉說著,朝那輛車子走去。“你不會說出任何東西,是吧,可憐的孩子?”她對司各吉斯說。他重新坐直,滿臉是淚。“如果你說了什么,我們會再次傷著你。那可就該向你開槍了。”
桑德拉說話時一直在微笑。
司各吉斯嘟囔了幾句,接著聲嘶力竭地喊道,“你們瘋了,你們倆。”
“那又怎么樣?”桑德拉冷峻地說。她仍舊拿著槍。
“請走開。”
“你沒見到我們,對嗎?”
“沒見到,從沒見到。”
“那么好,”桑德拉就象女主人晚飯后送客人離開一樣,輕快地說,“再見,司各吉斯先生。”
“我還以為你要開槍打死他呢。”
“不會的。他不值得。我只想讓他得到和我們一樣的待遇,不過如此。”
睡覺之前,桑德拉說,“我不愿意被強奸或是類似的丑事發(fā)生;可我要告訴你的是:知道自己再也不會感到害怕,那可真好。”
卡勒韋更高興。他同時還知道,別和她討論這事。
(本文有刪節(jié))
【鑒賞】:
一個不愿閉呆在家的少婦在外出為自己謀職業(yè)的時候,竟被招聘人用暴力強奸。一般的婦女遭遇到這種不幸,往往只好忍氣吞聲。小說《危急關(guān)頭》的女主人公桑德拉對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實,卻不想掩飾,為了自己的人格和尊嚴,也為了不讓那頭野獸再傷害其它女子,她訴諸法庭,希望能夠得到公正的裁決。但就象我們看過的許多外國影片所揭露的那樣,資本主義國家的法律,盡管周密、完備,卻常常是庇護罪犯。明明已經(jīng)知道了誰是罪犯,但因辯護律師的能言善辯,便以“證據(jù)不足”為由,將壞人無罪釋放,讓他逍遙法外,使受害者和有正義感的人們氣憤無比。桑德拉在法庭上的遭遇并不使我們感到意外,被告的辯護律師把桑德拉外出尋找工作說成是尋求刺激,這樣,一起使用暴力的強奸案,被說成了是被害者因為要尋求刺激而發(fā)生的性關(guān)系,罪行就被輕而易舉地開脫了。陪審團做出“無罪”的裁定,桑德拉敗訴。
如果說,最初桑德拉受到那頭野獸的侮辱還只是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一種痛苦;那么,現(xiàn)在她的精神徹底崩潰了,因為她所信賴的政府和標榜公正的法律,居然庇護了一個衣冠禽獸。她陷入了極度的痛苦與絕望中。
在經(jīng)歷了痛苦的自我搏斗后,桑德拉站起來了。她請求丈夫教她射擊,她決不能再讓那種事發(fā)生,決不允許再有任何男人敢那么對付她,也決不想在恐懼和悔恨中繼續(xù)活下去,她要自己保護自己,她要尋找機會向壞蛋復仇。這是一位勇敢的解放了的婦女在精神上的升華。
機會終于來到了。在一次聚會上,桑德拉和她丈夫偶然碰到了那個蓄意包庇罪犯的辯護律師。桑德拉的丈夫狠揍了這個家伙,而桑德拉則堅決制止丈夫的干預,她要自己處理這件事。她勇敢地舉起了手槍,一連四發(fā)子彈打壞了律師汽車的四個輪胎。這個無恥的家伙倒在方向盤底下,嚇哭了。
小說的作者通過桑德拉這位普通婦女被暴力和法律逼迫不得不拿起槍這一段經(jīng)歷,深刻地反映了當代美國社會現(xiàn)實中的黑暗面。作品采取了由暴力到法庭,再由法庭到暴力的情節(jié)結(jié)構(gòu)方式,更是別具匠心。它形象地告訴人們:法庭是這個社會現(xiàn)實鏈條中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當今的美國,暴力事件已泛濫成災,給人們的日常生活投下了濃重可怖的陰影。本來法庭是應該并且能夠制止暴力的。然而恰恰相反,正是因為法庭的不公正,縱容了罪犯,才使暴力、罪行愈演愈烈。這樣,一個揭露資本主義司法制度虛偽、腐朽的深刻主題,便從一位普通婦女從暴力→法庭→暴力的經(jīng)歷之中,自然而然地深深烙印在讀者的心坎里。這正是這篇小說小中見大、“借一斑而窺全豹,以一目盡傳精神”的藝術(shù)特色。
《危急關(guān)頭》之所以被譽為當代美國最佳短篇小說并榮獲愛德加小說獎,除了它具有真實,深刻的主題外,還由于作者卓越的藝術(shù)技巧。首先,小說的作者成功地采取了客觀,冷靜、寫實的藝術(shù)手法。顯然,他對司法制度的腐敗和審判的不公正是憤懣不平的。但他把這種強烈的感情深深隱藏起來,壓抑著他的憤怒,用一種平靜得貌似冷漠的筆調(diào),描敘女主人公的悲慘經(jīng)歷。特別是對法庭審判場面的描寫,作者不厭其煩,細致地,反復地寫起訴人如何讓桑德拉從頭到尾描述被強奸過程,被告的辯護律師又如何處心積慮地侮辱、刁難桑德拉,如何巧設(shè)圈套誘使桑德拉進入他預伏的“陷阱”,法官與陪審團如何麻木不仁,對辯護律師的花言巧語聽之任之,這就使讀者在閱讀時自然感到強烈的厭煩、憎惡和憤怒。法國杰出作家、文藝批評家波德萊爾說:“藝術(shù)的極致在于無動于哀和深藏不露,而把憤慨的一切功勞留給讀者。”這篇小說確實達到了這種“藝術(shù)的極致”。
這篇小說篇幅雖短,卻刻畫出三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桑德拉的倔強、冷靜、自尊、勇敢的性格,特別是她在被罪犯蹂躪,對法庭絕望之后巨大的心靈創(chuàng)痛,被描寫得生動、傳神、人木三分。她的丈夫卡勒韋,一位心地善良,對妻子滿懷同情與愛的真正男子漢性格也寫得十分動人。律師司各吉斯著墨不多,作者只描寫他在法庭上口若懸河地為罪犯辯護,寫他的汽車輪胎被桑德拉打壞后他哭得“滿臉是淚”,便使這個“用狗腦子想問題”的人物丑態(tài)畢露。作者刻畫人物,不描繪人物外貌,也不給人物性格下斷語,而是讓人物的性格從他們各自的行為動作,特別是對話中顯露出來。小說的對話寫得最為精采。它們充分個性化了,能夠傳達人物微妙、復雜的內(nèi)心世界,富于潛臺詞,甚至能夠反襯出周圍的環(huán)境氣氛和人物的表情動作。桑德拉的委曲、難堪、無可奈何、驚異、悲痛、失望;律師洋洋得意的丑惡嘴臉,卡勒韋的擔心、憤慨,沖動,法庭的死板沉悶氣氛,不都是通過被告律師的詢問和桑德拉的答話傳達出來的嗎?如果不是作者對人物性格準確深刻的把握,對于當時環(huán)境氛圍的仔細揣摩,是斷然寫不出如此簡潔、生動、傳神的對話的。
上一篇:姜嵐《印象二首》短篇小說名著鑒賞
下一篇:欒文華譯 徐繁庫《廚房殺人犯》短篇小說名著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