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提要】
未來年代的一次核戰(zhàn)爭期間,一群英國兒童向后方疏散,搭乘的飛機在太平洋上空被炮火擊中,栽進了大海,幸免于難的孩子們逃上了一個熱帶荒島。起初,金發(fā)男孩拉爾夫和綽號豬崽子的戴眼鏡的胖男孩建立起了文明的秩序,大家分工合作,按照規(guī)章制度共同生活,并點起火堆,期盼被營救。但惡劣的天氣、陌生神秘的環(huán)境及可怕的野獸使得大家惶恐不安,還根據(jù)一些蛛絲馬跡,總以為島上有怪物存在。漸漸地,一個叫杰克的大男孩同拉爾夫等人鬧開了矛盾,他崇尚野性、暴力、血腥,不愿意循規(guī)蹈矩地等待救援,號召大家去打野豬,因為打著野豬后有肉吃。他成功地用此手段把大多數(shù)人拉到了自己一邊。西蒙是孩子們中間有主見的一個,盡管表面看有點心不在焉。他弄清了傳說中的怪物與蠅王的真相,正待把事情原委告訴大家,反而被以杰克為首、狂歡胡鬧的一幫人當成野獸,亂棍齊下打死了。后來杰克一派人砸死了豬崽子,并點燃島上的叢林,展開全島范圍大搜捕,要追殺拉爾夫。正當拉爾夫走投無路之際,一艘海軍軍艦出現(xiàn)在海灘邊。面對著來自成人世界的文明化身,拉爾夫不禁傷心萬分,失聲痛哭。
【作品選錄】
島的上空烏云還在集結(jié)。暑熱的氣流整天不斷地從山上升起,直沖到一萬英尺的高空;無數(shù)旋轉(zhuǎn)著的氣團堆聚起靜電,空中似乎隨時都可能發(fā)生爆炸。將近傍晚時分,太陽已經(jīng)落山了,黃銅色的炫目的光取代了明亮的日光。甚至連從海上吹來的微風也是熱乎乎的,沒有能使人恢復精神的涼意。水上,樹上,巖石粉紅的表面上,色彩都在暗淡下去,灰褐色的烏云低覆著。除了蒼蠅鬧哄哄地使蠅王變得更黑,使掏出的內(nèi)臟看上去就像一堆閃閃發(fā)亮的煤塊,一切都在沉寂下去。甚至當西蒙鼻子里有一根血管破裂,鮮血噴灑而出的時候,蒼蠅也寧可選擇豬的臭味,而任憑西蒙留在一邊。
由于鼻子流血,西蒙的痙攣過去了,他進入昏昏欲睡的狀態(tài)。他躺在毯子似的藤蔓之中,傍晚漸漸地過去,放炮似的隆隆雷聲仍在響著。西蒙終于醒過來,模模糊糊地看到貼近在臉頰邊的黑色泥土。他仍然一動不動,只是躺在那兒,臉側(cè)靠著地面,眼睛呆滯地看著前面。然后他翻過身來,把腳縮到身下,拉著藤蔓站立起來。藤蔓搖動不已,成群的蒼蠅從內(nèi)臟上嗡地飛開,發(fā)出邪惡的噪聲,又一窩蜂地落回原處。西蒙站了起來。光線是神秘的。蠅王懸掛在木棒上,像個黑色的球。
西蒙對著空地大聲說道:
“那又怎么辦呢?”
沒有回答。西蒙轉(zhuǎn)臉避開空地,慢慢地爬出了藤蔓,他處在森林的薄暮之中。西蒙意氣消沉地在樹干之中走著,臉上毫無表情,嘴上和下巴上血跡斑斑。只是有時候他撩開一根根藤蔓,根據(jù)地形的趨勢選擇方向,嘴中才嘟囔著聽不出話音的話語。
過一會兒樹上交織垂掛下來的藤蔓越來越少,樹叢中篩下自天而降的珍珠色的散光。這兒是這個島的島脊,山下平臥著稍稍高起的地形,樹林也不再是密密的叢林。在這兒,寬闊的空地上散布著亂叢棵子和高大的樹木,他順著地勢向上,樹林更開闊了。他繼續(xù)朝前走,由于疲勞而跌跌撞撞,但并不停止前進。平素明亮的眼神從他的雙眸中消失了,西蒙像個老頭兒似的,以一種陰郁的決心不停地走著。
一陣風吹得他踉踉蹌蹌,西蒙看到自己已經(jīng)到了開闊地,在黃銅色的天穹之下,在山巖之上。他感到自己的雙腿沒勁,舌頭一直發(fā)痛。風吹到山頂時他看到了什么東西在動彈: 背襯著烏云有一樣藍色的東西在搖曳。西蒙努力朝前走著,風又來了,此刻風勢更強,猛吹過森林里成片的樹梢,樹梢被吹低了頭,發(fā)出陣陣的怒號。西蒙看到山頂上有一個隆起的東西突然端坐起來,俯看著他。西蒙把臉遮住,繼續(xù)吃力地往前走。
蒼蠅也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那個身形。有生命的運動一時把它們嚇得飛開了,蒼蠅圍著那東西的腦袋形成一朵黑云。隨后藍色的降落傘倒坍下來,臃腫的身形更朝前傾,發(fā)出嘆息的聲音,而蒼蠅則再一次停落下來。
西蒙感到膝蓋猛地撞到山巖上。他慢慢地朝前蠕動著,一會兒他就明白了。繩索繞作一團、互相牽扯,為他展示了這種拙劣模仿的動力結(jié)構(gòu);他細看著白花花的鼻梁骨,牙齒,腐爛不堪的外貌。他看到一層層的橡皮和帆布多么無情地把本該爛掉的可憐的身子拉扯在一起。接著又吹過了一陣風,那身形又被提起來,鞠著躬,朝他散發(fā)出一股惡臭。西蒙四肢貼地,把肚子里的東西都嘔了出來。隨后他把降落傘的傘繩揪到手中,把纏在山巖上的解開,那身形這才擺脫了狂風的肆虐。
最后他轉(zhuǎn)過臉去俯瞰海灘。平臺旁的火堆看來已經(jīng)滅了,至少沒有在冒煙。沿著海灘再過去,在小河的另一邊,靠近一大塊平坦的巖石,一縷細煙在空中冉冉上升。西蒙忘掉了蒼蠅,他用雙手圈住眼睛凝視著煙。即使在那樣的距離,還可以依稀看到大多數(shù)的孩子——也許是全部孩子——都在那兒。那么他們是為了避開野獸,已經(jīng)把營盤搬過去了吧。想到這兒,西蒙把身子轉(zhuǎn)向坐在他身旁那發(fā)出惡臭的,可憐的破爛東西。野獸是無害而又是恐怖的,必須盡早地把這個消息傳給其他人。他開始走下山去。下面兩條腿有點支撐不住,即使他盡很大的努力,也只能做到蹣跚而行。
“洗澡,”拉爾夫說,“只有這件事可做?!?/p>
豬崽子正透過眼鏡審察著漸漸暗下來的天空。
“我不喜歡那些烏云。還記得咱們剛著陸時的那陣大雨嗎?”
“又要下雨了。”
拉爾夫一頭潛入水潭。兩個小家伙正在潭邊玩耍,他們試圖從比血還溫暖的濕潤中得到慰撫。豬崽子取下眼鏡,拘謹?shù)剡~到水中,隨后又戴上眼鏡。拉爾夫浮到水面上,朝豬崽子噴出一股水。
“當心我的眼鏡兒,”豬崽子說?!把坨R弄上水我就得爬出去擦干。”
拉爾夫又噴出一股水,可沒射中。他取笑豬崽子,指望他會像平常那樣逆來順受地退卻,受辱也默不作聲。不料豬崽子卻也用手拍起水來。
“停下!”豬崽子叫喊道,“聽見沒有?”
他憤怒地朝拉爾夫臉上潑著水。
“好吧,好吧,”拉爾夫說道?!皠e發(fā)脾氣嗎?!?/p>
豬崽子停止擊水。
“我頭痛??諝鉀隹煲稽c就好了?!?/p>
“但愿快點下雨。”
“我就盼咱們可以回家?!?/p>
豬崽子往后躺在水潭傾斜的沙岸上。他挺著肚子,讓肚子上的水干掉。拉爾夫朝天噴水。人們可以根據(jù)云中光斑的移動來猜測太陽的趨向。拉爾夫跪在水中東張西望。
“人都到哪兒去了?”
豬崽子坐起來。
“也許他們正躺在窩棚里?!?/p>
“薩姆納里克在哪兒?”
“還有比爾?”
豬崽子指著平臺以外更遠的地方。
“那就是他們所去的地方,杰克那一幫?!?/p>
“隨他們?nèi)?,”拉爾夫不自在地說道,“我可不在乎?!?/p>
“就是為了一點肉——”
“還有打獵,”拉爾夫精明地說,“裝作是一個部落,涂上野蠻人打仗前涂的涂料。”
豬崽子俯首撥動著水下的沙子,沒看拉爾夫。
“也許咱們也應(yīng)該去?!?/p>
拉爾夫忙看著他,豬崽子臉紅了。
“我是說——去弄弄清楚,的確沒有發(fā)生什么事情?!?/p>
拉爾夫又噴起了水。
早在拉爾夫和豬崽子趕到杰克那塊地盤以前,他們就聽到了那伙人的鬧聲。在森林和海岸之間,在棕櫚樹留出一條寬寬的、帶狀草根土的地方,有一片草。從草根土的邊緣再往下走一步,就是超出潮汐最高水位的白晃晃的、吹散開的沙地,這沙地暖暖的、干乎乎的、經(jīng)過人們的踩踏。在沙地下還有一塊巖石朝外伸到了環(huán)礁湖中。在這巖石之外是一小段沙灘,再往外就靠著海水。巖石上燃燒著火堆,烤豬肉的脂油滴滴嗒嗒地掉進從這里望過去看不見的火焰之中。除了豬崽子、拉爾夫、西蒙,還有兩個管烤豬的,島上所有的孩子都聚在草根土上。他們笑呀、唱呀,有的在草地上躺著、有的蹲著、有的站著,手里都拿著吃的。可是從他們油污的面孔來判斷,豬肉已經(jīng)吃得差不多了;有些孩子手持椰子殼喝著。在聚會以前,他們把一根大圓木拖到草地中央,杰克涂著涂料,戴著花冠,像個偶像似的坐在那兒。在他身旁,綠色樹葉上堆放著豬肉,還有野果和盛滿了水的椰子殼。
豬崽子和拉爾夫來到有草的巖石臺邊緣;孩子們看到他們來了,就一個個都不講話了,只有杰克旁邊的那個還在講。隨后,他也不說話了,杰克轉(zhuǎn)身回到原來坐的地方,他盯著他們倆好一會兒,火堆噼噼啪啪的響聲壓倒了浪擊礁石的沉悶的低音,成了最響的聲音。拉爾夫把目光移開去,薩姆卻以為拉爾夫向他轉(zhuǎn)過身來是要指責他,于是放下啃了一半的骨頭,一邊神經(jīng)質(zhì)地格格地笑笑。拉爾夫不穩(wěn)地走了一步,指著一棵棕櫚樹,低聲地向豬崽子說了什么,他們倆也像薩姆一樣格格地笑了。拉爾夫把腳從沙地里拔出來,開始閑逛過去。豬崽子想吹口哨。
在這當口,在火堆旁烤肉的孩子們突地拖著好大一塊肉朝草地奔過來。他們撞到豬崽子身上,豬崽子被燙得哇哇亂叫跺腳亂跳。拉爾夫立刻和那群孩子連成了一氣,暴風雨般的哄笑緩和了他們之間的氣氛。豬崽子又一次成了眾矢之的,人人興高采烈,情緒也正常了。
杰克站起身,揮舞著長矛。
“給他們拿點肉?!?/p>
帶木叉的孩子們給了拉爾夫和豬崽子各一大塊肥肉。他倆饞涎欲滴地把肉接住,就站著吃起來,天空呈黃銅色,雷聲隆隆,預(yù)告著暴風雨即將來臨。
杰克又舞了舞長矛。
“每個人都吃夠了嗎?”
還有肉多余下來,有的在小木叉上烤得嘶嘶作響,有的堆放在綠色的大葉子上。豬崽子肚子不爭氣,他把肉已經(jīng)啃光了的骨頭丟到海灘上,彎下腰去想再要一點。
杰克又不耐煩地問道:
“每個人都吃夠了嗎?”
他的聲調(diào)帶有警告的意味,這是一種占有者由于自豪感而發(fā)出的警告;孩子們趁還有時間趕緊吃。估計孩子們不會馬上停止,杰克就從那根圓木上——那是他的寶座——站起來,漫步到草地邊上。他似乎是在那張花臉后面俯看著拉爾夫和豬崽子。他們倆在沙地的那一邊,并移遠了一點,拉爾夫邊吃邊看著火堆,他注意到了,雖然并不理解,此刻襯著暗淡的光線火焰可以看得見了。傍晚來臨了,不是帶著寧靜的甜美,而是帶著暴力的威脅。
杰克開口道:
“給我點喝的?!?/p>
亨利給他拿了個椰子殼,杰克邊喝邊透過鋸齒狀的果殼邊緣觀察著豬崽子和拉爾夫。權(quán)力在他褐色的、隆起的前臂上;權(quán)威在他的肩上,像野猿似的在他耳邊喋喋而語。
“全體坐下?!?/p>
孩子們在杰克面前的草地上排列成行,但是拉爾夫和豬崽子仍然站在低一英尺的松松的沙地上。杰克暫時不理他們倆,他轉(zhuǎn)過假面具似的臉部,俯視著坐在地上的孩子們,并用長矛指著他們。
“誰打算加入到我的隊伍里來?”
拉爾夫猛地一動,一個趔趄。一些孩子向他轉(zhuǎn)過去。
“我給你們吃的,”杰克說道,“我的獵手們會保護你們免遭野獸的傷害。誰愿意加入到我的隊伍里來?”
“我是頭頭,”拉爾夫說,“是你們選我的。我們要把火堆一直維持著。此刻你們卻哪兒有吃就往哪兒跑——”
“你自己也跑來啦!”杰克喊道?!扒魄颇闶掷锏哪歉穷^吧!”
拉爾夫臉紅耳赤。
“我說過你們是獵手,那是你們的活兒?!?/p>
杰克又不理他了。
“誰想加入到我的隊伍里來一起玩?”
“我是頭頭,”拉爾夫聲音顫抖地說道。“火堆怎么樣?我有海螺——”
“你沒帶著它,”杰克嘲諷地說?!澳惆阉鼇G在那兒沒有帶來。明白些,放聰明點吧?海螺在島的這一頭不算數(shù)——”
突然響起一聲霹靂。不是沉悶的隆隆雷聲,而是豁喇一聲猛烈的爆裂聲。
“海螺在這兒也算數(shù),”拉爾夫說,“在整個島上都管用?!?/p>
“那你打算拿海螺派什么用?”
拉爾夫仔細地看著一排排孩子。從他們那兒是得不到幫助的,拉爾夫轉(zhuǎn)過臉去,心亂如麻,大汗淋漓。豬崽子低聲說著:
“火堆——得救?!?/p>
“誰愿意加入到我的隊伍里來?”
“我愿意?!?/p>
“我。”
“我愿?!?/p>
“我要吹海螺了,”拉爾夫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道,“我要召開大會。”
“我們不要聽?!?/p>
豬崽子碰碰拉爾夫的手腕。
“走吧。會惹出麻煩來的。咱們也吃過肉了。”
森林的那一邊閃過一道明晃晃的閃電,霹靂又炸開了,一個小家伙哭起來。大滴大滴的雨點落到他們中間,每一滴打下來都發(fā)出一記聲響。
“要下暴雨了,”拉爾夫說,“這下你們該碰上咱們剛降落到島上時下的大雨了?,F(xiàn)在看來是誰更聰明?你們的窩棚在哪兒?你們打算怎么辦?”
獵手們不安地看著天空,躲避著雨點的襲擊。一陣焦慮使孩子們左搖右晃,沒有目的地亂動起來。忽隱忽現(xiàn)的閃電更亮了,隆隆的雷聲幾乎使人忍受不住。小家伙們尖叫著四散奔逃。
杰克跳到沙地上。
“跳咱們的舞!來吧!跳舞!”
他跌跌撞撞地穿過厚厚的沙地,跑到火堆另一邊的空闊的巖石上。在耀眼的閃電的間歇中,空中是黑沉沉的,令人害怕;孩子們吵吵嚷嚷地跟著他。羅杰裝作一頭野豬,呼嚕呼嚕地哼哼著沖向杰克,杰克則朝邊上讓。獵手們拿起長矛,管烤肉的拿起木叉和余下的木柴。一個圓圈在跑動、在擴大,孩子們和唱的聲音也越來越響。羅杰模仿著野豬受到驚嚇的樣子,小家伙們在圓圈的外圍跑著、跳著。豬崽子和拉爾夫受到穹蒼的威脅,感到迫切地要加入這個發(fā)瘋似的,但又使人有點安全感的一伙人當中去。他們高興地觸摸人構(gòu)成的像籬笆似的褐色的背脊,這道籬笆把恐怖包圍了起來,使它成了可以被控制的東西。
“殺野獸喲!割喉嚨喲!放它血喲!”
孩子們開始有節(jié)奏地兜著圈圈跑,他們的和唱也不再只是起初那表面的興奮,而是開始像脈搏那樣一起一落地跳個不停。羅杰停止裝扮野豬,又扮作了獵手,因而圈子當中變得空空的。有些小家伙自個兒組起了一個小圓圈;大小兩個圓圈不停地轉(zhuǎn),似乎重復地轉(zhuǎn)會自然而然地獲得安全一樣。這就像是一個有機體在跳動和跺腳。
黑沉沉的穹蒼綻裂開一道藍白色的口子。霎時間,在孩子們的上方響起了豁喇一聲巨響,就像有一條巨鞭在抽打他們似的。和唱的調(diào)子升高了,帶著一種感情的迸發(fā)。
“殺野獸喲!割喉嚨喲!放它血喲!”
此刻從恐怖中又出現(xiàn)了另一種渴望,強烈、緊迫而又盲目的渴望。
“殺野獸喲!割喉嚨喲!放它血喲!”
他們頭上又裂開了一道藍白色鋸子狀的口子,帶有硫磺味的霹靂聲又猛地打?qū)⑾聛?。此時小家伙們從森林邊飛奔出來,他們尖聲怪叫、四散亂逃,有一個沖破了大家伙們的圓圈,驚恐地叫道:
“野獸!野獸!”
圓圈變成了一個馬蹄形。有一個東西正從森林里爬出來。吃不準爬出來的是個什么東西,黑咕隆咚的。在“野獸”面前孩子們發(fā)出受傷似的尖利急叫?!耙矮F”磕磕絆絆地爬進馬蹄形的圈圈。
“殺野獸喲!割喉嚨喲!放它血喲!”
天上藍白色的口子一動也不動,雷響聲令人難以忍受。西蒙大聲地叫喊著,山上有個死人。
“殺野獸喲!割喉嚨喲!放它血喲!干掉它喲!”
一條條木棒揍下去,重新圍成一個圈圈的孩子們的嘴發(fā)出嘎吱嘎吱咬嚼的聲音和尖叫聲?!耙矮F”在圈子當中雙膝著地,手臂交迭地護著面孔。襯著電閃雷鳴的巨響,“它”大叫大嚷山上有個死尸?!耙矮F”掙扎著朝前,沖破了包圍圈,從筆直的巖石邊緣摔倒在下面靠近海水的沙灘上。人群立刻跟著它蜂擁而下,他們從巖石上涌下去,跳到“野獸”身上,叫著、打著、咬著、撕著。沒有話語、也沒有動作,只有牙齒和爪子在撕扯。
然后烏云分開了,像瀑布似的下起了傾盆大雨,雨水從山頂上濺下來,把樹上的青枝綠葉打落下來;雨水傾瀉到沙灘上正在打鬧的孩子們身上,就像是冷水淋浴。不一會兒那群孩子四散開來,一個個人影跌跌撞撞地跑開去。只有那“野獸”靜靜地躺在那兒,離海邊幾碼遠。即使在大雨滂沱之中,他們也能看得出那“野獸”小得可憐,它的鮮血染紅了沙灘。
此刻一陣大風把雨吹向一邊,雨水從樹上像小瀑布似的落下。山頂上的降落傘被風吹得鼓起來,并開始移動;傘下的人也被帶動了,它直立起來,旋轉(zhuǎn)著,接著搖搖晃晃地朝下穿過一大片蒙蒙細雨,以笨拙的腳步擦過高高的樹梢;它往下摔,一直往下摔,朝海灘降落下去。孩子們尖叫著沖到黑暗的地方躲起來。降落傘帶著人身繼續(xù)向前,在環(huán)礁湖水面上劃出波浪,從礁石上方撞過去,飄向大海。
夜半時分雨收云散,夜空又一次布滿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明亮的星星。隨后微風也消失了。從巖縫里流出的涓涓細流,經(jīng)過一片又一片的樹葉往下滴淌,最后流到島上灰褐的泥土里;除了這雨水的滴滴嗒嗒的聲音之外,其他什么響聲也沒有。空氣清涼、濕潤、澄澈;一會兒甚至連水滴聲也停了下來?!耙矮F”在灰白的海灘上蜷縮成一團,血跡漸漸地滲透開去。
當潮水的大浪流動的時候,環(huán)礁湖的邊緣成了一條慢慢向前伸展的磷光帶。清澈的海水映照出清澈的夜空和輝光閃閃的群星座。磷光帶在小沙粒和小卵石旁膨脹擴大;浮動著的磷光以一個個小圈圈緊包著小石粒,隨后突如其來地,無聲無息地裹著小石粒向前移動。
在靠海岸方向的淺灘邊緣,不斷推進的一片明亮的海水中,充滿了奇怪的、銀色身體的小生物,它們長著炯炯的小眼睛。各處都有一塊塊較大的卵石被隔絕空氣,包上了一層珍珠。潮水漲到了沙灘上被雨點打成的一個個坑,把一切都鋪上一層銀色。此刻磷光觸到了從破裂的身體里滲出來的第一批血跡,小生物在淺灘邊緣聚結(jié)起來,形成一片移動著的光影。潮水繼續(xù)上漲,西蒙粗硬的頭發(fā)披上了一層光亮。他的臉頰鑲上了一條銀邊,彎彎的肩膀就像是大理石雕出來的。那些奇怪的、如影隨形的小生物,長著炯炯的眼睛,拖著霧汽的尾巴,在西蒙的頭旁邊忙碌著。西蒙的身子從沙灘上抬起一點兒,嘴里冒出一個氣泡,連氣帶水發(fā)出撲的一聲。然后他的身子漸漸地浮在海水之中。
在地球曲面的某個黑暗部分,太陽和月亮正在發(fā)揮著引力;地球的固體部分在轉(zhuǎn)動,地球表面的水卻被牽住,在一邊微微地上漲。潮水的大浪沿著島嶼向前推移,海水越漲越高。一條由充滿了好奇心的小生物組成的閃亮的邊鑲在西蒙尸體的四周;在星座穩(wěn)定的光芒的照耀之下,它本身也是銀光閃閃的;就這樣,西蒙的尸體輕輕地飄向遼闊的大海。
(龔志成 譯)
【賞析】
英國作家戈爾丁的成名作《蠅王》于1954年問世時,作品體裁的多面性頗讓批評家和讀者把握不定。小說寫的是因偶然事件躲避到兒童世界里去的一幫孩子的遭遇,看上去很像兒童文學;由于故事發(fā)生在荒島,也酷似西方文學傳統(tǒng)中的荒島歷險小說(我們最熟悉的代表作是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情節(jié)的展開被設(shè)置在未來的核戰(zhàn)爭時代,又儼然是科幻小說。但所有這些,都不外是戈爾丁有意識地借鑒并采用的為大家喜聞樂見的文學形式。在這樣的形式下,作家探究和思考的是嚴峻得多的現(xiàn)實問題和哲理問題。
通讀全書,不難發(fā)現(xiàn),盡管孩子們遠在荒島,卻始終籠罩在成人世界正在進行中的血腥戰(zhàn)爭的巨大陰影里。他們離開了自己的父母與親人,被迫疏散他鄉(xiāng),本身就因為核大戰(zhàn)的威脅;他們之所以會踏上荒島,更是無情的炮火擊落他們的座機的直接后果。痛苦的經(jīng)歷,精神的創(chuàng)傷,深深刻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這乃是孩子們在荒島上終日心神不寧、緊張恐慌的心理原因。同時,孩子們反常與極端的行動,如一窩蜂地熱心捕殺野豬,雖有孩童的好奇心和冒險心在內(nèi),也有滿足食欲和求得生存的需要,更源于戰(zhàn)爭行為的直接影響。正由于此,通過一次次嗜血的屠戮,獵手變成了兇手,同伴變成了犧牲,孩子們自己變成了食人的怪獸,世外桃源變成了角斗場和停尸所,童真世界變成了罪惡的大本營。小說中飛機的殘骸、傘兵的尸體、救援的“軍艦”,自始至終都在提醒讀者: 孩子們在荒島上只不過重新扮演了成人們在外面的大世界一直在從事的角色。小島只不過是現(xiàn)實世界的縮影,蠅王不祥的巨大黑影也籠罩著整個地球。聯(lián)想到才結(jié)束不久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及50年代硝煙又起的朝鮮戰(zhàn)爭和越南戰(zhàn)爭,《蠅王》描寫的未來世界,究竟指的是什么,寓意就相當清楚了。
顯然,《蠅王》實質(zhì)上是一部現(xiàn)代寓言小說。它的寓意所指,還不僅是戰(zhàn)爭背景下文明與野蠻的對壘,它還深入洞察了人心或人性。戈爾丁有個著名的觀點,認為社會的缺陷首先應(yīng)歸結(jié)為人性的缺陷。而他作為一個作家,最重要的使命是要療治“人對自身本性的驚人無知”。同中國人相信“性本善”不一樣,戈爾丁和大多數(shù)西方人看法一致,認為人性的本質(zhì)是惡。他要求自己的作品必須做到,使人能夠正視“人自身的殘酷和貪欲的可悲事實”。《蠅王》和戈爾丁的其他作品一樣,主題也在于表現(xiàn)“人心的黑暗”。戈爾丁的人性觀及其對人性的探索,自有西方文化深遠的思想淵源。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都曾以不同措辭表達過如下的觀點: 人既是動物中的佼佼者,也可能是動物中最野蠻的,關(guān)鍵在于是否能用文明去克服人的獸性。戈爾丁基本上持同一種看法,但更傾向于揭示“人心的黑暗”,指出文明的脆弱。毫無疑問,這是20世紀人類社會戰(zhàn)爭不斷的殘酷事實,對作家藝術(shù)想象的反復沖擊的結(jié)果。
節(jié)選部分集中展現(xiàn)了小說的主題,即“人心的黑暗”。故事的情節(jié)是西蒙發(fā)現(xiàn)了蠅王和怪獸的真相后準備向大家報告,杰克一幫人在海岸邊自己的地盤烤野豬肉吃,拉爾夫和豬崽子過來查看究竟,雙方發(fā)生爭執(zhí),爭執(zhí)演變?yōu)閱适Ю碇堑目駳g,西蒙被趨于瘋狂的孩子們當成野獸殺死。主題分兩個層面展開,一是拉爾夫與杰克的較量失敗,二是西蒙之死。
這時候,杰克已經(jīng)憑著新鮮、刺激而又有實利可圖的獵野豬,把絕大多數(shù)孩子爭取過去了。拉爾夫和他忠實的伙伴豬崽子實際已被孤立,他們無事可做,無聊地打發(fā)著時間。當他們來到杰克這一撥人中間時,大伙正津津有味地吞吃著烤豬肉,把他們倆冷落在一邊。面對杰克乘機公開提出的挑戰(zhàn),拉爾夫重申自己的頭頭地位??墒窃诙说膶χ胖?,絕大部分孩子站到了杰克一邊,不再愿意遵守任何規(guī)矩。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即便是拉爾夫與豬崽子本人,也抵抗不住誘惑,吃了烤豬肉。在杰克一遍遍挑釁式的“誰愿意加入我的隊伍”的發(fā)問聲中,拉爾夫只有灰溜溜地敗下陣來。他要吹海螺召開大會,大家不愿意聽;他提出要維持好火堆,也沒有人理睬。象征著肉欲需求的豬肉,最終打敗了象征著精神靈魂的號召的螺號。至于能否獲得救援、逃離荒島的問題,也變得次要了。
所以,《蠅王》這部小說實際是野蠻摧毀文明的實錄,而非文明戰(zhàn)勝野蠻的贊歌。不受任何文明法規(guī)約束的童真狀態(tài),也即野蠻狀態(tài)。在野蠻狀態(tài)下,人心所有的只是本能的欲求,感官需求左右著一切。這樣的描寫,對盧梭“回返自然會造就高尚的野蠻人”的觀點明顯作了否定,也對美化童真的浪漫主義神話作了否定。這一帶著悲觀情緒的“性本惡”觀點,雖然不能說全面,但自有其深刻之處。對世界上一切事物,包括人類自身,固然可以樂觀看待,但盲目的樂觀主義者并不見得比嚴肅的悲觀主義者更清醒、更高明。相反,“人性惡” 的觀點可以提醒人們更全面地認識自我,積極地警惕和防止人自身的僭妄,從而更為深刻和更有價值。
西蒙之死有更深刻的寓意,也加倍引人深思。在這之前,西蒙已經(jīng)搞清楚了,傳說中的蠅王,其實原來是落在杰克獻給神靈的豬頭上的大群蒼蠅。說到底,蠅王的誕生要歸功于人。首先,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物質(zhì)條件是人提供的。假如杰克不獻祭這樣一個大豬頭,就不會招來蒼蠅們的集結(jié)。其次,在這現(xiàn)象產(chǎn)生后,大家又不去細究其原因,而寧可在想象中或譫妄中把它夸張為邪惡的神靈,夸張為蒼蠅的元神。后一方面,西蒙也在痙攣過程里體驗到了。在節(jié)選部分我們看到,西蒙又進一步弄明白了一度讓大家驚駭萬分的怪獸究竟是怎么回事——原來是降落傘捆綁著的一個傘兵的殘尸,由于降落傘隨著風吹而飄落不定,殘破的尸首與白骨也有蒼蠅聚集,散發(fā)出陣陣惡臭,并作著不規(guī)則的運動。所有這些,都印證了西蒙說過的一句話:“真正的怪獸就是我們自己。”這句話雖被當成狂譫的胡言亂語遭到大家嘲笑,事實卻的確如此。
西蒙已經(jīng)達到了真理的境界,即發(fā)現(xiàn)了所有的妖魔其實不外是人自己的心魔。但當他戰(zhàn)勝病痛,克服行走的困難,從叢林里爬出來,一心一意要把他發(fā)現(xiàn)的真相或真理告訴大家時,悲劇發(fā)生了: 因狂歡而陷于原始式迷狂的孩子們,竟然把他當成“怪獸”殺害了。這個戲劇性的轉(zhuǎn)折,喻示的是人心最深層的黑暗: 人們自己動手把魔鬼制造出來,釋放出來,還不允許別人揭穿,不敢直面這一真相或真理,一旦誰要違背了,就會鳴鼓而攻之,聚眾而殲之。
所以,西蒙是小說中唯一的、真正的英雄,他為求證真理而獻出了稚嫩的生命。關(guān)于西蒙尸體流入大海的描寫,充滿了朦朧而神秘的詩意。作者特意安排海洋中一種奇特的銀色小生物,聚結(jié)成一片移動著的光影,圍繞在西蒙四周,替他死后的軀體鑲上了一條閃亮的邊,在頭頂星空的映照下,他的身軀本身也銀光閃閃。無疑,這是在給西蒙進行神圣的海葬,不讓他的尸體落入蠅王黑色的大嘴里。
《蠅王》充分顯示了寓言小說的特點。在寫實化的情景交融、動人心弦的筆觸背后,人物、情節(jié)無不含有象征意味。例如,西蒙堪稱先知先覺者,拉爾夫代表誠實與正直,豬崽子則代表理智,杰克是魔鬼的化身;他們之間的爭執(zhí)乃至對抗,就象征著光明與黑暗、秩序與混亂、野蠻與文明的斗爭。甚至整個荒島上的兒童世界,都可以被視為原始狀態(tài)下的人性的象征。在那里,占有絕對統(tǒng)治地位的是“惡”,它從人心深處漸漸彌漫出來,以其不可抗拒之力量將人心殘留的良知吞噬,最后終于呈毀滅一切之勢,表象化為蠅王這樣一個可怕的象征物。“蠅王”在詞源上可追溯到希伯來語的“Baalzebub”。在《圣經(jīng)》中,“Baal”乃萬惡之首,又是毀滅之王。所以,戈爾丁筆下的“惡”實質(zhì)乃是原始生命意志沖動中的毀滅與破壞的本能?!断壨酢愤@部小說所做的,正是引領(lǐng)我們拋開浪漫的花束和面紗,迫使我們看到那無底的深淵——在這個深淵面前可以顫栗,可以悲切,但終究需要我們鼓起勇氣去直面,去擔當。
(張弘、田豐)
上一篇:《蜘蛛女之吻·普伊格》原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蟹工船·小林多喜二·監(jiān)工 淺川》原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