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提要】
《天路歷程》分一、二兩部分,分別由故事敘述人“我”的兩個夢組成。在第一個夢里,“我”夢見“基督徒”讀《圣經(jīng)》出神,靈魂頓悟,備感負擔的沉重。他覺得他所居住的城市即將毀滅,因此哀求妻兒拋棄毀滅城和他一同奔向天國之路。妻兒執(zhí)意不肯,鄰居們得知此事也都以為他瘋了。于是,他遵從宣道師的指點,決意一人上路。鄰居頑固和柔順追上來勸阻,他不聽,還說服柔順和他一同前往。路上兩人不小心一齊跌入灰心沼,柔順爬出來后,逃回毀滅城?;酵接捎诒成系闹刎?,在援助的幫助下才爬出灰心沼。他沿通往天國之路繼續(xù)前行。路上遇見各色人: 老世故、愚蠢、懶惰、傲慢、形式主義者、虛偽、膽怯、疑惑、賢惠、虔誠、仁愛、忠信等。后來他歷經(jīng)千難萬險,遭遇獅子、魔王,親歷屈辱谷、死蔭谷,飽嘗肉體和靈魂的痛苦折磨和拷問,最終通過種種考驗,抵達天國。在第二個夢里,“我”夢見賢明先生說,基督徒的妻子在丈夫離家前往天國后,幡然悔悟,于是不顧膽怯太太的勸阻,眾多女鄰居們的饒舌,帶著兒子馬太、撒母耳、約瑟、雅各和鄰居慈悲,也踏上去天國之路。他們通過灰心沼后的事情皆為“我”自己夢中所見。在女基督徒抵達天國和丈夫會面之前,慈悲嫁給了馬太,其他幾個兒子也都各自娶了妻室。
【作品選錄】
這時我在夢中看見他們走出曠野,他們走了不久就看見前面有一個市鎮(zhèn),它名叫浮華,鎮(zhèn)上有個市集叫做浮華市集。那個市集終年不散。它所以名叫浮華市集,是因為那市鎮(zhèn)比浮華還要輕浮,還因為那兒買賣的東西沒有一件不是浮華的。就像哲人所說的,“所要來的都是虛空”。
這市集并不是新近設(shè)立起來的,而是老早就有了的;讓我把它的起源告訴你們。
差不多五千年以前就有旅客像這兩位忠實的人一樣到天國去;魔王、魔鬼和眾嘍啰從旅客所走的路線看出,浮華市是他們到天國去的必經(jīng)之地,他們就設(shè)法在那兒建立一個市集——在市集上賣的是各種各樣浮華的東西,并且終年不散。因此市集上賣的盡是這樣的東西: 房子、地皮、職業(yè)、位置、榮譽、升遷、爵位、國家、王國、欲望、快樂以及各種享受,如娼妓、鴇母、丈夫、兒女、主人、奴仆、生命、鮮血、肉體、靈魂、金銀、珍珠、寶石等等。并且在市集上隨時都可以看到變戲法的、騙子、斗技、賭博、小丑、仿效人的人、無賴、惡棍等無所不有。
這兒還可以一錢不花地看到偷竊、謀殺、通奸、假發(fā)誓的人,令人觸目驚心。
就像在別的比較不重要的市集上那樣,那些市集上有大小街道,它們那些獨特的路名表明了它們所賣的貨色;在這兒也有獨特的地方、街、路(就是說,國家和王國),在那些地方可以很快找到這市集上的貨物。這兒有英國街、法國街、意大利街、西班牙街、德國街,出售著各種浮華的物品。不過就像別的市集那樣,有一種貨物是那個市集上的主要貨色,在這個市集上羅馬的貨物和商品特別受到推薦;只有英國和有些國家的成品在那兒不受歡迎。
就像我說過的,到天國去的路必定要經(jīng)過這個設(shè)有繁華市集的市鎮(zhèn);誰要不經(jīng)過這個市鎮(zhèn)到天國去,就得離開這世界。基督本人在世的時候,也曾經(jīng)經(jīng)過這市鎮(zhèn)往他自己的國度去,而且正值開市的日子;不但如此,我想,就是市集的大老板魔王請他去買浮華的東西;而且只要他經(jīng)過市鎮(zhèn)的時候?qū)δ醣硎境缇?,他就會讓他做市集的主人;是的,因為他是個這樣體面的人,魔王帶他走遍所有的街,在短時間內(nèi)把世界上所有的王國都給他看,他希望,可能的話,引誘基督貶低身價來買他的浮華貨品??墒撬恢幸饽切〇|西,因此一個子兒也沒花就離開了那市鎮(zhèn)。所以這是個很古老的市集,由來已久了,并且規(guī)模很大。
就像我說過的,這些旅客得由這市集經(jīng)過。啊,他們就這樣做了;可是,哎呀,他們走進市集的時候,那兒所有的人,而且好像整個市鎮(zhèn),在他們四周起了騷動,這是由于下列的原因:
第一,旅客們穿的衣服跟市集上出賣的任何一種都不同。因此那兒的人都注視他們: 有的說他們是兩個傻瓜;有的說他們是瘋子;有的說他們是外地的人。
第二,就像對他倆的服裝覺得奇怪那樣,他們對他們倆講的話也同樣感到奇怪;因為他們中間很少人聽得懂他們倆的話。旅客們當然講的是天國的話;可是市集里的人都是世俗的人;因此從市集這一頭到那一頭,他們彼此都好像對方是野蠻人。
第三,使商人覺得好笑的是,這些旅客非常瞧不起那些貨物。他們連看都不看一眼;要是商人向他們兜攬,他們就用手指頭塞住耳朵,喊著:“求你叫我轉(zhuǎn)眼不看虛假;眼睛朝天看,表示他們的買賣和交易是在天上。”
有一個人看見他們的樣子,偶然嘲笑地對他們說,你們要買什么?可是他們嚴肅地望著他說,我們“買真理”。這一來人家更有理由輕視他們了,有的嘲弄,有的侮辱,有的責罵,有的叫別人毆打他們。最后市集上起了一陣哄鬧和大騷動,甚至秩序完全混亂了。消息立刻傳到市集主人那兒去,他馬上跑來,派一些最可靠的朋友代表他去審訊那兩個人,因為他們的市集幾乎給搞得翻天覆地了。于是那兩個人給帶去受審訊;審問他們的人問他們,從哪兒來,往哪兒去,穿著這種稀奇古怪的衣服在那兒干什么。那兩個人說,他們是旅客,在世上是寄居的,他們到自己的家鄉(xiāng)去,也就是到天上的耶路撒冷去;而且還說他們認為市民和商人沒有理由這樣辱罵他們,妨礙他們行路,除非當有個人問他們要買什么時,他們說要買真理這件事可以算作一個理由。可是被派來審訊他們的人認為他們是瘋子、狂人,不然的話就是有意來搗亂市集。因此他們把那兩人帶去揍了一頓,還用泥土涂滿他們?nèi)恚缓蟀阉麄冴P(guān)進一個籠子,讓市集上所有的人盡情取笑。因此他們就這樣在里面耽了些時候,而且成了所有人的玩弄、虐待或者報復的對象;市集的主人仍舊笑著,眼看他們所遭遇的一切??墒悄莾蓚€人很耐心,“不用咒罵來報答咒罵,而相反的用祝福來回答”,用溫和的話來報答惡毒的話語,用仁愛來報答侮辱,市集里有些比其他的人比較謹慎、比較沒有偏見的人開口了,他們阻止并且責怪那些下流人那樣不停地謾罵那兩個人。那些人卻怒沖沖地破口大罵起來,認為他們跟籠子里的人一樣壞,說他們似乎是同黨,應(yīng)該同樣受難。另一方回答說,據(jù)他們所看到的,那兩個人溫和穩(wěn)重,對任何人都沒有惡意;還說,在市集上有許多做買賣的人比他們所罵的人更應(yīng)該給關(guān)進籠子里去,甚至應(yīng)該上頸手枷。雙方這樣互相辱罵著(在這期間那兩個人的態(tài)度始終非常明哲、沉著),后來竟然毆打起來,雙方都受了傷。于是那兩個人又給帶到審判官前面,被判應(yīng)負市集上最近一次騷動的責任。因此可憐他們又挨了打,給戴上腳鐐、手銬,被他們用鐵鏈牽著在市集上走來走去,借以達到懲一警百的目的,免得再有人起來替他們講話,或者跟他們聯(lián)合起來??墒腔酵胶椭倚诺膽B(tài)度顯得更得體,他們非常溫順耐心地忍受了人家加在他們身上的侮辱和羞恥,這使得市集上有幾個人對他們有了同情(雖然跟其余的比起來,人數(shù)還是很少)。這一來對方更加冒火了,甚至認為非把那兩個人處死不可。他們威嚇說,他們不再用籠子和手銬腳鐐來對付他們了,為了他們頂撞并欺哄了市集上的人,他們該得死罪。
于是他們又給押回籠子里去,等候以后的命令。人家把他們關(guān)進去,他們的腳上了足枷。
因此,這時候他們又記起他們忠實的朋友宣道師的話,由于他事先告訴了他們以后所要遭遇到的事情,在苦難中他們的態(tài)度更堅定了。他們現(xiàn)在彼此安慰說,誰在命中注定要受難,誰的結(jié)果最好;因此兩個人都暗地里希望自己能獲得升遷。雖然這樣,他們還是把自己交托給統(tǒng)管一切的全智的上帝,他們對自己的處境處之泰然,聽天由命。
然后,為了定這兩個人的罪,他們擇定一個適當?shù)臅r間,把那兩個人帶去受審。到了那時候,他們給帶到敵人面前受審問。法官的名字是憎善。他們的訴狀實質(zhì)上是一樣的,雖然形式上稍微有點不同,內(nèi)容如下:
“那兩個人反對并且擾亂他們的買賣;他們在鎮(zhèn)上引起騷動和紛爭情事,而且蔑視他們王子的法律,竟使一批人同意他們那具有嚴重危害性的見解。”
這時候忠信回答說,他只反對那反對至高的上帝的人。至于擾亂治安,我可沒有,因為我是個愛好和平的人;同情我們的人是由于看到我們的誠實和無罪才同情我們的,而他們是從壞變好了。至于你們所說的國王,因為他是魔王,是上帝的敵人,我不承認他和他所有的仆從。
然后法庭宣告,誰要替他們的主人——國王——出面反駁法庭上的犯人,請站出來作證。于是有三個證人走進來,那就是,嫉妒、迷信和馬屁精。法庭上問他們認不認得這受審的犯人,以及他們?yōu)榱怂麄兊闹魅藝?,有沒有什么反對犯人的話要說。
于是嫉妒站出來,說了這樣的話: 大人在上,我認識這個人很久了,我愿意在這個尊嚴的法庭上發(fā)誓證明他是——
法官說: 停住,讓他宣誓。
他們就給他宣誓。然后他說,法官大人,盡管這個人的名字很好聽,卻是我們家鄉(xiāng)最壞的人;他既目無國王和人民,又不尊重法律和風俗,他想盡方法用他那種不忠誠的想法去影響所有的人,他一般地把那種想法叫做信心和圣潔的原則。特別是有一次我聽他說過,基督教和浮華市的風俗勢不兩立,無法妥協(xié)。他的話,法官大人,不但譴責了所有我們那些值得贊揚的行為,同時還譴責我們那樣做。
于是法官對他說,你還有別的話說嗎?
嫉妒說: 法官大人,我可以說的話很多呢,但是我不愿意在法庭上多嚕蘇。不過,如果在其他兩位先生作證以后,還缺乏證據(jù),因而不能處他死刑的話,我愿意再做補充。于是法官就請他站到旁邊去。
然后他們傳呼迷信,吩咐他望著受審的犯人;他們也問他有什么反駁犯人的話要替主人說。于是他們給他宣誓;接著他開始說:
法官大人,我跟這個人不大熟識,也并不愿意跟他更熟識些。不過我知道他是個非常危險的人,這印象是從那一天跟他在城里談話的時候得來的;因為在談話中我聽見他說,我們的信仰一錢不值,因為一個人決不能因它而取得上帝的喜悅。法官大人,您知道得很清楚,他那話的必然結(jié)論是什么,那就是,我們的崇拜仍舊是一場空,我們還是有罪,最終會沉淪;這就是我要說的。
然后他們給馬屁精宣誓,請他替他們的主人國王說反對犯人的話。
馬屁精說: 法官大人,諸位先生,這個人我認識很久了,聽見他說過一些不該說的話;因為他罵過我們尊嚴的國王魔王,還輕蔑地談起魔王的高貴的朋友,也就是魔鬼爵士、肉欲爵士、奢華爵士、愛虛榮爵士、好色老爵士、貪婪爵士以及我們所有的貴族。他還說,如果所有的人跟他一樣想法(要是可能的話),這些貴族中間沒有一個人能在這城里待下去。并且他也不怕得罪您,大人——現(xiàn)在被委任做他的審判官的您,他把您叫做邪惡的惡棍,還用諸如此類的名稱誹謗這城里大部分的上等人。
馬屁精講完之后,法官對犯人說,你這叛徒,異教徒,賣國賊,你有沒有聽見這些老實人對你所作的見證?
忠信說: 我可以不可以說幾句話替自己辯護?
法官說: 喂,喂,你不配再活下去了,應(yīng)該即刻處死;可是為了讓大家看到我們對你是仁慈的,我們就聽一聽你這下賤的叛徒要說的話。
忠信說: 第一,對嫉妒先生所說的話,我的回答是這樣: 我只說過,凡是違反上帝之道的規(guī)則、法律、風俗或人們跟基督教都絕不相容。要是我這話說錯了,指出我的錯誤,我準備當著你們收回前言。
至于第二點,就是關(guān)于迷信先生和他對我的控告,我只說了這樣一句話: 崇拜上帝需要一個非凡的信心,但是如果沒有上帝意旨的神妙的啟示,就不會有非凡的信心。因此,如果在崇拜中有任何不符合神妙的啟示的東西,那完全是出自無益于永生的凡人的信心。
第三,至于馬屁精先生所說的,我說(在這里我要避免用任何名稱,免得你們說我罵人等等),這城市的王子以及他的烏合之眾,或者像這位先生所講的,他的跟班,只配到地獄去,而不配待在這市鎮(zhèn)和四郊;因此求上帝憐憫我!
這時候法官對陪審員(他們始終在一旁傾聽、注意著)說,陪審委員團的先生們,你們看到了在這城里引起大騷動的人;你們也聽見了這些可敬的先生們對他所作的見證;你們也聽見了他的回答和自白;現(xiàn)在你們有決定他生死的權(quán)柄;不過我認為有必要向你們解釋我們的法律。
在我們王子的仆人,法老大帝的時代有一條法令說,為了避免不同信仰的人數(shù)增加,力量擴大,因而于他不利,應(yīng)該把他們的男子丟到河里去。他的另一個仆人尼布甲尼撒大王,在他的朝代中也立了一條法令,那就是,凡是不俯伏敬拜他的金像的人一律給扔到烈火的窯中去。在大利烏王的時代也立了一條禁令,不拘何人向王以外的任何神求什么,就必須給扔進獅子坑中。這個叛徒實質(zhì)上違犯了這些法令,不但在思想上(那已經(jīng)夠叫人受不了了);而且在話語中和行動上,這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至于法老的法令,它是為了防止危害的發(fā)生而定下的,但是當時并沒有什么顯著的犯罪行為;可是這兒有了明顯的犯罪行為。關(guān)于第二和第三,你們看到他反對我們的信仰;他既已承認這叛逆的罪行,他就該受死刑。
陪審委員團委員盲目先生、無用先生、惡意先生、縱欲先生、放蕩先生、任性先生、傲慢先生、敵意先生、說謊先生、殘暴先生、恨光明先生和執(zhí)拗先生都走了出去。他們個個都評判他有罪,后來全體一致決定在法官面前評定他有罪。起初他們在商量的時候,陪審長盲目先生說,我看得清清楚楚這個人是個邪教徒。接著無用先生說,世界上不需要這種人!惡意先生說,對,我看見他就討厭。接著縱欲先生說,我決不能容忍他。放蕩先生說,我也不能,因為他將來一定會老責備我的作風的。任性先生說,把他絞死,把他絞死!傲慢先生說,一個可憐的平凡無用的東西。敵意先生說,我從心底里討厭他。說謊先生說,他是個無賴。殘暴先生說,絞刑還便宜了他。恨光明先生說,我們趕快把他處決了吧。接著執(zhí)拗先生說,即使拿全世界給我,我也不能跟他妥協(xié),我們立刻判他死罪吧。他們就這樣做了;因此他不久被判了罪,庭上吩咐把他從法庭帶回到他原來的地方去,在那兒受可能想象得到的最殘酷的死亡。
因此他們帶他出來,按照他們的法律處治他;首先他們鞭打他,然后他們?nèi)瓝羲?,接著他們用刀刺他;以后又用石頭擲他,再用劍刺他;最后他們在火刑柱上把他燒成灰燼。忠信就這樣死去。
這會兒我看見在群眾后面有一輛馬車和兩匹馬等著忠信,他的敵人一把他弄死,他就進了那輛馬車,立刻給帶到云端,還有號筒的聲音,這是到天門去的最近的路徑。至于基督徒,他得到緩刑的處理,又給帶到監(jiān)牢去,他在那兒又待了一個時期??墒墙y(tǒng)管一切、掌握所有力量的上帝使基督徒那一次逃出來,繼續(xù)他的旅行。他一面走,一面唱著: ——
啊,忠信,你忠實地向你的主表明,
你會有跟他在一起的福運,
而不忠實的人,盡管有他們虛枉的歡樂,
現(xiàn)在卻在地獄的苦境中悲哭。
歌唱吧,忠信,引吭高歌吧,讓你的名字永不衰敗,
因為,雖然他們殺死你,你仍舊健在。
(西海譯)
【賞析】
節(jié)選部分主要描述基督徒(Christian)和忠信(Faithful)在浮華市集(Vanity Fair,亦譯“名利場”)的遭遇。其中,忠信為了自己對真理的信念而慷慨赴死的事跡,寫得尤其生動感人。借此,作者在這一部分中比較集中地表達了自己對法律本質(zhì)和當時英國法律制度現(xiàn)狀的獨特理解。同時,對人生在世的真實面相也作出了深刻反省,認為忠實于自己的理想和宗教信念,才是人生得救的根本途徑。
浮華市集可說是當時英國乃至整個歐洲道德狀況的一個縮影。在那里,一切都可標價出賣,而且,“市集上賣的盡是這樣的東西: 房子、地皮、職業(yè)、位置、榮譽、升遷、爵位、國家、王國、欲望、快樂以及各種享受,如娼妓、鴇母、丈夫、兒女、主人、奴仆、生命、鮮血、肉體、靈魂、金銀、珍珠、寶石等等”。
查理二世王政復辟后,英國宮廷生活又恢復了淫靡奢侈的惡習。同時,隨著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人們之間的關(guān)系也越來越沾染上商業(yè)習氣。這使班揚那樣一貧如洗、出身下層,曾經(jīng)歷過轟轟烈烈資產(chǎn)階級革命的人,大失所望。他們的社會地位不但沒有得到實實在在的提高,就連革命時期曾經(jīng)享受過的宗教信仰自由也都被部分或徹底剝奪。曾經(jīng)對生活充滿熱情、對未來充滿希望的人,又被迫身處一個完全因循守舊、腐敗不堪的社會,這幫下層民眾心中的抑郁之情,是可想而知的。
那么,是什么力量支撐著他們在艱難時世繼續(xù)生活下去呢?在班揚看來就是忠、信,即對真理、對上帝的始終不渝的信念。班揚創(chuàng)作《天路歷程》的目的,就是要給那些經(jīng)歷過革命時期的感奮和復辟時期的失望的人們,送去靈魂上的道德滋養(yǎng)。他認為只有堅定地忠實于自己的信仰,毫不動搖,才能在污濁、腐敗的社會環(huán)境中保持方向,不致成為迷途的羔羊,才能在前往天國的路上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走下去。這一思想,比較形象地體現(xiàn)在選文中所描寫的忠信這個寓言人物身上。忠信和基督徒相互安慰時說:“誰在命中注定要受難,誰的結(jié)果最好?!边@句頗為素樸而簡短的話語,在當時能給苦難中飽受煎熬的人們以多么大的精神慰藉?。?/p>
忠信和基督徒把“他們的靈魂交托給善良的上帝,就像交托給一個可靠的創(chuàng)作者一樣”,不畏千難萬險,執(zhí)著地前往天國,但途中必須經(jīng)過浮華市鎮(zhèn)。作者借忠信在浮華市鎮(zhèn)的遭遇,比較全面地諷刺、批駁了當時法律制度的荒唐,歌頌了忠信為真理而死的大無畏精神。在班揚看來,王政復辟時期的英國法律是建立在不民主的權(quán)力基礎(chǔ)之上的,它是為大資產(chǎn)階級和貴族服務(wù)的。然而,這種幾無民主可言的法律,卻被統(tǒng)治者視為神圣的東西強加給民眾。法律制度以及那些靠法律過日子的人,無端干涉人們的信仰自由,這在班揚看來,是滋生社會腐敗、導致社會道德淪喪的主要原因。
選文中浮華市集審判忠信的那一幕,可說是對這種非正義法律制度的絕妙諷刺。
首先,這個市集的統(tǒng)治者竟然是魔王,而魔王的那幫所謂高貴的朋友竟然是魔鬼爵士、肉欲爵士、奢華爵士、愛虛榮爵士、好色老爵士、貪婪爵士。這一串名字起得真是令人叫絕。從這些杜撰的名字,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對當時腐敗墮落的英國上流社會是多么的深惡痛絕。而頗為怪異的是,浮華市集的所謂法律代表的正是這幫“貴人”和其主子魔王的意志,那么,這法律還能有所謂的正義可言嗎?
作者給浮華市集的法官起的名字竟然叫憎善,他的這個名字也活畫出了當時所謂法律的本質(zhì)。我們再看大陪審團的人員構(gòu)成: 盲目先生、無用先生、惡意先生、縱欲先生、放蕩先生、任性先生、傲慢先生、敵意先生、說謊先生、殘暴先生、恨光明先生和執(zhí)拗先生。大陪審團的十二名成員實際構(gòu)成了惡行敗德的縮影。由這幫毫無道德可言的人來代表法律意志,那么法律的所謂正義也就不難想見了,對忠信和基督徒的所謂審判也只能像一場鬧劇而已。那位好撒謊的證人嫉妒先生所說的話也很是絕妙,他說:“法官大人,我可以說的話很多呢,但是我不愿意在法庭上多嚕蘇。不過,如果在其他兩位先生作證以后,還缺乏證據(jù),因而不能處他死刑的話,我愿意再作補充?!? 這真可謂欲治其罪何患無辭!
以公正、正義的假面具出現(xiàn)的法律,竟然對為孜孜追求真理而路過浮華市集、趕往天國的忠信,必欲置其于死地而后快。忠信最后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殘暴致死,這是他在不公正的法律制度下難以逃脫的必然宿命。但另一方面,忠于真理,為真理而死,又恰好是他步入天國的最佳捷徑。
忠信獻身真理,迅速升入天國,應(yīng)該說給了基督徒以更多的信心和道德力量,這使他得以更加堅定對上帝的信念,在前往天國的路上走得更加果敢而扎實。當然,基督徒之所以能一往無前地奮力前往天國,跟他所持的人世觀念也有密切關(guān)系。在基督徒看來,這個腐敗的人世五千年來從來就沒有好過。因此,《天路歷程》第一部開篇就曾寫到他的棄世思想。當時他正在全神貫注地閱讀《圣經(jīng)》,“他一面念,一面不住地流淚,渾身顫抖著;他委實控制不住了,發(fā)出一聲悲傷的呼喊:‘我該怎么辦呢?’”基督徒當時可能是得到了末日來臨的啟示,故苦苦勸說妻子、兒女和鄰居們一起逃離即將被天火毀滅的城市,勸說無效,便獨自一人上路,并有了后來的一系列奇遇。而遇到忠信并相互結(jié)為摯友,應(yīng)該說是基督徒道德力量得以迅速提升的一大契機。書中寫兩人從相遇到忠信升入天國,竟花了70多頁篇幅,足見兩人間的友情和品質(zhì)的相互感染對基督徒有多么重要。難怪忠信死后升了天,基督徒要唱道:“歌唱吧,忠信,引吭高歌吧,讓你的名字永不衰敗,因為,雖然他們殺死你,你仍舊健在?!?/p>
如果說基督徒在作品開始時,希望棄絕塵世,迅速趕往天國,顯得還比較天真的話,那么,天國旅程中所遭遇到的千難萬險,無疑充分歷練了他的道德精神,為他后來步入天國做了必要的準備。因此,他和忠信在浮華市集的勇敢無畏的表現(xiàn),看上去是那樣的坦然,因為此時的他們已經(jīng)認識到,浮華市集代表了人生眾多面相,也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人們“到天國去的必經(jīng)之地”。作為人生旅途的一部分,浮華市集不僅是考驗眾生的嚴峻場所,“連耶穌也得通過浮華市集的考驗”,這表明浮華市集是人生繞不過去的一個坎兒。正是因為有了這種認識,他和忠信面對莫須有的罪名指控,才會表現(xiàn)得那樣大義凜然。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基督徒的性格還是有所發(fā)展的,盡管他和書中的其他人物一樣都有一定的臉譜化傾向。
《天路歷程》的可貴之處在于,作者并未因其夢幻寓意手法的運用而使作品缺乏創(chuàng)造性。書中人物塑造、人物對話及整體風格,都極富戲劇的藝術(shù)特點。這從選文中是不難看出的。正是戲劇性使作品充溢著人類心理的真實性和合乎道德的現(xiàn)實主義,這為作品著力探討人類靈魂如何獲得救贖的問題,提供了極為有利的形式,也是作品之所以能打動不同國度不同時代的讀者的一個根本原因。
當然,在藝術(shù)形式上,《天路歷程》與現(xiàn)代小說尚有一定距離。盡管作品中所描寫的基督徒和忠信歷經(jīng)磨難,不懈地探索真理、追求靈魂拯救的高貴品格,具有巨大的感人力量,但夢幻寓意的象征手法畢竟是中世紀文學的一個典型特征,到班揚所生活的時代,這種手法也略顯過時。與同期法國小說相比,包括《天路歷程》在內(nèi)的英國小說未免遜色了些。
(汪洪章)
上一篇:《大師和瑪格麗特·布爾加科夫》原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太陽·橫光利一》原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