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杰弗斯·巖和鷹》經典詩文賞析
這是一個象征,在這里
許多崇高而悲壯的思想
凝視著自己的眼睛。
這灰色巨巖,巍然屹立
在海角尖上,在這里,海風
不讓任何樹生長。
地震無奈它何,無數世紀的
暴風雨簽下了名:在它頂上
一只鷹隼棲落。
我想這就是你的標志
可懸掛在未來的天空,
不用十字架或蜂窩,
就用這,光輝的力,幽暗的靜,
激昂的意識與最終的
冷漠攜手并進;
生命和安詳的死;鷹的
現實主義的眼光和動作
結合了巖石
那魁偉厚實的神秘主義,
失敗無法使它喪氣,
成功也不會使它驕傲。
(趙毅衡 譯)
世界各地的游歷與西海濱的只身獨處,是杰弗斯人生旅途上的兩個重要驛站,這一經歷構成了他對人生認識的獨特方式。社會與自然的相互映襯和融合,便是他詩歌創作的主要特色。他的詩用自然影射人生,并由此顯示出他對社會、人生的深刻認識。
海邊巖石所處的環境是惡劣的:風狂雨大,沒有泥土,沒有生機,地震對它無可奈何,連小草、樹木也不能生長。這是詩人心目中的生存環境的詩的表現。然而,千百年挺立的巨巖上,卻有一只鷹隼棲落,并且,這二者矛盾而又和諧地結合在一起。這種結合是“力”與“靜”的結合,是“激昂的意識”與“最終的冷漠”的攜手,是“生命和安詳的死”的結合,是“現實主義”與“神秘主義”的結合。它們不怕失敗,也不因成功而自傲。這一連串的描寫,正好反映出人與環境的關系,這種關系似乎是怪誕的,但它的確象征著生命的某種意義, 剛好映照了詩的第一節:生命是崇高的、悲壯的,然而又是難以捉摸的, 因此,它們只得“凝視著自己的眼睛。”
詩人把現實人生滲透在自然現象之中,生命的意義便由這種方式展現出來——它是現實的,又是神秘的。人就是生活在現實與神秘的矛盾之中。對于現實環境, 人們既依賴它,又對它無可奈何,正如鷹依賴巖石又對巖石無可奈何一樣,人只有在所處的環境之中去尋求自身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詩人選擇的意象是冷色調的,反映出他對人生的一種不同尋常的認識。一方面,人生之途是艱辛的;另一方面,人生又離不開環境,人賦予環境以意義,反過來,環境也賦予人生以意義, 正如鷹賦予巖石以意義,巖石也賦予鷹以意義一樣。全詩的真正內涵正在于此: 人必須努力適應環境,雖然環境十分險惡。但是,詩人又不主張改變環境, 因此,對于環境,人是被動的;對于人, 環境是神秘莫測的。這是詩人對于現實的悲觀主義和絕望觀念的藝術表現。杰弗斯在自然之中找到了人生與自然的切合口, 發現了詩情。他對自然的歌唱是他對現實社會不滿的一種獨特的發泄方式,使詩既具有哲學家認識人生的深度,又不失詩歌本身的藝術特色。
(蔣登科)
上一篇:〔意大利〕夸西莫多《島》賞析
下一篇:〔愛爾蘭〕葉芝《當你老了》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