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字》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美國浪漫主義作家霍桑(1804—1864)的長篇小說代表作。故事發生在17世紀中葉的北美殖民地新英格蘭。美麗善良的白蘭在丈夫齊靈窩斯失蹤后獨居的情況下,愛上了青年牧師丁梅斯代爾,并與他生了一個女孩。事發后,她被清教法庭判處胸口佩戴紅色A字(意為通奸)示眾受辱。丁梅斯代爾雖未暴露,但內心受到深痛的自責,終日惶恐不安。齊靈窩斯潛回北美后,為了報復,隱埋在丁梅斯代爾身邊,用殘忍的精神追逼日夜折磨他,致使丁梅斯代爾在公開自己的“罪行”后心力交瘁而身亡。
作者通過故事和人物探討了道德善惡的倫理問題。從宗教觀點看,白蘭、丁梅斯代爾是有罪的,而事實上他們并沒有罪,造成這場家庭悲劇的是不合理的婚姻。即使以當時宗教偏見而論,白蘭在長期離群索居、忍辱負重的生活中,也以自己的德行和懺悔洗清了“罪過”;丁梅斯代爾是宗教教條的犧牲品,他之所以陷入不可自拔的精神矛盾和恐怖之中,其主要原因是由他的地位而造成的宗教偏見,作者認為,他能戰勝自己的虛偽,最終以自己的誠實袒露了一直在他胸中秘密燃燒著的紅字,用生命付出了贖罪的代價,是應予肯定的。齊靈窩斯看起來是這場家庭悲劇的受害者,他的復仇不觸犯法律,但由于他身上缺少起碼的人性和憐憫之心,用殘忍的精神凌遲,把丁梅斯代爾逼向死亡,因而也把自己變成了“魔鬼”,在道義上成為真正的罪人。齊靈窩斯是以道義上的罪惡來體現宗教法律上的罪惡的象征物,通過他人性的變形以及揭示造成這種變形的原因,揭露了資產階級教權和政權的殘暴以及宗教的不合理。在小說中,作者把世人寫成都有各種隱秘的罪惡,如果“揭露實情”的話,每個人的“胸口都要閃耀出那個紅字來的”。作品中所描寫的在荒涼黑暗的新英格蘭上空出現了一個A字的神秘現象,就是這種認識的藝術象征。在作品的“結局”一章中,作者呼吁人們要誠實地把自己的“最壞之點”坦白地顯示給世界,以消除外部世界的罪惡。霍桑的倫理觀是唯心主義的,他以抽象的善惡觀念探討資本主義社會的道德淪喪必然失敗,作品中的悲觀主義正是他對改變現實無可奈何的失望情緒的反映。
小說最重要的藝術特色是自然、細膩、逼真的心理分析。作者以心理分析向人心的深處掘進開拓,揭示人的道德層次,表現人物對道德善惡的理性思考或道德矛盾。例如描寫丁梅斯代爾身上所體現的靈與肉、信仰與追求的矛盾。霍桑的心理分析與現實主義的心理描寫不同,忽視人物的心理活動與現實環境的有機結合,因而往往是孤立的、抽象的、主觀的,缺乏典型性,它實際上是霍桑的道德認識和理想借助人物心理的表述形式。
上一篇:《索契河》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紅房間》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