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夢湖》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德國作家施托姆(1817—1888)的短篇代表作。小說通過主人公來因哈德的回憶展開了一個悲劇性愛情故事。來因哈德與伊利莎白青梅竹馬、兩小無猜。17歲的來因哈德為求深造而離開家鄉,伊利莎白深情地惦念、等待著他。兩年多過去了,來因哈德杳無音訊,伊利莎白經不住埃利克的追求,終于嫁給了他。幾年后,來因哈德與伊利莎白在茵夢湖畔邂逅,雙方都很痛苦。來因哈德毅然離去,并決定永不再回故鄉。來因哈德的形象反映了當時德國青年知識分子耽于幻想,懶于行動,缺乏責任感的習氣。伊利莎白則體現了德國小市民隨遇而安、聽憑命運擺布的心理。他倆對待愛情的態度表現了一種安于現狀、消極無為的人生哲學。而這正是19世紀中后期德國資產階級不求進取、向現實妥協的真實寫照。
小說在藝術上獨具特色。它通過幾個生活片斷,分別展現了主人公一生中幾個時期的畫面,用短小緊湊的篇幅容括了他漫長一生中的感情經歷。小說著力表現一種情緒:一種淡淡的惆悵,一種失落感和平靜的痛苦。其次,小說細致入微地刻畫了人物心理活動,并用優美的文筆生動地描繪自然景物,情景交融,相得益彰,極富藝術感染力。作品以象征手法,描摹可望而不可即的睡蓮的迷離嫵媚,更給茵夢湖增添了一種迷人的朦朧美。
上一篇:《花園與春天》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荒野的呼喚》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