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莓》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蘇聯作家舒克申(1929—1974)的電影小說。作品圍繞主人公葉戈爾的生活經歷而展開。戰后饑荒年代,農民家庭出身的葉戈爾茫然地離開故鄉,為一流氓犯罪集團所收容,成了小偷,被投入監獄。 5年刑滿釋放,他為重新獲得自由而欣喜,懷著老老實實做人的意愿,迎接自由與春天。勞改營主任和他親切交談,稱他為同志,使他深受感動;他見到以通信形式結識的未婚妻、淳樸的農村婦女柳芭及其一家,得到愛情的溫暖;他還戴上墨鏡,掩蓋真實身份去見母親,當目睹母親為早年失散的兒子而悲痛時,他的內心痛苦異常。他決心務農,當一名突擊手;可是,就在他開始走向新的生活的時候,他被過去的同伙所殺害。
作品中的葉戈爾曾經失足,但他身上流著世代勞動農民的血,加上一些外來的因素,促使他選擇一條自新之路。小說意在體現:“人身上的善良的東西是永遠不會徹底死亡的”,對土地的愛、人與人之間的同情心,使得葉戈爾的生活道路發生了變化,他雖然死了,但爭取人的斗爭卻贏得了勝利。
為了突出人道主義的激情,全書以悲劇性的處理手法描寫沖突;小說富有抒情色彩,主人公對大自然、土地、勞動的愛,對未婚妻、母親的愛,他在勞動中對人的價值的再認識等等都有充分的表現。葉戈爾的死是為了獲得新生,“大地集中了自己全部春天的力量,全部生命的精華——準備再生育新的生命”,顯示出抒情性與哲理性相互糅合的藝術特點。這部電影小說于1974年拍成電影,由作者自導自演,獲1974年第七屆全蘇電影節主獎。
上一篇:《紅花》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織工》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