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564—1593
【介紹】:
戲劇家、詩人,“大學才子”之一,出生于坎特伯雷一個鞋匠家庭。他曾在當地學校上學,期間他學會了用拉丁語說寫,并開始用它進行古典戲劇的表演,這也是文藝復興時期最流行的方法。1580年他在劍橋大學求學,1584年獲學士學位。他1587年本應得碩士學位,后由于大學當局懷疑他陰謀反對女王,拒絕授予學位。女王的樞密院破例進行干預,證明他是為女王服務,使他獲得碩士學位。他廣泛地閱讀了天文、地理、歷史和醫學,但他的主要興趣還是在古典詩歌上,閱讀了許多用拉丁文翻譯的希臘史詩,并用拉丁文進行詩歌創造。但大學當局對馬洛非常反感,認為他不務正業。后來馬洛匆匆離開劍橋前往倫敦,在倫敦期間,他和探險家、政治活動家羅利、劇作家查普曼、數學家哈里奧特等懷疑宗教的人結成激進的文學團體,人稱“黑夜派”和無神論者。他曾被人告密,一度入獄。1593年5月30日在倫敦附近酒店和兩個人發生口角,被刺死,后人認為這是一場政治陰謀。他享年才二十九歲,后來他的朋友獲得他的詩歌手稿并將它們出版,贏得了莎士比亞和其他作家的高度評價。早在劍橋時期,馬洛就開始寫戲,六七年間共寫了七部劇本,一篇長篇敘事詩,少量抒情短詩,像《熱戀中的牧羊人致情人》(“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1588)等,還翻譯了奧維德的《愛情詩》三卷、盧卡努斯的史詩《法爾薩利亞》第一卷。在他的劇作中,《迦太基女王狄多》(The Tragedie of Dido,Queene of Carthage,1594)是根據維吉爾的史詩《埃涅阿斯紀》第一、二、四卷的故事,與劇作家納什合作,可能在劍橋寫成。他喜歡運用角色錯位、精神恍惚、謀殺、暴力等,這顯然對莎士比亞的劇作產生了影響。期間他還創作了《帖木兒》上篇(Tamburlain the Great,1587),次年又寫了下篇。另外,他還寫了一些重要的作品,如《馬耳他的猶太人》(The Jew of Malta,1591)、《愛德華二世》(The Troublesome Reign and Lamentable Death of Edward the Second,約1592)、《巴黎的謀殺案》(Massacre at Paris,約 1592)等。
上一篇:《馬洛禮,托馬斯》作家人物簡介
下一篇:《馬耶特,弗雷德里克》作家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