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689—1761
【介紹】:
小說家,出生于德貝郡,父親是一名工匠。理查遜的家人希望他能成為一位牧師,但是由于經濟條件有限,他接受的正式教育很少,沒能實現家人的期望。1707年,理查遜到倫敦一家印刷廠當幫工,十三年后他擁有了自己的店面,出售文具兼印刷,他亦成為這一行業的頭號人物。理查遜的第一任妻子是他當年幫工的印刷廠老板的女兒,他們共育有六子,但不幸的是,妻子和六個孩子都相繼去世。第二任妻子也給他生了六個孩子,其中兩個夭折。雖然理查遜受的文化教育不多,但他非常擅長寫信,甚至曾有鄰居女孩找他代寫情書。理查遜五十多歲的時候已經是非常富裕的印刷商,這時有兩個書商建議他出版一本有關于如何規范寫信的書,正是在準備這本書的過程中,理查遜得到了靈感,以書信體創作了小說《帕米拉》(Pamela,1740)。小說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理查遜也因此在文學界嶄露頭角。他創作的小說在當時深受歡迎,他講述的故事極具戲劇性,但也有人認為他過多地強調細節而使故事顯得冗長;他刻畫的人物心理常令人潸然淚下,但也有人認為作品中的感傷主義讓人難以接受。理查遜在文學創作方面的創新在于他專注于道德這一主題。不同于他以前的和同時代的作家,理查遜常常用大篇幅描寫主人公,特別是女主人公強烈的內心私隱,給讀者以道德上的思考與評判。理查遜以女性作為小說的主人公以及故事的敘述者,被稱為“女性心理小說家”,同時他將自己對社會的深入觀察融入于小說之中,這樣的模式也為后代作家所采納,比如,在奧斯丁的作品中就能或多或少的看到理查遜的影子。理查遜的另外兩部著名小說是:《克拉麗莎》(Clarissa,1748)和《查爾斯·格蘭迪森爵士的故事》(The History of Sir Charles Grandison,1753—1754)。他的三部長篇小說使理查遜在英國,甚至在歐洲都享有盛名,有批評家還賦予他“現代小說之父”的美稱。
上一篇:《理查茲,艾弗·阿姆斯特朗》作家人物簡介
下一篇:《瓊斯,艾內斯特》作家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