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約1343—1400
【介紹】:
英國最早具有人文主義思想的代表詩人,也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是倫敦酒商的兒子,十七歲起進入宮廷當差,作為王室親族的隨從。1359年他隨愛德華三世的部隊遠征法國,被法軍俘虜,不久被贖回。喬叟與王宮往來密切,當過廷臣、管家、關稅督察、肯特郡的治安法官、郡下議院議員。他曾因外交事務出使過比利時、法國、意大利等國。晚年由于失寵,被剝奪了官酬,經濟拮據,生活貧困。其間他曾寫過打油詩給剛登基的亨利四世,訴說自己的貧窮。1400年喬叟逝世,安葬在倫敦威斯敏特斯教堂的“詩人之角”。喬叟早年受法國文學的影響,曾嘗試用法國的一些文體進行創作,代表作品是《悼公爵夫人》(The Book of the Duchess,約1370)和用倫敦方言翻譯了法國中世紀長篇敘事詩《玫瑰傳奇》(Le Roman de la Rose)等。后出使歐洲各國,有機會遇見薄伽丘與彼特拉克兩位人文主義的學者,這對他的文學創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的代表詩作《聲譽之堂》(The House of Fame,1379—1384)和《特羅伊勒斯和克萊西德》(Troilus and Criseyde,1372—1384),就是從英國新興的資產階級立場出發,肯定愛情和個人幸福,反對封建專制和壓迫,反映了作者現實主義的創作態度和人文主義觀點,也標志著他的文學活動進入了嶄新的和充滿活力的階段。喬叟在這最后十五年里創作了《坎特伯雷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1387—1400),這部作品無論在內容和技巧上都已經成熟,也是英國文學史上現實主義文學作品的第一部杰作,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時代特點,也反映了當時社會處于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時期,帶有強烈的人文主義色彩,無論在英國文學還是在語言上都起了重大的作用。他首創的“英雄雙韻體”(heroic couplet)為以后的英國詩人所廣泛采用。他也是英國文學史上首位用倫敦方言寫作的作家,加強了倫敦方言在英國文學史上的地位。英國十七世紀作家約翰·德萊頓稱他為“英國詩歌之父”。
上一篇:《喬伊斯,詹姆斯》作家人物簡介
下一篇:《伍爾夫,弗吉尼亞》作家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