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火柴的小女孩
精彩導讀
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圣誕節前的平安夜,在街頭挨著凍,餓著肚子,賣著火柴。在生命即將熄滅的那一刻,她點起火柴,在那火焰里,她看見了去世的奶奶……
這是一個十分寒冷的冬天,雪下得越來越大,夜晚差不多都要被凍僵了。圣誕節前的平安夜就在這天晚上蔓(màn)延(如蔓草滋生,連綿不斷。)開去,這是個喧鬧(喧嘩熱鬧。)的夜晚,人們的心情隨著新年的到來顯得很愉快。
環境描寫
通過圣誕節前平安夜的寒冷、大雪、喧鬧等環境描寫,交待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和環境等,為人物的出場做好了鋪墊。
知識鏈接
平安夜(Silent Night),即圣誕前夕(Christmas Eve,12月24日)。在大部分基督教國家是圣誕節的一部分,后來由于中西文化的融合,已經成為世界性的一個節日。
這時候,大街上走來了一個穿著破爛衣服的小女孩,她的腳上竟然沒有穿鞋。小女孩本來是穿著鞋出來的,那是一雙她媽媽的又大又肥的鞋子,她穿在腳上就像踏在船上一樣。
就在小女孩急急忙忙穿過大馬路的時候,突然飛奔來了幾輛大馬車,她來不及躲避,左腳一只鞋子就這樣被弄掉了。她仔細地找呀找,就是找不回來,這可是她媽媽的鞋子啊!
她不敢丟失,但現在卻被她弄丟了。她很擔心,也很傷心。至于右腳上的那一只鞋子,是被馬路對面的一個孩子揀走了。那個少年嘻嘻地對著小女孩說,這個鞋子用處可大了,可以做他后代們的大搖籃。
小女孩更是傷心了,連跟她年齡一樣大的孩子都來欺負她。她只好忍受著寒冷,光著小腳踏在積滿了雪的大馬路上。她的小腳此時被冰冷的雪凍傷了,小腳里的血液都變得淤黑了,皮膚是一片紫色。
小女孩哆哆嗦嗦地走在大街上,在她那破爛的口袋里,厚厚的紙把火柴包了一層又一層,她小心地用雙手抱著那個破爛的口袋,生怕一不小心就漏掉了幾盒火柴。
動作細節描寫
通過小女孩哆哆嗦嗦地走、小心抱著破口袋、生怕漏掉火柴等動作細節的描寫,表現了小女孩又冷又餓、走投無路并處于絕境的現狀,提示了人物的身份境遇。
小女孩從這條街走到那條街,街上行人很少,因為今晚是平安夜,別人都是一家人團團圓圓地圍在大火爐邊吃團圓飯呢!沒有人買她的火柴,哪怕是一根,她今天沒賺到一分錢,這個可憐的小女孩!
天哪!現在這個又累又餓又冷的小女孩還在大雪厚積的大街上徘徊(pái huái)(來回地走。)著,她不敢回家,她可是一根火柴都沒有賣掉呀!飄飄揚揚的鵝毛大雪在不停地下著,小女孩一個人孤單單地在大街上走著,大雪壓在她那頭美麗的長發上,她顯得更加秀麗了。
場景動作與肖像描寫
通過鵝毛大雪、女孩孤單在大街走著、大雪壓在長發上等場景、動作與肖像的描寫,表現了小女孩孤苦無助的境遇,不禁讓讀者心生憐惜之情。
但是,她不會去想這些,她想到的是口袋里還沒有賣出的火柴,火柴有多少,她的心思就有多少。走著走著,她看到了大街兩旁的櫥窗,櫥窗里面都是明亮的燈光,燈光借著窗戶射到了大街上。烤鵝的香氣也隨著燈光一起跑了出來,小女孩站在大街上很小心地聞了聞已經飄到了大街上的香味。
但是,香味都從她的鼻子前面溜走了,她很著急,她什么都沒有嗅到。不過,她還是能夠感覺到好吃的東西的氣味。她看了看四周,還是一個人也沒有,她想,沒錯,今晚是圣誕節前的平安夜,誰會出來逛這個大雪紛飛的夜晚呢?
心理行動與情景描寫
通過小女孩憂慮沒有賣出火柴、看到櫥窗的燈光以及聞到烤鵝的香氣等心理、行動與情景的描寫,表現了她此時處于極度饑餓的狀態,從而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
小女孩在兩幢(zhuàng)豪華的大房子之間的偏僻(遠離人口集中居住的地區或遠離交通要道。)角落蹲了下來。她是抱著腳蹲下去的,她認為這是個最偏僻的角落,冷風吹不到她。但她沒想到,這個地方同樣冷得要命。她哆哆嗦嗦地抱著身子,把一雙凍傷的小腳藏在了她那破爛的衣服下面,她那個樣子,極像一只受傷蜷(quán)曲(蜷曲,指卷繞或盤繞:肢體等彎曲。)的小刺猬。
但是,無論她怎樣藏起幼小的身體都無濟于事(對事情沒有什么幫助或益處。比喻不能解決問題,沒有辦法。),天氣實在太冷了,每個地方都一樣。在這個時候,她想到了她的家,家里也跟她的衣服一樣破爛,說不定現在她的爸爸和媽媽也躲在屋里的角落,抱著頭,哈著氣呢!她的爸爸是個很兇惡的人,她現在還不敢回去,回去的話肯定要挨打,因為她沒有賺到一分錢。
行動與心理描寫
通過小女孩在偏僻角落蹲下、哆哆嗦嗦地抱著身子以及想到貧窮的家里情況等行動與心理的描寫,說明小女孩真的是處于了絕境,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
此時此刻,她的整個身體被無情的大雪凍得快要沒有了知覺。她摸了摸包在破爛口袋里的那些火柴,她想到了這些火柴也跟她一樣很冰冷的。
她的小手快要凍僵了,她多么渴望有一點點火焰來溫暖她的手啊!她又情不自禁(感情激動得不能控制。)地摸了摸破爛衣服里面包著的火柴,她終于拿出了寶貴的一根小火柴,嗤(chī)的一聲,她在墻壁上輕輕一擦,火柴燃燒了起來,小女孩看到紅紅的火焰騰升而起,好像一面火紅的鏡子,她立即感到無比的溫暖。
心理與動作描寫
通過小女孩小手的冰冷、渴望有火焰來溫暖以及摸出、擦燃火柴等心理與動作的描寫,一暗一明、一冷一暖的鮮明對比,表現了小女孩在絕境狀態下求生的欲望,非常形象而生動。
她透過火柴這面鏡子,看到了一個寬敞的客廳,墻邊有一個大大的壁爐,壁爐里的火熊熊燃起,她看到了那團大火正要向她迎面撲來,這團大火洶涌(xiōng yǒng)得可以把她燒為灰燼。
而她現在實在太冷了,冷得就像一塊冰,她奮不顧身(奮勇向前,不考慮個人安危。)地撲了上去,還伸出小手去抓那團火,但是還沒等她抓到那團大火,她的火柴已經燒完了,風雪一吹,火柴灰隨風而去。
這時,寬敞的客廳、大大的壁爐、熊熊的烈火都隨著燃盡的火柴消失了,她手上什么東西也沒有,寒冷又一次把她包圍住了。她又開始哆嗦起來,而且比以前更冷。
心理動作情態描寫
通過小女孩看到寬敞客廳、大大壁爐、熊熊火焰等虛幻的心理描寫,以及她“撲”“伸”“抓”等動作與情態的描寫,美好幻想與冰冷現實的明顯對比,形象地表現了小女孩對溫暖和幸福的渴望,深化了作品的主題。
小女孩不甘心,她又鼓足了勇氣,從破爛的衣服里顫抖著掏出了一根瘦弱的火柴,用兩只哆嗦的小手舉著小火柴湊近了墻壁,又在上面輕輕一擦,她先聽到一陣悅耳的嗤嗤聲,然后火柴又被擦著了,微弱的火光把小女孩的周圍照亮了。
她感覺四周都溫暖了起來,仿佛回到了夏天,她通過火焰又看到了一些奇妙的事情。她眼前的墻壁現在透明了起來,她現在看到的是一個要多大就有多大的廚房。小女孩整整有一天沒吃到東西了,她太餓了,她的肚子在隱隱作痛。
她睜大了眼睛,她看到了廚房里擺著一個很大的餐桌,桌子上還壓著一塊又白又干凈的桌布,桌上放了很多好吃的,什么葡萄、雪梨、蘋果、桃子、楊梅等數不清的一大堆水果,那幾個特大的碗里放了很多烤鴨、烤鵝、燒雞。
她看得著了迷,兩只眼睛睜得大大的,那只燒雞肥得流油,以至于它在桌布上每走一步,都會留下一個十分明顯的雞爪印,那可都是十分香美的油啊!
這只燒雞實在太大了,大得把插在它背上的刀叉都掩蓋了。它一站起來,小女孩都看不見它背上的刀叉了,它笑吟吟地向小女孩走來,只剩下幾步的距離……突然,火柴又燒完了。
動作心理情態描寫
通過小女孩掏出火柴在墻壁劃燃的動作描寫,充分表現了小女孩在黑暗冰冷狀態下對光明和溫暖的渴望。特別是通過小女孩看到很大的餐桌、桌上很多好吃的、大碗里的烤鴨、烤鵝、燒雞等以及肥得流油的燒雞向她走來等虛幻的心理描寫,從美好幻想回到殘酷現實,充分表現了小女孩在絕境狀態下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兩個方面的描寫再次深化了作品的主題。
小女孩的口水還沒流到肚子里面去,就生硬地卡在喉嚨(hóu lóng)里,她用雙手去抓那只燒雞,然而抓到的是一堵又大又冷的墻。
小女孩又從破爛衣服里面顫顫抖抖地掏出了一根火柴,在墻壁上嗤的一聲擦燃了。這次她一眼就看到了一棵又高又大而且特別漂亮的圣誕樹。她很高興走到樹下,纏繞在圣誕樹上的小蠟燭們一個比一個亮,她覺得這棵高大的圣誕樹是世界上最美最大的,因為樹頂上正掛著彎彎的月亮呢!還有一些星星藏在樹里面一閃一閃的,很好玩,蠟燭們都飛了起來,飛向天空,天越來越明亮。
小女孩看得眼花繚(liáo)亂(形容眼前的景象復雜紛繁,使人感到迷亂。),她睜著大大的眼睛抬頭望天,一片片圣潔之光照在了她的臉上,照在了她單薄的身影上,小女孩感到無比幸福,天上的星星都在朝她眨著眼睛,一副很淘氣的樣子。
擬人修辭
將天上的星星擬人化,淘氣地向小女孩眨眼睛,生動地表現了星星充滿生機的形象,反映出小女孩曾有淘氣可愛的一面。
突然,天那邊不小心掉下了一顆小小的星星。那顆小小的星星從天的那邊快速地向天的這邊滑落了過來,誰也擋不住。小女孩嘆了一口氣,因為她也幫不了那顆小星星,她自言自語地說:“真可憐,又有一個生命就要結束了。”
場景語言情態描寫
通過小女孩看到小星星滑落以及嘆氣和自言自語等場景、語言和情態的描寫,表明小女孩生命即將結束,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
這時,小女孩想起了慈祥的奶奶。奶奶活著的時候,對她可好了,她是世界上最疼愛小女孩的人,但是奶奶已經住到天堂去了。
她一直想去那個遙遠的天堂,那里有一個最疼她的人,那就是她的奶奶。奶奶生前曾告訴過她:當天上一顆星星滑落下來的時候,肯定又有一個生命住到天堂去了。
小女孩太想她的奶奶了,她真想馬上見到她奶奶。她飛快地又掏出一根火柴,在墻壁上狠狠地擦了一下,又是嗤的一聲,火柴又被擦燃了。
小女孩發現這根火柴比前面三根火柴都要亮,小女孩能看得到的地方都被照亮了,她那個慈祥的奶奶從遙遠的天堂里走來,奶奶帶著微笑出現在她的面前,小女孩高興得差點跳了起來。
她大聲地喊道:“奶奶!你怎么到現在才來看我呀?你不知道我一個人是多么孤單,這個世界上真是太冷了,我真的受不了,求求你,我的奶奶!請讓我跟你在一起吧!”
小女孩接著大聲喊道:“我要離開這個世界,我要和你在一起,你要知道,這根小小的火柴馬上就要熄滅了,我就什么都沒有了,大大的壁爐、肥大的燒雞、高大的圣誕樹以及慈祥的你,很快什么都沒有了,你快把我帶走吧!”
小女孩伸出雙手去抱奶奶,奶奶只是微笑著看著她,風一吹,火柴又滅了。小女孩急了,她拼命地把破爛口袋里的全部火柴都拿了出來,不斷地在墻壁上猛擦狠劃,墻壁都被火柴擦熱了,火柴一根根地燃燒了起來,她的奶奶一下子變得無比高大起來,她的微笑是那樣慈祥、和藹、可親。
小女孩太高興了,因為奶奶伸出了溫暖的雙手把她抱了起來,小女孩被奶奶抱入了懷里,兩個人微笑著向那沒有饑餓、沒有寒冷、沒有痛苦、沒有悲傷的天堂走去,轉眼間就不見了。
心理動作語言描寫
通過達小女孩想起奶奶、看到奶奶并和奶奶說話以及她抱住奶奶等虛幻的心理、動作和語言描寫,從奶奶出現的溫馨畫面到美好情景轉眼即逝,將小女孩渴望溫暖、渴望幸福、渴望疼愛等強烈愿望推向了極致,同時把作品的故事情節推向了高潮,把主題思維也推到了巔峰。
當太陽升起的時候,已經不是那個寒冷的平安夜了。這是新年的第一天,天氣暖和起來,大街上已經有些人出來走動了。那個穿著破破爛爛、光著小腳的賣火柴的小女孩,此時此刻面帶微笑坐在了那個冰雪還沒有融化的墻角邊。
小女孩的微笑已經凍僵了。平安夜的時候,她被飄飄揚揚的鵝毛大雪凍死在那兩幢豪華大房子之間的偏僻墻角邊,她全身一片雪白,她手上剩下的那一根火柴也是白的。
場景描寫
通過平安夜之后溫暖的天氣、冰雪未融化的墻角、豪華大房子的偏僻墻角、全身雪白的小女孩和雪白的火柴的場景描寫,渲染出小女孩死去時的悲慘情景,控訴了冷酷無情的社會現實,點明了作品的主題思想。
有個好心人說:“她的火柴也救不了她!”
然而除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外,沒有人知道她在平安夜擦燃火柴看到的一切美好的東西。最后,她還幸福地和她慈祥的奶奶一起,微笑著步入了那個遙遠而又美麗的天堂。
拓展訓練
詞語成語大會
躲( )( )籃 櫥( )( )奔 凍( )( )燼( )嗦 喉( )
融( )( )涌( )弱( )猬 哆( )嗦( )無( )于( )
作文素材寶庫
蔓延 喧鬧 徘徊 秀麗 豪華 偏僻 蜷曲 寬敞 顫抖 單薄 慈祥
孤單 和藹 鵝毛大雪 情不自禁 奮不顧身 眼花繚亂 大雪紛飛
飄飄揚揚的鵝毛大雪在不停地下著,小女孩一個人孤單單地在大街上走著,大雪壓在她那頭美麗的長發上,她顯得更加秀麗了。
烤鵝的香氣也隨著燈光一起跑了出來,小女孩站在大街上很小心地聞了聞已經飄到了大街上的香味。
一片片圣潔之光照在了她的臉上,照在了她單薄的身影上,小女孩感到無比幸福,天上的星星都在朝她眨著眼睛,一副很淘氣的樣子。
思考與發現
1.這個故事具體發生在什么時間?
2.有沒有好心人買了小女孩的火柴?
3.小女孩是因為父親兇惡而寧愿凍死在外面也不愿回家嗎?
4.小女孩在幾次點燃火柴時分別想到和看到了什么?
讀+賞+感+悟
作品講述的是一個在圣誕前的平安夜賣火柴小女孩的悲慘命運。因為沒有賣掉一根火柴,她一天沒有吃東西。她又冷又餓。她擦亮第一根火柴,看見了噴香的烤鵝;她擦亮第二根火柴,看見了美麗的圣誕樹;她擦亮第三根火柴,看見了久違的奶奶;她想讓奶奶留在自己身邊,于是就擦亮了一整把火柴。
然而,當火柴熄滅的時候,這所有的一切都不見了,小女孩就是這樣在圣誕前的平安夜悲慘地死去了,沒有人知道她在生前最后一刻看到的美好情景。
作者把小女孩美麗的幻景與她面臨的冷酷現實疊加在一起描寫,對罪惡的資本主義社會進行了無情的鞭笞。特別是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明亮與黑暗的反差、溫暖與殘酷的對比,將整部作品引入了一種令人心碎的凄慘境地。
趣味拓展閱讀
1848年,安徒生到國外旅行。在途中他收到了朋友的來信,要求他根據寄來的照片寫一篇故事。照片中是一個金黃長頭發的窮苦小女孩,她看上去美麗動人。手中拿著一把火柴,眼睛大大的,一副楚楚可人的樣子。
安徒生看到這張照片,眼睛濕潤了。他想起自己的媽媽。有一次媽媽在要飯的時候,餓得實在走不動了,便昏倒在路上。之后他又想起了兒時疼愛他的奶奶。爸爸去世之后,媽媽改嫁,他便與奶奶相依為命。每到傍晚,他便蜷縮在墻角,企盼著討飯的奶奶早些回來。奶奶回到家,就把他緊緊地摟在懷里,給他帶來溫暖和食物。
安徒生還想起了在當時社會背景下丹麥千千萬萬窮苦的兒童。此情此景之下,他情不自禁地攤開稿紙,用自己親身的經歷和對廣大窮苦兒童的同情,奮筆疾書,寫出了《賣火柴的小女孩》這樣優美動人的童話。
上一篇:安徒生《剛強的錫兵》童話精讀|賞析|動作描寫|環境描寫|心理描寫
下一篇:安徒生《哥哥和弟弟》童話精讀|賞析|動作描寫|環境描寫|心理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