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清少納言《雞鳴》愛情詩鑒賞
〔日本〕 清少納言
天尚未破曉,雞鳴賺開關,
逢坂非函谷,不許汝夜來。
(李樹果 譯)
這首和歌選于《后拾遺集》卷16。作者清少納言(966——1025)是日本平安時代中期著名的歌人和隨筆家,自幼成長在文人家庭,在和歌與漢文學方面受到得天獨厚的家庭教育。及至年長,出仕宮廷后,得益于漢詩文的素養,在宮中構筑出一方獨自擁有的文學天地。清少納言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敢與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小說之一的《源氏物語》作者紫式部并駕齊名。著有和歌集《清少納言集》和隨筆集《枕草子》。
歌中寫道:“在破曉前的暗夜里,模仿雞叫曾經騙開了中國的函谷關,可這里的逢坂關卻是斷然騙不開的,與你這巧語花言之人,我是絕不想夜間相見的。”
顯而易見,歌中援引了中國《史記》中孟嘗君的“雞鳴狗盜”之典故。“逢坂關”在近江國大津(今滋賀縣大津市)之西部與京都交界處的逢坂山上,古時作為交通要道曾設過關卡,因被清少納言引入和歌之內而一舉揚名。而在這首和歌里,主要取其“逢坂關”中的“逢”,隱含男女相逢幽會之意。所以歌中欲表達的真意是,這座象征著男女幽會道情的逢坂關是絕不會為你而悄然洞開的。
根據這首歌的序言,宮中才子藤原行成講故事至夜深仍戀戀毫無歸意,作者告訴他明日宮中齋戒,他才不得不急忙離去。次日凌晨行成再來見作者時說:“昨夜被雞鳴聲催醒,故今晨來的這般早。”于是作者問:“夜深雞鳴,想必是函谷關吧。”行成忙答:“昨夜是逢坂關。”意即與你結情言戀的逢坂關。作為對藤原行成道出此語之回答,作者詠出了這首歌。
作者言及函谷關,暗示夜已至深,意在向滯留自己室內遲遲不去的行成婉然下逐客令;然而行成卻辨解道,自己說的是指逢坂關,是自己向往的與你相會親昵的地方。于是,作者明示,這里不是函谷關,任憑你徹夜雞鳴,妄圖欺騙,我也絕不會上當的。后來行成又向作者回贈過和歌,意思是作為你的愛情之門的逢坂關總是進出自由的,甚至用不著雞叫便自行敞開著的。從中不難看出,作者清少納言的愛情意識是開放型的,她與藤原行成之間的交往關系也不無曖昧的柔情。
這首歌流露出作者嚴密敏捷的才思。日本學者們認為,其內容單純清麗,豐滿充實,展示出富于男性的、漢詩文風的格調,她的和歌中內涵著貴族社會培育出的美學意識“雅”,即在氛圍、品位、趣味、感覺上蕩逸著宮廷貴族的意緒和“陽春白雪”式的都市風流。
上一篇:〔美國〕詹姆士·梅利爾《重圓》愛情詩賞析
下一篇:〔俄—蘇〕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愛情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