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席勒《戀歌》愛情詩鑒賞
〔德國〕 席勒
森林蕭蕭,云迢迢,
姑娘在碧岸逍遙,
水波拍岸高復高,
姑娘歌聲澈暗宵,
眼兒被淚打濕了。
心兒已死,世已空,
世間無復可心忡。
圣母召兒歸九重,
儂已領略人間寵,
儂生已遇志誠種。
(郭沫若 譯)
麥克司是席勒歷史劇的代表作《華倫斯坦》三部曲中的人物,是一位真誠、勇敢、有崇高理想的青年。他敬重統帥華倫斯坦,并與統帥的女兒特克拉公主深深相愛,他相信人世有不變的道德、絕對的理想和純潔的忠誠。最后他為了忠于自己的信念,率部向敵軍進攻時,不幸在戰斗中身亡。特克拉公主得知消息后也在麥克司的墳場找到了歸宿,這首《戀歌》就是特克拉公主懷戀麥克司之歌。
此詩寓情于景,景與人化,以濃郁的悲劇氣氛烘托了特克拉公主失去心上人后巨大的內心痛苦。密云哀傷、森林嗚咽、江水哭泣、青山悲痛,公主在山巖上呼喚、奔走、尋找、長歌當哭。她的歌聲劃破了沉寂黑暗的夜空,她的淚水遮住了期盼的雙眼……她再也看不到麥克司了。他在黑云壓城之際倒下了,在冷酷無情的現實面前被毀滅了。世間的一切都不復存在了,再也沒有什么值得留戀和牽掛的了。“心兒已死,世已空”儂與你相親相愛,相知相伴,你給儂的愛是世界上最純潔、最神圣的,“儂已領略人間寵,儂生已遇志誠種”。儂擁有了世間最美好的感情。儂話過、愛過,這就足夠了。“在天愿做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無論是生是死,無論人間天上,儂要永遠和你在一起。
這是一首絕命詩,表達了特克拉公主對麥克司生死相隨,終生不渝的堅貞的愛情。當時德國統治階級內部到處是陰謀、暗殺、背信棄義、出賣祖國、出賣朋友的丑惡行徑。公主以死殉情,無疑是對這黑暗如漆的冷酷似鐵的現實的斗爭和反抗! 當然這種抗爭是軟弱無力的。可是當時的女主人公也只能選擇這條道路。為愛情而死,她認為死得其所。
這首詩雖然用舊體詩的形式翻譯成文,但基本風格和真實的情感還是清晰可見的。
上一篇:〔俄—蘇〕萊尼斯《當夜空的星升起》愛情詩賞析
下一篇:〔美國〕狄金森《我為什么愛你,先生?》愛情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