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
【原文】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輕粉[1]雙飛。子規[2]啼月小樓西。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門巷寂寥人散后,望殘煙草低迷[3]。爐香閑裊鳳凰兒[4],空持羅帶[5],回首恨依依。
【題解】
據《西清詩話》:“后主圍城中作此詞,未就而城破。嘗見殘稿,點染晦昧,心方危窘,不在書耳。”宋太祖語:“李煜若以作詩工夫治國事,豈為吾虜也!”從這首詞來看,這番話也是有道理的。這首詞是李煜于開寶八年(975)春夏在圍城中所作,是一首春怨詞,借怨婦之口表達自己的無奈和愁恨。全詞中到處透露著低迷不振的情緒,悲嘆之聲近乎哀鳴,能看得出大禍臨頭的恐懼。
【注釋】
[1]蝶翻輕粉:《道藏經》:“蝶交則粉褪。”按:這里的“輕粉”,即“粉褪”之后。又按:蝶交粉褪,正指“春歸去”景象。
[2]子規:古名,指杜鵑。
[3]低迷:模糊。
[4]閑裊:指香煙繚繞上升。鳳凰兒:鳳凰形的香。
[5]羅帶:絲帶。
【譯文】
當櫻花落盡之時,春已逝去,蝴蝶翻飛,翅如金粉,雙雙飛舞。小樓之西,殘月之下,杜鵑啼血。側身倚靠著樓窗的玉鉤羅幕瞭望,看著幕煙低垂,不住地惆悵。人散之后,門巷寂寥,望著萋迷的煙草。鳳凰爐兒香閑裊,心不在焉地持著絲帶,回首時,離恨依依。
【賞析】
詞寫主人公的春暮愁恨。迷幻而不可捉摸的景物,迷茫而捉摸不透的心情是這首詞的基調。
上片開端連用“櫻桃落盡”和“蝶翻輕粉”兩個物象,寫盡春天繁華的凋零和消逝。“玉鉤”句轉換了描寫空間,把讀者帶入室內環境。主人公倚窗再望,只見暮煙四合。這一天“望”下來,不見遠人,平添無限惆悵。
下片再接著寫人已經散去,門巷之中不堪寂寥。時聞更晚了,遠望只能見芳草萋萋、煙霧迷蒙,其失落和惆悵,全包含在景語之中。一爐香煙,正自裊裊娜娜地上升,更加撩撥了主人公此時的愁怨。結尾兩句,寫主人公的動作,“空持羅帶”,這羅帶是永結同心的象征,而如今羅帶還在,身邊卻已空空,自然地結出“回首恨依依”一句,無限余韻,盡在這一句之中。
上一篇:李煜《三臺令(不寐倦長更)》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李煜《九月十日偶書(晚雨秋陰酒乍醒)》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