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不帶自我同情的誠實是一種殘酷
S是一位自媒體作者,文筆出眾,分析問題的視角獨特,我忍不住收藏了她的好幾篇文章。由于她筆不輟耕,更新頻繁,總有令人驚艷的文章推送出,因此各個平臺的粉絲增長得很快,閱讀量也越來越高,不少文章還被大V轉載。
當S的自媒體之路越走越寬之際,廣告商也開始聯系她。不過,S是很有原則的,并非任何廣告都接,擔心影響讀者的體驗。她深知自己是情感領域作者,在精挑細選后,在公眾號推薦了一款臺燈,也賺到了自己的第一筆廣告費。這本是一件好事,可沒想到,推文的第二天,就遭到了不少粉絲的譴責:“沒想到你也開始接廣告了”“哎,終究沒能敵得過銅臭的誘惑”“果斷取關,初心也不過如此”……諸如此類。
S望著那些扎眼的評論,心里五味雜陳,她說:“感受很復雜,有委屈,有憤怒,有焦慮,也有憎惡。”是的,她沒有回避這些真實的感受,但在承認了這些情緒反應之余,她又補充了一句:“還有一點兒愧疚和自責,覺得自己好像做錯了什么。”
我問她:“能不能具體說一說這種感覺?”她想了想,而后帶著不太確定的表情,緩慢地說:“似乎是我就應該安心地寫文字,把有價值的想法輸出,不應該和錢扯上任何關系。‘賺錢’的想法和欲望,似乎不該出現在這里,好像很庸俗。”
我又問:“你在看別人的公眾號里推送廣告,或者付費閱讀時,有這種感受嗎?會覺得他們庸俗嗎?”她搖搖頭,說沒有,為知識付費也是對勞動成果的尊重。聽到這里,你大概也感受到了,S的內心存在著矛盾沖突:她認為,為知識付費是合情合理的,也認可其他人承接廣告、設置付費閱讀的行為;可當這件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她卻開始對自己實行道德綁架,覺得字里行間透出的那個有生活情緒、思想超脫的自己,有賺錢的欲望是羞恥的。
生而為人,對金錢有欲望,是罪惡嗎?不,生而為人,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需求,就如同餓了想吃東西、渴了想喝水、累了想休息、孤單了想有人陪伴一樣,但沒有人會因為這些問題,而指責我們說“不該如此”。
生活是很現實的,需要金錢和物質的支撐,一個每日更新、持續輸出的自媒體人,發布的每一篇文章背后,都藏著日積月累的辛苦:要在生活中閱讀大量的書籍,積極地尋找并發現素材,要構思文章的題目和框架,要靜下心來去撰寫并修訂,寫好后精心排版選圖,最后呈現給讀者走心的內容……這些事情都要耗費時間和精力。在公眾號接廣告是為了賺錢,但這也是依靠自己的知識和思想換得的機會,并不可恥,也無須背負內疚。
我們要敢于正視自己真實的欲望,不讓它被壓抑到潛意識中,影響我們的行為。然而,在對自己保持誠實的同時,也別忘記給予自己一點自我同情。所謂自我同情,是心理學家克里斯廷·內夫提出的一個概念,指個體對自我的一種態度導向,在自己遭遇不順時,能理解并接受自己的處境,并用一種友好且充滿善意的方式來看待自我和世界。
以S的情況來說,她并沒有做錯什么,賺錢的欲望是人之本能,也是生活所需,她需要正視自己的真實欲望,接納它的存在。做個假設,就算S真是無心做錯了一些事,如廣告中推薦的產品質量不佳,也不能給她貼上一個“唯利是圖”的標簽。每個人都可能犯錯,不能因為一次無心之過,把自己永久地圍裹在自責、內疚的黑洞里。
自我同情,通常包含以下三個部分:
·不評判
當我們犯了錯誤或失敗時,很容易出現責備自己的情形。有些人會拼命壓抑情緒,認為犯錯后安慰自己是懦弱的表現;也有些人會認為自己很沒用,陷入不能自拔的失落中。
自我同情,可以讓我們用一種“不評判”的態度來對待自己,既不刻意壓抑情緒,也不過分夸大情緒,這能夠幫助我們比較平靜地接納痛苦的想法和情緒。
精力錦囊
自我同情是指個體對自我的一種態度導向,在自己遭遇不順時,能理解并接受自己的處境,并用一種友好且充滿善意的方式來看待自我和世界。
·自我友善
對于他人的錯誤或苦難,我們很容易感同身受,并給予友善,可同樣的問題出現在自己身上,卻成了例外。自我友善,意味著用溫暖包容的態度理解自己的不足與失敗,就像對待陷入困境中的朋友一樣,而不是一味地譴責批評。
·共同人性
當人們經歷不幸的時候,往往會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倒霉、最不幸的人,似乎這些不幸都是自己的責任。于是,內心就會泛起多重疑問:為什么只有我這么糟糕?為什么只有我一無是處?為什么只有我被人辜負?一遍遍的重復,會讓原本就低落的情緒變得更糟。
共同人性,就是在面對不幸的事情時,告訴自己:“生命的每一刻都會發生數以千計的失誤,很多人都會遇到不幸的事,我并不是唯一的不幸者。”把自己的失敗和痛苦體驗當成是人類普遍經驗的一部分,可以幫助我們不被自己的痛苦所孤立和隔離。
那么,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自我同情呢?
·及時覺察
回想一下,你是否經常會對自己說賭氣的話、難聽的話,或是在遇到挫折時懲罰自己?誠然,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評是成長進步的必經之路,一定的負向想法也可以幫助我們調整自己的行為,但我們說過,不加憐憫的誠實是一種殘酷,帶來的往往是挫敗感。所以,當那些批判和否定自我的念頭冒出來時,要及時地覺察,這是改變的開始。
·全然接納
當你覺察到那些胡思亂想、自我批判的念頭時,強迫這些想法停下來是很困難的,它們會不受控制地在你的腦海里翻騰。要記住一點,沒有不應該產生的想法,哪怕它們讓你感到很難受、很痛苦。試著在腦海里,給所有不安的想法一個棲身之所,讓它們靜靜地待在那里,允許并接受它們存在。
·積極暗示
做到了前兩項之后,試著告訴自己:“這的確是很艱難的時刻,可艱難也是生命的一部分,我已經做到了我所能做的——最好的樣子。”這些積極的自我暗示,會讓你對自己有更好的感受,并獲得面對問題、解決問題與繼續前行的勇氣。
上一篇:不偏執,隨機應變才能從容應對
下一篇:不攀比,淡定從容做好自己